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1章(1 / 1)李安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从酒楼离开后,清雅和卫福抓紧时间回到了梁相府,把今天她和江之衡的对话,原原本本的告诉了外祖父。

梁相爷夸过清雅后,就陷入了沉思,而另外几个人,也嗅出了不寻常的味道。

“这么说来,这江之衡……竟是在帮着咱们?”梁鹤眼里充满了不可思议,他看着外甥女,都还小着呢啊!

旁边的梁昭却想的更远一些,“我倒是觉得,这江之衡,也许根本就不是京都里传的那样。如果我的猜想没错的话,他这是在给自己找助力。”

“大哥,那小子才十……十二吧?你是不是把他想的太神了一些?”梁鹤还是觉得少年慕艾的可能性大一点。

“不,他确实是在找助力!”一旁沉默了半晌的梁相爷突然发声,“皇家的血脉,十二岁,不小了!”

皇家,所有人默了,他们竟然忘了!

“雅儿!”梁相爷把雅儿喊到身边,“今天多亏了你,你和你四哥,以后要多看着点儿你三哥,外公实在是不怎么放心。”

清雅:“雅儿知道的!”

卫临:“临儿知道了!”

卫福:“……”他啥也不知道!

等等!

卫福想到了自己的机巧,他猛地抬头看向外祖父:“外公,那我以后……还能做这些机巧吗?”

梁相爷没好气的看了卫福一眼,这孩子的心还真全在机巧上面了。他说不能了?这以后可怎么办啊?

“谁拦着你了?”

“谢谢外公!”

“不过……”

“外公?我……”

“做出来的东西,不能再随意送人了!”

“啊?那意思是,送给外公您或者舅舅们也不行吗?”

“……”

梁相爷差点被外孙子这句话给呛死,合着这死小子不仅是缺心眼儿啊!

清雅抖着肩膀笑个不停,四哥真是欠收拾。可怜的外公一定不知道说话噎人是三哥和四哥都有的毛病。至于大哥二哥说话倒不噎人,但大哥古板一些,二哥火爆一些。

不过,都是她的好兄长!

……

事情解决的还算完美,梁相爷和长子各派出一路人马分别去往桐城、西北,然后又给女儿女婿各写了封信找心腹送回去后,才算松了一口气。

然后,终于恢复了团圆的欣喜。

“今儿个既是给这三个小的接风洗尘,也是咱们一家老小难得吃顿团圆饭。一会儿晚饭都不要拘束,今儿个啊,咱们爷儿几个喝个——”梁相爷的兴奋突然被掐断了,实在是自家夫人那眼神儿太可怕。

“夫人,呵呵~”梁相爷看着莫氏,脸上的笑容堆的不能再满了。

莫氏其实没生气,只是习惯性的想拦着点儿罢了。这会儿看到自家老头子脸上那一堆褶儿,更是直接乐了。

“不许喝醉!”莫氏丢下一句话,便让儿媳妇吩咐下人摆饭倒酒了。虽然今天有了些波折,但一想到三个孩子会在京都待上很长一段时间,她心里就高兴。

诺大的梁相府,就婉儿一个,真心有点凄凉啊!

饭桌上,喝酒的老少爷们儿一桌,女眷们单独一桌。因为也没有外人,倒也没设什么屏风隔着,所以气氛很好。

梁婉儿除了中间被母亲大人拎着去写了今天的大字后,就一直黏着清雅。这会儿吃饭,更是和清雅形影不离,让秦氏看的是哭笑不得。

但,更多的却是心酸!

这孩子,已经是她最大的努力了。这辈子,可能也就婉儿一个了。

梁婉儿可不知道母亲又在心里哀怨了起来,当然,就算知道了,她也没办法。她今年还不到六岁,还看不懂父亲和母亲之间的貌合神离。

她只知道,祖父祖母对自己很好,父亲和母亲对自己很好,二叔对自己也很好,这就够了呀!

嘿嘿,现在家里更好了!

所以……

“表姐,你吃菜!”

“表姐,那个鱼,听说是从南方运过来的呢,你快尝尝,味道和你之前在家吃的是不是一样的?”

“表姐,我明天下午不用读书,你带我出去逛街吧!我知道京郊有一个寺庙可好玩儿了!”

“表姐……”

清雅被梁婉儿吵的头疼,她觉得自己猜到了表妹在京都没什么朋友的原因了。十有八九,就是这个丫头话太多了。

好在秦氏这个母亲很清楚梁婉儿这个话唠属性,警告了她几次后,小丫头总算能安静下来了,清雅也能好好吃饭了。

梁相爷几个人,说是喝酒,但都有要事缠身,加上卫福的事情还没到尘埃落定的时候,所以都没喝醉。但莫氏还是以不想闻见酒味为由把梁相爷赶去了书房住。

然后,便拉着清雅让她今天晚上跟自己住。清雅想拒绝,但看到外祖母期盼的眼神还有头上的白发时,拒绝变成了“好”。

可是,当她被外祖母问起那么遥远的问题时,她后悔了。

“外婆,雅儿还小着呢!”清雅把自己往被窝里缩了缩,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外祖母这个关于婚嫁的问题。

莫氏靠着大引枕,把外孙女脸上的懵懂看的一清二楚,心里不由松了些。可据自家老头子说,那姓江的小子可是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

她怕自己这外孙女,过两年被人家夺了一片芳心,却过不了安稳的日子啊!

“雅儿,想不想听外婆讲讲你娘小时候的事情?”莫氏想起女儿,心里总算有了些许安慰和希望。

清雅点头,她一直都很好奇以娘亲的身份怎么会嫁到了桐城府那么远的地方。而且是一南一北的距离,风俗人情都和从小生长的地方不同。

总不能,是爹爹把娘亲拐走的吧?

莫氏帮外孙女掖了掖被角,就像回忆女儿小时候的事情一样,将往事徐徐道来。

“你娘六岁的时候,你外公就是京都的二品大员了。以当时圣上的看重,明眼人都能看得出,用不了多久他就得升官。果然在你娘十岁的时候,他就是左相了。而你娘,直接就成了有同龄孩子的世家大族,最看重的儿媳人选。”

梁氏说到这里下意识的看了一眼被窝里的外孙女,见她眼里只有好奇,心里越发的安慰。

“可我和你外公知道,那些人家都不是什么好去处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不小心就是万丈深渊。我们更清楚,那些人看重的,只是你外公的地位罢了,一旦朝局动荡,最先被波及的,就是你娘。”

“所以,娘亲才嫁给了爹爹?”

“哈哈,你个小鬼头,你爹爹那时候还不知道在哪儿呢!而你娘在十二三的时候,已经成了京都有名的大才女了。呵呵,什么大才女?我生的女儿什么样,会不清楚?那些才名都是有心人推波助澜罢了!”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