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七章 春节的聚会(1 / 1)真情歌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了零五年一月,师钺的散文随笔选新书终于出版了。师傅赵遂亲自为他写了序言,周文博士还写了一篇评论附在了书的后面。首印五千册,很快告罄,元旦后又加印了一万册,再次投放书市。

拿到这本为孩子们写的新书,他心潮澎湃,格外珍视,比出版一部长篇小说,要幸福得多了。看着《人性之光》简洁而又活泼的封面,他再一次陷入了良久地沉思。他在想,如果自己青少年时代能读到这样一本指导性的灵性文字,该是怎样一种激动的心情呢?因为,他那个时代只有八个样板戏的小人书,至多是读读《草原英雄小姐妹》、《激战无名川》、《野火春风斗古城》《四评“水浒”》、《战斗的鲁迅》等极其少的图书了。这样全面的教子书籍几乎是不曾面世的。

这样思考了一会儿,他就对下一代的孩子能这样丰盛的文化教育大餐感到了从没有过的幸福感。但他又一想,谁知道他们又会作何感想呢,在这个互联网和手机刷屏时代,他们的阅读参差不齐,良莠难辨,没有一定的定力和分辨能力,对他们还真不好说服了。他就又有多了一重心思,他深感很难把控子女们的未来以及所遇的难题,想来想去,他就不再去想这些事了。他的目光就再一次聚焦在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学习氛围以及互动氛围了,这是他唯一可为的事,也是了解与沟通的一个时机,一次机会,一种方法了。

在他心目中,零五年的春节是个值得大书特书的年节。不是因为美妇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甚至也不是他为孩子们写的书正式出版,而是作为父亲的团圆的温馨与滋润。相约聚集的地点,自然是京都的那套多房间的寓所,厨师与年节的食物等具体事务依旧委托给小毛。

自从腊月二十三,这一大家子就都聚到了一起。由于老大和老二他俩在京都,于是,他就提前告知他俩收拾屋子了。玉岚也不时地过来瞅瞅,指点着他俩干家务活了。抽空,她就跟师钺说,你也见过几次了,这俩孩子带的女友怎么样,能不能入了你的法眼呢?他就说,这是咱儿子们的事,你只要搞好外调就可以了。她就笑笑说,你呀,跟对待你自己一个样,都随孩子了,也不操心了解一下。他就对她说,看外表还行吧,据说,你儿子带的那位姑娘的家庭很不错,父亲是个工程师,母亲是中学教师;老二鑫钰领来的那位,父亲是个正厅干部,母亲在科研所工作,行吧。关键是,这俩姑娘都在京都居住,这样的话,以后我们也好安排她们的工作与生活。

玉岚听了就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原来你连她俩的家庭情况都调查过了呀,还是我不合格哟,谢谢老弟。

第一天吃过午饭,他就邀请大家聚集在客厅里,分发了他的新书。那俩女孩也到场了,也都分到了一本师钺签名的新书。这俩孩子拿起书,啥也不看,直接翻到职业篇,一字不落地认真读了起来。

沈淑梅只有小学水平老母亲也拿到了一册新书,戴着老花镜就从目录开始翻阅开了。这次,玉岚的男友还是跟赵云梅的丈夫姜行长坐在一块,他俩却是从封底看起的——印数:五千,字数350千字,定价40元。然后几乎是同时读着周文教授的跋:好友师钺艰辛创作二十多年,已出版文学类书籍十余本,像这种励志教子书,还是头一回,能有这样的成绩实在令我钦佩。这不仅是一个创举,更是一个作为文化人的父亲对子女应尽的最大的责任。他做到了,而且做的这般的完善,直令我除了佩服,还是只能说是功德,而且是大大的功德......

越秀、杨国英她们几位女人读的是序言,赵遂诗性的语言,中肯的评述,都让她们有些激动,都对她们有所触动了。

两个大儿子从目录读起,也是越读越有心劲和魅力了。三个十二岁的儿子属于随便翻翻一类的读法。

当她们读到关于梦的文字时,不约而同地感兴趣了——

分行的不一定是诗歌,不分行的一定就不是诗吗?梦是一首千古不易的诗,更是一幅自由奔放的画,它是诗配画,画题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诗与画的浑然天成。

梦是诗,但却不能是散文。准确的命名,它该是散文诗。叙述和抒情都是它拿手的活儿。然而这二者的随意拼贴却怎么也成不了散文诗的模样,更不会有神韵藏于其中。这跟孩子一定是父母所生,但,是父母就一定能生出孩子吗一个样。如果梦还能成为小说的话,那这小说一定是诗意盎然的小说。

谁会不活在梦想、想象与理想的世界呢?境界高下不在此演习又该到哪里去?

为解梦活着,还是梦为你活着假如还是问题的话,那你是谁?谁又是你呢?

解码的钥匙在谁手里,又由谁掌控,这诗与散文的姻缘是善缘还是虐缘?

——梦知道。

她们都既兴奋又激越了,都为他的书写的别致与思域的宽广而击节赞叹。

这是一本普及与提高并举的教子书,为了无障碍阅读,他对个别的难字和词语都在页面下面做了拼音和简明的注解。最小的几个子女老是M-A马地拼读声不时地响了起来,沈淑梅的小儿子也跟着读了,玉岚她妈听着,就呵呵地笑了。

一时间,师钺的客厅里成了读书的场所了,咿咿呀呀,有声的朗读,嘁嘁嚓嚓,无声的翻阅,就跟中小学的阅览室差不多了。师钺看着这一景象,实在是有说不出的喜悦和欣慰之色溢于言表了。

这一家人人人都在读书,读他刚出版的新书。当淑梅、杨教授和玉岚读到他关于小说与诗歌的篇章和段落时,几乎是在同时,她们都异常兴奋了,玉岚点头感慨,淑梅眼睛发亮了,老杨却击节赞叹了。一看到她们仨的表情和作为,他就明白了自己的那些语词和联想使她们为之兴奋,为之激动了。因为,那正是她们这些写作之人最需要的,就像及时雨一般令她们感到了一种莫大的刺激与激励。

这个春节,他们一大家子都聚集在一起,每天除了享受美食,就是读书,探讨孩子们的未来。

这次,他顺便给最小的儿子起了个名字,师鑫哲。沈淑梅也不在意,就说,随你。之后,她又跟师钺说,杨教授估计是找了一个同行,教授比较文学的一个老单身,你也关心一下。他就说,好啊,我抽空跟她聊聊。他明白小沈的意思,每多一个成家的,她就少了一个情敌,反正她是死心塌地地跟师傅了。他呢,对此也是抱着积极支持的态度,希望她们几位都能有属于自己的家。

他抽空就诚恳地跟杨教授聊了一会儿,她也没躲藏,实话实说了。他是我的同事,之前并不知晓他是个单身,后来我主动打听了一下,他才告我的。我们俩处了有一个月了。然后,她不好意思地告诉他说,预计年内结婚吧,你说呢?他就对她说,早该这样做了,祝福您!她就苦笑了一下,表示感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