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7章 曹仁到来(1 / 1)军司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主公,最近这几日下来,城中的情况已经稳固,吴军师也从西河郡传报回来,西河现在已经全部收复,邢纪的任书也到了。”张大如同前几日一般汇报着近来的情况。

杨奉轻抚自己的下巴,说道:“让学究调些人马回到河东,加强防护工作。我曾歼灭一支上党骑兵,只怕上党郡守现在也是忍气吞声,派些人进去打探情况,如果有变,立刻回报。”

张大早就从吴用那里得到了消息,上党郡算是并州的大郡,也是为数不多鲜有异族侵入的地区,各方面的发展都与太原郡好有一比。

“我已经遣公孙道长前往张燕处,要黑山军向上党边境移动,现在上党郡守忙着东顾,已经无力再干扰我们的事。”张大说道。

杨奉点点头,难怪多日不见公孙胜的身影,原来是被张大调去黑山军那里了,说道:“如此也好,我们到现在为止仍握有处理边患的权力,对于上党郡还没有好的下手机会,只要牵扯其注意力便可。我打算近日北上,继续向五原及云中郡进发,以守边的名义继续征伐,不知军师以为如何?”

“如果主公有意如此,我自当全力配合,不过还请主公注意各胡部之间并非联合关系,多多用计更有助于破敌。”张大说道,全占并州本就是他们的计划,杨奉继续出兵自然无需阻拦。

两人正交谈间,就看着曹洪急急从外面跑来,喜道:“我堂兄已经到了城外不足十里处,主公,还请速速放开城门。”

杨奉闻言,大喜道:“军师,我们走,我要亲自出迎子孝将军。”

一众人简单地收拾一下,由杨奉带头在城外等候曹仁。

曹洪看着骑兵已经到了城下不远处,说道:“为首之人便是堂兄,别看他身子壮硕似个武人一般,胸中之韬略也是世所罕见,曾经跟着孟德习孙子兵法大有所获。”

杨奉看着勒马立于军前的曹仁,翻身下马徒步向城下走来,自己也赶忙上前相迎道:“子孝将军幸苦了。”

曹仁看着杨奉,笑道:“将军说笑了,不过区区数百里而已,何必挂齿。”

“将军如何认得我?”杨奉不免好奇地问道。

“我幸在洛阳见过将军的卷轴,方才又隐隐看到小弟与将军耳语,故而知之。”曹仁简单地回答道。

杨奉却是更加好奇,问道:“我的卷轴?”

曹仁看着杨奉不解的表情,说道:“我曾去大将军府拜会,大将军书房中就有将军的卷轴,听大将军说是在西元选亲之时,命画师作的,确实是惟妙惟肖。”

杨奉倒是认为何进可能会做这样的事,也就没说什么,笑道:“将军远来,我已经设下小宴为将军接风洗尘,我们走。”

曹仁客随主便,回身叫大军就地扎营,自己则随着杨奉进入城中。

一众人到了杨奉的私府,不过随着曹横等人的离开,这里也没了什么生气,虽说夜莺派了些人手安置这里,却总是少了些味道。

曹仁倒是也不在意,他常年在江海之间打击流寇,军营便是他的家,他已经习惯了那样贫苦的生活。

几人分席坐定,却见荀攸也从府外进来。曹仁问道:“不知这是何人?”

曹洪也不曾见过荀攸,摇了摇头。

杨奉则是离开起身,问道:“先生身子痊愈了?怎么到这里来了?”

“听夜大人说城中来了贵客,我也来讨些酒吃,没有打扰将军吧?”荀攸看着曹氏二人,问道。

杨奉笑道:“自是没有问题,来人添一桌案上来!”

荀攸自然地坐在末席,看着临时凑出的一桌饭菜与别人的相比是逊色一些,杨奉也发现了这个情况,将桌案搬起,换与荀攸,说道:“还不曾用过,先生吃这席便好。”

荀攸看着饭菜也没有拒绝,说道:“谢过将军厚爱。”

曹仁看着这情况,不由暗暗点头称赞。

一众人的宴席也就开始,先有杨奉举酒向曹仁相敬,曹仁也回了一杯。

曹仁喝着这就叹道:“当真是好酒,与洛阳的齐酒相比还要略胜一筹。”

曹洪在一旁说道:“那齐酒也是主公派人酿制,这个是新酒,主公曾在洛阳售卖,不过那时堂兄不在洛阳,故而无缘品尝。”

曹仁看着这酒,问道:“小弟此言当真?”

杨奉笑道:“这酒有什么假的?不过是喝个味道而已,味道对了,那便对了。”

曹仁点点头,又饮了一杯。而对坐的荀攸也不免想起在卢府与杨奉换酒的情形,大饮了一口。

杨奉看着,劝道:“先生的身子还是慢些喝为好。”

“我的身子都明白,不必将军担心。”荀攸笑道。

曹仁忍不住心中的好奇,问道:“不知先生姓甚名谁?在将军帐下居何位?”

荀攸闻言一滞,杨奉则抢先道:“这位是荀家的璞玉,荀攸荀公达,最近算是寄居安邑,是我的好友。”

“原来是荀家的人物,真是不得了。”曹仁叹道,举杯相邀。

荀攸也笑道:“曹家的子弟也是好儿郎,将军请。”

酒过三巡之后,众人也都熟悉了,曹仁问道:“我在洛阳时,听闻南匈奴反叛之事,皇甫嵩老将军力谏出兵镇压,却被毕岚以府库无银的说法阻拦,一群人天天在朝会时拉扯迟迟做不出抉择,反倒是将军早早的离开洛阳,在河东聚起兵丁讨伐之,当真远见。”

杨奉笑道:“不过是本将职责所在,自然不敢怠慢,而且南匈奴内部混乱不堪,若不是我起兵,想来他们也会不攻而自破。”

荀攸看着杨奉的言语问道:“将军何处此言?”

杨奉遂将与南匈奴诸事一一明言,荀攸叹道:“好一处攻心计,四处挑拨,从内部瓦解敌人,果然是妙计。可将军注意到屠各胡了吗?”

杨奉问道:“屠各胡?先生此言何意?”

“于夫罗向来与休屠王熟络,将军虽骗得惊遒的支持,却忘了。于夫罗身死之后,休屠王会对此事作何反应?难道还是简单地派一个惊遒去问责吗?”荀攸问道。

杨奉想了想,说道:“我对外宣称于夫罗死于呼厨泉之手,只有须卜骨知道此事的内情,休屠王如何问责?”

荀攸笑道:“问责只是其次,南匈奴现在元气大伤,而大部分人定然认为与将军的大军难逃关系,您又留下一支大军驻守,南匈奴自然人人自危,而这时休屠王的人到了,将军以为如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