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的早上,苏小外盘腿坐在木地板上,把目前的事情捋了捋。
下周三她就要回德正医药工作了,德正医药的工作说忙不忙,说闲也不闲。她已经是两年经验的老员工了,工作内容方面没有问题,只是在时间管理上注意一点,对超标调查要转变态度,基本上可以在上班时间把工作完成,不用加班。
现在她自己一个人住,晚饭也做得简单,晚上和周末的时间可以腾出来看书和写作。
每天晚上3小时,工作日就有15小时,周末两天有整天的时间写,共20个小时,合起来一共35个小时。
苏小外打开笔记本电脑,上网查询写听书稿的相关内容,有很多人分享他们的经验。很多人写熟了以后,可以在两天内完成一篇听书稿。
“两天?”苏小外大吃一惊,一个月按三十天算,如果两天一篇,一周能写十五篇,那不是能月入十五万了?
这时她又查到了给听你所书APP写稿子的经验分享。听你所书的稿子要求非常高,返修两到三次是正常状态,作者奉劝:【每个月写两到三篇较好,身体健康要紧。】
苏小外查找了听你所书的约稿函,发现没搜索到,倒是搜出来一堆一千一篇六百一篇的约稿函。看来行业巨头是从来不缺写手也不缺稿子的。苏小外对于自己能否胜任,自信心又凉了一分。
虽然得到这么个赚钱的消息,可这钱也不是谁都能赚的。大部分普通写作者就是靠写着一千一篇的稿子过活的。每个月靠走量,薄利多销,也能养活自己。
这才是这个世界真实的样子吧,只有1%的人走到巅峰,过上耀眼的生活。
如今互联网时代,这些人被过度放大了,让人以为那是每个人通过学习一两门课程就能攀上的高峰。
实际上,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普通人在为课程贡献了学费后,生活不一定会带来什么实质性的改善。
苏小外沉吟:“如果不试一试,肯定是没有结果,去试一试,说不定有多一条路可以做备选。试试吧!”
苏小外拨通了电话。
“喂。”男的声音。
“你好,姜老师。”苏小外急忙自报家门:“我是苏小外,陆一凡陆总给了我您的电话,让我联系您。”
“你好。”姜老师随意应了声。又是关系户,最近越来越多关系户了。
关系户家里大多家境不错,写作就是消遣,也不在乎工资,写着写着就嫌累不写了,文笔不行,又自视甚高,听不进意见不虚心,还不愿意改稿,编辑部的员工倒还要帮改稿子,烦不胜烦。
“我想试一试写听书稿,可以给我个机会吗?”苏小外忐忑不安地问。
姜老师回答:“既然是陆总特地介绍过来的,当然可以。”
苏小外开心得差点跳起来。
“不过,我们这一行有这一行的规矩。”姜老师声音稳重有磁性:“为了证明你是合格的写手,你要交一篇试稿。”
“试……试稿?”苏小外心急如热锅上的蚂蚁,试稿是什么鬼?
“不错。”
试稿也是最近编辑部一致提出来防“熟人鸡仔”,那些没有工作素养的关系户,还是早早放弃,不要祸害他们编辑部了。
“试稿的一般要求是,你找一本你喜欢的书,我们对书籍分类没有特殊的要求。写一篇8000字的成稿。”
苏小外用肩膀夹着手机,一边急急忙忙地记下了这些要求和姜老师的邮箱。
她怎么会知道,这是姜老师故意出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