夜半时分,从赵府告辞离去。
漫步于空旷的街道之上,张直双手背负,一副惬意不已的样子。
韩睿却是满怀疑惑,又不知该如何开口。
正抓耳挠腮、欲言又止之时,张直笑了起来。
“你小子,说吧,想问什么?”
韩睿闻言,终于觉得心中一口郁气得以宣泄。
“张公,任桓不是钱家安插在县衙中的人吗?怎么就卖主求荣了呢?”
“他又是怎么知道刺杀之事的?”
“小子闻赵公,隐约提起河东,这事跟河东有什么关系?”
“还有,赵公何以对任桓刮目相看?”
机关枪般发出一连串疑问,韩睿总算是舒服了。
便眼光闪烁着,满脸期待看向张直。
张直笑着摇了摇头:“年轻真好啊~告知你也无妨。”
今日拜会之后,韩睿成为师弟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赵禹很满意。
这个小师弟出仕为官,也是早晚的事,提点一下自是应有之理。
“你这一连串问得我都绕糊涂了,容我理理。”
韩睿嘿嘿一笑:“有劳。”
措辞一番,张直答道:“首先,任桓帮吾等,非是背主求荣,或者说,他根本就不是钱氏的人。”
“啊?”
韩睿懵了!
NN的,都那么帮钱仁针对自己了,还不是钱家人?
见韩睿惊讶,张直敲了下他脑袋,笑道:“臭小子,以为仕汉之士,都是软若无骨之人吗?”
“哪怕他是儒家出身,这点风骨还是有的~不至于为一商户爪牙。”
韩睿急了:“张公有所不知啊···”
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吾知矣~那次徭役之事,然否?”
见韩睿点了点头,便解读道:“吾原本以为,此乃是财帛动人心,然则,师兄终究是久居长安,看得比吾透彻啊~”
“任桓非是忌惮,更非鬼迷心窍,他只怕是看透了此事之结局。”
“其果断、坚决,审时度势之能,堪称一绝。”
韩睿不屑的撇撇嘴:不就是墙头草嘛,说这么好听。
“河东游侠众之首,名曰张次公,尔可知?”
韩睿摇摇头。
他其实知道——汉史可就躺在他脑袋里呢。
义纵的老大哥,他能不知道?
但,实在是没法解释自己怎么知道的,就只能装作不知。
张直继续道:“此人虽为游侠,然,前岁吴楚七国谋逆,太尉周公率军平叛,这张次公,遣手下数百人,助大军辨向识途。坊间更是传闻,太尉出征,长安公卿出不起军费,此子借了太尉千金,太尉才得以顺利出师。”
“待等乱止,太尉班师路上经过河东,欲要还其连本带利两千金,结果此人死活不肯收下,只说‘粗鄙野人,于社稷无功,惟愿绵薄之力以助王师’···”
说到这里,张直停了下来,见韩睿眼中精光闪烁,便起了些考校的心思。
就问道:“如此,你可明白了?”
韩睿直觉原本乱成一锅粥的脑子,在一瞬间恢复清明。
原本乱如毛线团的一切,都一条条连接上。
“那就是说,太尉与张次公有旧,张次公得知上郡有人欲兴风作浪。”
“又查明幕后之手是钱氏,钱义又为太尉门下,张次公恐其辱及太尉门庭,便出手相救?”
张直满是欣赏的笑道:“不错,还有吗?”
韩睿又皱起眉头来:“但这与任桓有什么关系?张次公欲要阻止,又何以非得找任桓?”
看着韩睿又钻进了牛角尖,张直感叹着:真是个好苗子啊!
能想清这些,就已经很不错了——这小子可还没到二十!
“说得对,却不够全;张次公此举,或许是为太尉着想,但其真正的图谋,只怕非是要卖太尉个好。”
“无故相助,一次可以看成是想搭上线,两次三次,可就没有道理了。”
“更何况,经那一次,连陛下都称赞其‘公忠体国’,他还有必要捧太尉臭脚?”
“只怕,是河东装不下他这尊大佛,瞧上上郡了才是···”
“至于太尉,只是他拉的一张虎皮罢了。”
韩睿闻言目瞪口呆:自己杀个人,就造成了这么大影响?
上郡黑道头子都要换人了?
张直不顾韩睿痴愣,继续道:“至于任桓···果然就如师兄所言,不简单啊~”
说道这里,便停下脚步,眺望着夜空:“以儒身与游侠交,甚至极有可能牵扯甚深,当真是个人物!”
韩睿闻言,总算知道赵禹为什么对任桓有那么高的评价。
说道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儒家和墨家几百年来的爱恨情仇。
战国末期,秦国是由法家掌权,墨家助之以军工器械之力,两者相得益彰。
而作为执政党,法家对儒家的态度是什么?
儒以文乱法!
最终秦横扫环宇,一统中原,但受法家影响,儒生却始终不受始皇帝待见——
换了谁,刚x了全天下,做了扛把子,就被人唧唧歪歪些什么“礼”啊“仁”啊的,都得抓狂。
更别提始皇帝那般,自负而又暴躁的君王了。
这,即法家和儒家之仇怨的来由。
而墨家的创始者,墨翟先生,著有一本墨家经典:《墨子》
通书共五十三篇,其中有至少二十篇,不讲为政之道、道德修养。
通篇都在抖孔仲尼的黑材料!
什么,盗羊而食啊①~公报私仇啦②~
还有图有真相!
时间、地点、见证者,完完整整,确凿无疑。
故而,儒家对墨家,说是血海深仇都不为过。
这个时代,如果一个儒生碰到了一个赤着脚、穿着褐衣短衫的墨家人,绝对是拔刀相向。
而,游侠,是从墨家分离出来的···
再加上墨家和法家互相合作支撑起秦朝。
任桓跟游侠有牵扯,等同于和墨家子弟往来;再拐十几二十个弯,也可以说是跟法家同流合污了。
在儒家内部,几乎称得上欺师灭祖了。
而他却还是这么做了,这说明什么?
不择手段!不要脸!
不要脸的人从政,会是什么效果?
请参考刘邦···
不要脸在古代,可不全是贬义词——厚黑之术,甚至是法家权、术、势中的一部分!
良久,厘清一切的韩睿回过神来,却见张直正迈步离去:“自回驿站吧,过几日,吾再来寻汝。”
·
·
·
PS:1.这个故事是真是存在的,非杜撰。按《墨子》中记载,孔子师徒,周游列国,陷于陈蔡之间,孔子窘迫到了,弟子们偷来羊,烤熟后送给孔子,孔子不问来源,接过来就狼吞虎咽,弟子们偷来衣物,孔子同样也不问来源,接过来就穿。
后来弟子问他:老师,这样是不是不道德呢?孔子的回答是:亲亲相隐——亲人应该是帮助亲人隐瞒丑事的。
在齐王看来,这不过就是一个做了坏事后,给小孩子的“交代”,或者说是遮羞布罢了。
然而,后世孔子的徒子徒孙编纂论语,发现有这么个事,就写了上去,但为尊者讳,将孔子替换成了孔子的一个弟子。
故事就变成了:某天,一只羊跑到了曾子的父亲曾点的院子里,曾点将羊烤了吃了。但不巧,叶公知道了这个事情,于是上门找到孔子。孔子回答道:“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现在知道春秋笔法怎么来的吧?
笔削春秋:我写的春秋,我做主!
劳资想写啥写啥!
2.这个就是著名的——孔子诛少正卵的故事了,为免灌水嫌疑,各位看官如若不了解,可以百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