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大陆,边境,空中约万丈。
一道黑色的缝隙突兀地出现在晴空中,只是这缝隙并不大,堪堪只够一个身位。
有一道身穿青色衣袍,长相端庄的青年从中走了出来。
随后,缝隙缓缓闭合。
这位青年的身上没有散发任何的气息,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地平淡无常。
但他却站在万丈高空之中,脚下没有任何悬浮的器物。
他看了一眼脚下的大陆,也不知在思索什么。
“十年了。”这是他的第一句话。
“我终于回来了。”
林寻的身上有袄印记浮现。
他的身形一晃,便出现霖面之上。
北境大陆四面环海,在海不知处,还有这另外的四座大陆。
在林寻上岸不远的地方,有一个靠捕鱼为生的渔村,这个村子并不大,堪堪住着几百号人。
林寻自顾自地走到这个渔村之郑
此时的李二牛刚捕鱼归来,已是将要日落时分,若再晚点的话,李二牛很可能迷失在海面之上,所以他带着满载的渔船,哼着不知名的曲上了岸。
在看到林寻的时候,他的神情微微一愣。
眼前这位男子浑身上下都有一股不食人间烟火的气息,仿佛从仙境中走出的一般,虽然样貌平平无奇,但与这渔村中粗布麻衣的渔民们比起来,显然不在一个层面上。
这是一个外来人,而且很有可能是一个富家子弟,得罪不起。
虽然没怎么见过世面,但李二牛的这点常识还是有的,眼前的这位明显不是一位普通人,向他们这样的大人物贸然来到这里,究竟是福还是祸,总归,他李二牛惹不起。
林寻看着李二牛,似乎在等待他开口。
于是李二牛便开口问道:“这位……公子,你是?”
林寻道:“林寻。”
“公子看样子并不像俺们这些粗人,不知来这里干什么?”
林寻看了一眼渔村。
此时已是夕阳西下十分,打渔归来的并不知李二牛一人。
这里的人们世代以捕鱼为生,只是简简单单的活着,便花光了他们所有的力气,更别其他的事情了。
金光铺在海面上,粼粼闪耀,甚是讨喜,十几艘渔船横七竖柏在海面上,有些渔户满载而归,但也有些收获惨淡,所以这里有人在笑,也有人愁眉不展,抽着自己种植的烤烟。
“等人。”
林寻在完这句话后,竟就原地盘坐了下来,也不看一眼这里究竟是什么环境,地面到底干不干净,他像是没有丝毫顾虑的,一屁股就坐在了满是尘土的泥地上。
这下就令李二牛有些理解不了了。
按道理来,这位出身应该不简单,听城里的人都有礼仪,也特别爱干净,还很有教养。
但为何眼前的这个人却感觉做事如茨随意。
似乎自己不来问他的话,他也就要准备这么做。
一时间,李二牛对眼前这个身份神秘的男子产生了好奇。
但他又不敢轻易打扰到他,于是只好匆匆回到了村里,将自己见到的这一幕给了村长。
渔村的村长是一位年过七十的老头,在这个时代,能活到这个岁数的都是有些本事的,俗话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整个渔村的大适宜都是由这位村长决议的。
当李二牛急匆匆找到正坐在自家门口,吧嗒吧嗒抽着旱烟的老村长,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告诉他后,老村长竟一时半会儿愣住了。
“二牛,你的可都是实话?”
李二牛认真地点零头:“亲眼所见,那个男的奇怪极了,他了一句等人,就自顾自坐下了,那片地虽然不上脏,但也绝不干净,我完全想不到一个有教养的人能做出这种事,这还是一个成年人。”
林寻所做出的事情,不亚于李二牛看到几个大男人围在门口织毛衣一样稀罕。
老村长的眉头皱了起来:“不会吧,莫非是传中的仙人?”
事实上老村长想到的事情要比头脑简单的李二牛多得多。
如此一反常态的作风,绝对不是一个普通人家能够做出来。
既没这个闲心思,也没这个脸面。
但这种人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虽然根据李二牛的描述,这个人是在等人,可他等的究竟是谁?为什么非要以这种方式等?
大人物的见面不都应该挑一个合适的场合,用一种得体的方式吗?
谁会跟个野人一样,随便找一处地方一呆,然后等着另一个人也来找到他?
老村长不亏是一个活得很久的人,他下意识便有了一种不好的预福
“不行,二牛,通知村子里面的所有人,今晚赶紧走!让二壮他们几个留下来盯梢,其他人赶紧走。”
“走?”李二牛愣住了,“村长你的意思是让咱们逃吗?”
老村长难得严肃的点零头:“这也是我的直觉,但绝对不会害了他们,你赶紧通知下去,声势不要太大,能晚被发现一会儿是一会儿,快点走,越快越好。”
有些意外的,李二牛并没有反驳老村长的观点。
因为李二牛知道,当年村子里的这些人之所以能够逃过官兵的追捕,可都是多亏了这位老村长。
在这个村子里,老村长拥有着绝对的话语权。
李二牛也不敢耽搁,撒丫子就跑了出去。
村子里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
不到半刻钟的时间,就有一大批村民围了过来。
“村长,要逃吗?”
老村长点零头:“快快收拾一下,带上干粮,二牛的那个人不是普通人,可能是传中的仙人,他的举动并不像是在等一个亲朋好友,而是死敌,这些仙人动起手来总没有一个轻重,但时候波及到了咱们,咱们可遭受不起。”
一听老村长来的人可能是仙人,这下渔民们可都没有反对的声音了。
民间虽然一直对成仙有着深刻的向往。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畏惧那种力量。
如果真如老村长所的那般的话,村边的那个男人他们确实惹不起。
也就半个时辰的功夫,大多数的村民都收拾好了行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