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9章 日月异(1 / 1)原艾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类的文明史,以文字的发明为开端,在时间线上最早不过七千年。

先不说这段时间仅仅只占了人类史的百分之一,

就这七千年而言,人类文明在大多数时间里都处在蒙昧的阶段。

直到一百多年前,我们才弄明白人类起源的答案,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也不过是近200多年的事。

有社会学家认为,人类文明先后经历了4个阶段,分别为:

1、原始社会文明

人类生活完全依靠大自然赐予,猎狩采集是发展系统的主要活动,也是最重要的生产劳动,经验累积的成果:石器、弓箭、火是原始文明的重要的发明。

2、农业文明

由原始文明进入到农业文明,开始出现科技成果:青铜器、铁器、陶器、文字、造纸、印刷术等。主要的生产活动是农耕和畜牧,人类通过创造适当的条件,使自己所需要的物种得到生长和繁衍,不再依赖自然界提供的现成食物。

3、工业文明

人类开始运用科学技术控制和改造自然,并取得空前胜利的时代。蒸汽机、电动机、电脑和原子核反应堆,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建立了“人化自然”的新丰碑,并以工业武装农业。

4、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与自然将实现协调发展的社会系统,是建筑在知识、教育和科技高度发达基础上的文明,强调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石,明确人类社会必须在生态基础上与自然界发生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人类的经济社会才能持续发展。

……

事实上,即使我们已经迈入生态文明的阶段,当相对于浩瀚的宇宙来说,人类的科技文明,目前还处于十分落后的初级发展阶段。

按照比较传统的划分方式,人类文明当前的文明指数还到不了一级。

在二十世纪末,就曾经有科学家预计,如果地球文明自然发展的话,不出意外,100年内就将开始步入Ⅰ型文明的等级,成为一个主要依赖核聚变以及太阳能能源的文明世界。

而这个预言在2030年提前实现了!

核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现,这离不开早期西方科学家的探索发现,他们为核能的发现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这一过程可一直追溯到1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发现电子开始,人类逐渐揭开了原子核的神秘面纱。

1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

1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放射性。

1年居里夫人与居里先生发现放射性元素钋。

102年居里夫人经过三年又九个月的艰苦努力又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

105年爱因斯坦提出质能转换公式。

114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通过实验,确定氢原子核是一个正电荷单元,称为质子。

135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得威克发现了中子。

1年德国科学家奥托·哈恩用中子轰击铀原子核,发现了核裂变】现象。

142年12月2日美国芝加哥大学成功启动了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

145年月6日和日美国将两颗原子弹先后投在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

154年苏联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商用核电站——奥布灵斯克核电站。

从此,人类开始将核能运用于军事、能源、工业、航天等领域。

确实,西方世界在核能的研究与应用上领先了一百多年。

但这一次,率先突破受控核聚变技术障碍,使得和平利用核聚变能源成为现实的,却是华夏世界的科学家。

……

2030年10月1日。

由华夏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以及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携手开展的研究项目向全世界宣告成功。

自此,人类和平利用核能的技术迈上了更高的台阶,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也掀开了全新的一页。

利用核能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受控核聚变,一旦完全掌握受控核聚变技术,必将对地球能源体系产生翻天地覆的影响!

核裂变是靠原子核分裂而释出能量,核聚变则由较轻的原子核聚合成较重的原子核而释出能量。最常见的是由氢的同位素氘和氚,或者氘和氦3聚合成较重的原子核而释出能量。

核聚变与核裂变比较,有两个重大优点。

第一个优点是既干净又安全。

因为核聚变不会产生污染环境的放射性物质,所以是干净的。

比起那些还远在科幻故事里的黑洞能源、反物质等能源来说,受控核聚变技术虽然听上去没有那么高大上,但却是目前地球人类最触手可及的能源获得方式。

可以说,只要地球人类掌握了该技术,就会立刻升格为标准的I级宇宙文明。

第二个优点是地球上蕴藏的核聚变能远比核裂变能丰富得多。

据测算,每升海水中含有0.03克氘,所以地球上仅在海水中就有45万亿吨氘。1升海水中所含的氘,经过核聚变可提供相当于300升汽油燃烧后释放出的能量。

地球上蕴藏的核聚变能约为蕴藏的全部核裂变能的1000万倍,可以说是取之不竭的能源。

至于氚,虽然自然界中不存在,但靠中子同锂作用可以产生,而海水中也含有大量锂。

当然,这只是地球上的基本情况。

要是将目光放远一些,我们会发现,在太阳系中可利用的核聚变能更是多到惊人。

先不说距离较远的木星,仅仅就月球的表面,就富含大量的核聚变能源。

例如地球上十分稀缺的氦3,在月球上每平方公里就有70公斤,而整个月球土壤中氦3的含量甚至可以达到715000吨。

PS:氦3最初由于太阳的热核反应形成,然后借太阳风撒向四面方。其中,只是很少量能到达地球和别的行星。因为有大气层和磁场所阻。它们很难落在岩层表层上。而月球没有大气层,所以太阳风所携带的微粒便能轻易地落在月球上。

综合以上,科学研究人员认为,月球上蕴藏的核聚变能可以为地球上的核电站提供上万年的核电。

这一情况也印证了那一句话:只要将月球的地皮搜刮一遍,人类就能过上天堂般的生活,更何况还有木星。

……

也正因为如此,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突破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人类开发星际资源的脚步。

回顾往昔,以2016年老美签署的《美国商业太空发射竞争法案为伊始。

老美明确国内任何公民都有权将其发现的太空资源带回地球。

该法案宣称:虽然其他小行星不可能归属于哪个国家或哪个企业,但如果哪家企业在上面开采出有价值的矿物质,则这些财产就归属于该企业。美国任何参与小行星或太空资源商业复苏计划的公民都有权获得小行星或太空上的任何资源,包括根据适用法律获得拥有、运输、使用或销售小行星或太空上任何资源的权利。

随后在2017年,比利时和卢森堡两国将共同采取措施,吸引更多私人投资进入太空资源开发领域,承诺两国将在国际法律框架范围内共同开发利用太空资源。

20234年,欧盟多国,日本,以及印度也同时颁布了相关的太空采矿法案。

2025年,俄罗斯总统普帝签署了《商业太空资源开发利用法案,该法案涉及到俄国太空探索的各个方面,包括对未来5年内取消对航天私人企业的各种限制并赋予私人太空采矿权。

而华夏政府也在2026年4月26日发表声明,强调了一贯奉行的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外交政策。并希望在未来的国际法律框架中,既承认个体勘探、开采和利用太空资源的权利,同时又能尊重人类的整体利益。以避免在太空重蹈地球上工业化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覆辙。

202年,联合国主要国家同时推动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等各方力量,开始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资源制定一个国际性的法律框架。

截至2030年,一共有7个国家的航天科技企业或太空资源开发公司向包括月球、火星在内的地外天体开展了第一阶段的探索。

自此,开展大规模的太空采矿活动终于从“天方夜谭”一步步地成为现实。

……

致敬一路相伴的每一位朋友,感谢你们的支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