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的奶奶除了带孙女和做饭,还有一项任务就是看前后院的两口水井,这后一项任务没人要求她,是她自己强加到身上的。她生怕孙女会不小心掉进井里,也担心井里掉进什么不洁的东西,只要一有空就检查院子里的两口井的井盖儿有没有盖好。每天早上天刚亮,爷爷负责架炉子(生炉子)、烤饼子和炒洋芋(土豆),奶奶就会守在后院的井跟前,等着隔壁的张奶奶来打水。
张奶奶已经八十多岁了,跟着女儿、女婿过。女儿是带着张奶奶,还有与前夫生的女儿从河南过来改嫁给隔壁大叔的,改嫁后又一连生了七个孩子。带过来的大女儿张丫头已经十七岁了,剩下的从半岁到八岁不等。张丫头个性强,动不动就跟母亲和继父争吵起来,连哭带喊,摔上门就跑出去了。张丫头与院子里一般大的几个女孩,小曼和唐丫头她们合不来,反而与比她小得多的茉莉走得很近。
张丫头爱读书,她有一张借书卡,每周都会从图书馆借两三本书回来。她读书速度很快,一目十行,看完就借给茉莉看,不管多厚的书都要求茉莉在一两天内看完。茉莉也只好囫囵吞枣般地连夜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读。张丫头有时候也会神神秘秘地拿回来一些手抄本。当然她也有自己的原则,知道茉莉还小,手抄本就不准茉莉看,可她自己看完又兴奋地想和人分享,就把其中“儿童不宜”的部分剔除掉,然后讲给茉莉听。
张丫头皮肤很白,脸很圆,用茉莉奶奶的话来说是个圆疙瘩模样,但一白遮三丑,又在岁数里,所以看上去还是有几分明艳动人。她个子很高,体态健康丰满,感情却很细腻。她总是把自己想象成书中的女主人公,喜欢对号入座,现实生活中的小伙子都入不了她的法眼,而她因为五官平淡无奇,家里又生活困难,追她的小伙子条件也都很一般。她与父母发生争吵多半是因为她高不成低不就,而她妈妈和继父又急于把她嫁出去,至少能让家里少张吃饭的嘴,要是再能给家里补贴一点儿就更理想了。她与父母吵得最厉害的一次是因为父母想让她嫁给一个比她大十几岁的带着两个孩子的鳏夫,理由是那个人工资高,一个月能挣七十多块钱,还向她父母承诺结婚后会帮着补贴娘家。
那次张丫头与家里大吵一架之后,抹着眼泪推着自行车就往外跑,与前来还书的茉莉撞了个满怀。她不由分说地把茉莉抱到自行车前面的横梁上,一阵风似地骑着就跑。一路骑了好久,到了大下坡的地方,她的两只手和两只脚都完全放开了,嘴里大声喊着“啊哦哦哦”,吓得茉莉赶紧将车把握得紧紧的。张丫头带着茉莉一直骑到铁路局,在铁路局的电影院用口袋里仅有的一毛五分钱买了一张电影票,让茉莉坐在她的腿上两人一起看了一部刚刚上映的南斯拉夫电影《桥》。看完后张丫头很兴奋,对茉莉说,“干脆我们俩私奔吧,到谁也找不到我们的地方”。茉莉很害怕,她不想“私奔”,也不想让张丫头“私奔”,于是就把头一天听到两家奶奶的对话告诉了张丫头,说张丫头的妈妈与她后爸商量着,如果她再不听话到处乱跑就把她剃光头发锁在家里。她还说自己要是不见了,家里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肯定会急坏的。张丫头最终被茉莉说服了,披星戴月骑着自行车载着茉莉,一路唱着《桥》的主题曲《啊朋友再见》回到了家。茉莉少不得挨了一顿骂,从此爸爸妈妈再不准她与张丫头玩。后来她看到书里写的“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就想到了张丫头。
茉莉奶奶每天大清早都在后院的井边等张丫头的奶奶。张奶奶八十多岁了,每天早上还得用两个木桶挑着全家十一口人一夜的屎尿,先去后院的厕所将屎尿倒掉,腾空木桶,用井水涮涮,再用这两只木桶把一天做饭要用的清水挑回去。
茉莉奶奶之所以坚持十年如一日地帮张奶奶打井水,就是担心张奶奶老糊涂万一不小心放着井边公用的木桶不用,把他们家的粪桶下到井里,也担心张奶奶涮粪桶的水溅到井里,当然也是可怜这个比她还年长二十几岁的老奶奶,怕她力不从心掉进井里,想帮她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