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尖儿是狮子头核桃中的一个种类,又叫闷尖狮子头。其外形外型庄重,大耳钝尖,小十字尖,比相对老款狮子略薄,尖相当的小,几乎没有,故名闷尖。
顾老笑着点点头,接着道:“个儿头矮、边厚且宽,纹路深,底部的纹路清晰并且深,大筋明显,瞧着可是京城海淀那颗结的。”
此话一出,夏墨吃了一惊:“顾老您神了,还能猜出具体是那棵核桃树结的?!”
王泰初接话道:“顾老本就是京城人,估计以前就见过赏玩过。古玩行当门道多,你要学的还海了去了。”
“野生的闷尖狮子头,已经完全绝种。”顾老不无感慨地叹了一声,“已知的野生闷尖狮子头咱们全国拢共就三棵,京城海淀、平谷与门头沟各一棵,百十年前就被毁了。这三棵结出的核桃形状各有千秋。”
“等等!”夏墨敏锐地抓住重点,“百十年前就被毁了?中山先生1912年宣布民国成立,距离现在也就百十年,那这两颗核桃岂不是老物件?!”
顾老将两枚核桃均拢于左手掌心轻轻旋转,两枚核桃却丝毫不磕不碰,无声无响,透着透明琥珀色莹莹光泽的核桃盘旋飞舞,煞是奇妙,显然顾老深谙“文盘”的精髓,“看这色泽和包浆,应该是清朝晚期的物件。一棵核桃树每年结的果实再多,精品毕竟还是少数。总有大部分是那些歪的,瘪的,不正的,高桩的。”
“这我知道,一颗罕见的精品核桃可能会卖到几万块,如果能两颗一摸一样的精品核桃要比单只的高出几倍甚至十倍。”夏墨急忙将自己知道的文玩核桃知识点脱口而出,“我记得2011年一对清代三棱狮子头核桃就拍了112万元,那这一对……”
说着抬头瞅了苏瞳一眼,眼神里带着艳羡、不可置信和不服气的傲娇,一个昨儿个刚入行的居然当天就捡了这么一个大漏,让他这个教了无数学费的二世祖如何能服气。
“这一对不比那对逊色多少,市价估计一百万下。”顾老说着将核桃归还给苏瞳,“小伙子,你运气不错,前儿认出了嘉庆通宝,今儿又得了一对极品闷尖儿。看来老头子我没看走眼,你挺适合这行当,以后好好干!”
苏瞳赶紧虚心连声应了,方才他一直没做声,听着顾老的讲解,受益良多,内心触动也很大。自己得了个异能不假,但需要学习的地方却很多。
能一眼看出好东西,和能说出让别人信服的理由与依据是两码事,总不能急头白脸地光指着东西说“听我的,这就是好东西”,那肯定会被当成傻子或者疯子,成为行当里的笑话。明明知道手里的东西是个宝贝,但却只能做个茶壶煮饺子的闷葫芦,想着就憋屈得慌。
像顾老一样,博闻广识、言之有物并持之有故,才是一个古玩大家该有的风范,苏瞳如是想着,胸中豪情万丈,越想越激动,又想起顾老盘玩核桃时的熟练和感慨,脱口而出:“顾老,既然您喜欢,这对核桃就送给您吧。”
此话一出,店里其他三个人的脸色各不相同。
夏墨那股不服气的小傲娇立刻转变成几分鄙夷;王泰初锁了锁眉头看向苏瞳;而顾老带着些失望,神色严肃起来,“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我顾德庸从不做那起巧取豪夺、占人便宜的事情。既然到了宝缘斋,就踏实工作,别琢磨那些没用的。”
呃,苏瞳脑子当机了一下,突然醒悟过来,百万的东西说送就送,的确不合常理,而夏墨这个超级富二代却对顾老恭敬有加、言听计从,显然这位顾老身份不简单,是自己想得过于简单、办了件蠢事,让大家误以为自己是无所不用其极地套近乎拍马屁,一副急于抱大腿的样子。
“顾老,是我唐突了。这对核桃本来就是我花三百块碰巧淘来的,看您喜欢,这东西又对身体好,您又给给了我这份工作,脑子一热就没多想……”这误会大了,苏瞳赶紧解释。
看苏瞳抓耳挠腮的着急样,顾老脸色好转了些,想着要不是自己自报姓名,只怕这个年轻人连自己的名字都不知道,在古玩行当里浸淫时间久了,见多了虚与委蛇、违心迎奉的,疑心也愈发重了,只怕是误会了眼前这个愣头青。
“行了,倒是我人老疑心重。”感慨了一句,顾老替苏瞳解了围,招呼夏墨和王泰初,“不是还要去看东西?时候不早了。”
夏墨灵机一动,“顾老,这核桃您不要,不如让苏瞳把东西卖给我,送曾老爷子正好。”
“掌旋日月,时光欲倒流。周身气血涌,何年是白头?”这是著名的十全老人——乾隆爷专为赞美核桃赋的诗,王泰初继续道,“万里挑一的精品加等候多年的配对,这一对百年精品狮子头当寿礼确实挺好。”
顾老听了也点点头,夏墨立即笑逐颜开,扭头对苏瞳咧嘴笑道:“东西转手给我吧,我也不占你便宜,刚才顾老说一百万下,咱们就定一百万,怎么样?”
昨天三百买进,今天一百万卖出,天大的馅儿饼带着馋人的肉香“啪嗒”一下就砸了下来,突然贫农变地主,苏瞳强忍着激动,尽量镇静地点头表示同意。
接下来的事情又让苏瞳长了见识,夏墨请王泰初拟了一式三份的转让协议,夏墨和苏瞳作为买方和卖方各执一份,而王泰初作为见证人也同样持有一份。
夏墨显然对于这些流程很熟稔,随意翻了呷协议就签了名,可苏瞳还真是大姑娘架头一遭,不由认真的游览起来。
其实协议内容非常简单,无非就是写明了买卖双方,转让的物品名称与交易价格,薄薄一张纸,头拢共也就三百来个字。
这也是古玩行当里约定俗成的老规矩,买卖自愿,就算卖方走了宝贱价卖了好东西、或者买方打了眼高价买了赝品,那也只能怪自己眼力不行,认栽,因此愈发连个鉴定书都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