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愚公的故事(1 / 1)大渡河阿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术清返身走回院子,见二人还坐在那一动不动,眼里还残存着惊色。他喊道:

“柱子,给你二叔和万荣叔烧点水,整口干球。”

“好。”柱子在里面应了一声。

刘术清看着二人:“你俩怎么看这件事?”

李老根和黄万荣对视了一眼:

“我觉着这事有点玄。”李老根说。

“怎么讲?”刘术清问道。

“不说别的,单说这二千三百亩沙地得需要多少土来填,填多厚,而且刚才他们也说了,这个‘二千三百田’的数据是汉源县老县志上的。而这个数据是多久以前测量的?清朝还是民国?且经历了多么多年,有很多地方被沙化了,真实的数据肯定远不止这个数。你说呢?万荣。”李老根看着黄万荣问道。

“我也这样认为。还有,我们现在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整个大树乡加起来得有九千人,除去老弱病残和儿童,能挑能背的少说都有五六千人,再加上县上支援的五千劳力,这上万人的吃饭问题咋解决?”黄万荣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你们俩说的都有道理,”刘术清沉吟道:“可是罗县长也说了,除了人力,其它的都不需要我们去操这份心。再说了,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咱还怕啥?”

这时,柱子将烧好的水端了出来。“二叔,万荣叔,您们喝水。”

“爸,刚才你们说的我全听到了,我觉得,罗县长他们说的肯定是真的,人家那么大个官有必要诓咱小老百姓?玩吗?”

“去去,大人说话小孩插什么嘴?给老子滚一边去!”

“人家可不小了,都十九岁了。”

柱子嘟着嘴,不满地看着刘术清。

“是啊,柱子不小了,都是要娶媳妇的人了。对了,柱子,这段时间咋不见娟子过来?”黄万荣笑着问道。

“我也不晓得,怕是她家里有事呗。”

“好了,好了,你先出去,我们说点正事。”刘术清有些不耐烦。

“走就走。”柱子有点气呼呼的。

“根子哥,万荣哥,你们看现在咱们这个村,你们李家院子和黄家院子的人就各自占了一大半,其它外姓也不多。我看这样,你们商量下两个院子各选出个人出来负责人手调配问题,你们看怎么样?”

“这个主意不错,是得有个人出来带头,免得到时候乱七糟的不成个样子。”李老根沉吟道:

“我看李家院子就由文定带头好了。”

“我看行,文定这孩子做事比较稳重。黄家院子呢?让谁出来承这个头?”

黄万荣想了想说:“就让黄元龙带这个头。虽然这小子平时油腔滑调嬉皮笑脸的,但做起事来也不含糊。”

“那就这样决定了,不管这事成与不成,我们都应该先做准备,免得到时措手不及。你们这样,待会回去就让李文定和黄元龙各自统计下各家各户能出几个劳力,记住让他们晚上才去,因为那个时候在外面干活的都应该回来了。”

“怎么?现在就要撵我们走?怕我们在你家蹭饭?”黄万荣笑着说。

“我可没说要管饭。你俩走不走?不走我先走了。”说完刘术清便走了出去。

“你个老梆子!这是你家你往哪走?”李老根笑着追了上去。

“根哥呀,这个事没落实我心头不踏实。我去找下李二楞子,让他通知下全村,让大家先有个思想准备。”

“那好,我和你一起去。”

“万荣哥,你慢走,可别忘了正事。”刘术清又扭头对黄万荣说道。

“放心吧,忘不了,装在这儿呢!”黄万荣拍拍胸口。

“我是担心你看见哪个老娘们挪不开脚,搞忘球!”刘术清开起了玩笑。

“给老子爬远点,你个老不正经的!”

刘术清和李老根二人哈哈却是笑着走远了。

晚上,明亮的月亮像一块巨大的翡翠挂在空中,月光似水,皎洁的月色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银色的轻纱,有一种令人心醉的、朦胧的美。

当李文定和黄元龙踏着月色来到刘术清家时,看见他正在吱吱作响的煤油灯下翻看着什么,很专注。

“在看什么呀?刘叔。”黄元龙问道。

“二叔!”李文定也和他打了声招呼。

“嗯。你们来了。”刘术清放下了手中的书。

“柱子哥呢?咋不见他?”黄元龙问。

“睡了。”这小子真小心眼,白天才说了他句,老早就赌气上床睡觉去了,一下午都没和他说话,小气鬼,刘术清心道。

“看的是什么呀?”黄元龙又伸手去翻。

“去去去,你小子又不识字,给你也看不懂。你不认识它,它也不认识你。”刘术清在他手背上拍了下。

“那你给讲讲呗,写的是什么?”

黄元龙一副勤学好问的表情。

“好,就给你俩讲讲。我刚才看的是愚公移山的故事,传说……”

“鱼公移山?打鱼的老头?他不去打鱼,跑去移什么山?”黄元龙疑惑道。

刘术清鄙夷地看他一眼:“没文化,真可怕!是‘愚’公,愚蠢的愚,不是打鱼的鱼。还有,你小子喜欢打断别人说话的臭毛病啥时候给老子改改!”

黄元龙讪讪地笑了笑:“难怪他要改这个姓,可真够蠢的,年纪一大把还跑去移什么山?那山有我们背后的观音山和龙塘山大吗?”

刘术清有点抓狂。

“好了,说正事。”他也没有了和二人讲故事的兴致。本想炫耀一下,老头子多少还是有点文采的。

“李家院子总共有二十六户,总人数一百三十一人,能出力的人数有七十人。”李文定答道。

“黄家院子里呢?”刘术清看着黄元龙问道。

“黄家院子总共有二十四户,总人数一百二十人,能干活的有六十六人。”见说起正事,黄元龙收起了嬉笑。

“也就是说,两个院子干得动活的只有一百三十六人,加上七家外姓的人数,能出力的有一百五十人就顶天了。”

“嗯,你二人这回表现不错,暂记一功。”

“有什么奖励没有?”黄元龙馋着脸问。

“有哇,哪天我亲自做媒给你找个媳妇要不要?”刘术清故意板着脸。

李文定在一旁“扑哧”一声笑了。

“好了,说说看,大伙有什么意见没有?”

“没有,大家都很高兴,没什么意见。”二人说道。

刘术清满意地点了点头说:“没意见便好,对大家来说这本来就是件大好事,是一件造福子孙后代的事。”

“就是还有两户,因为他们家儿女都出去挣钱去了,就只剩下老的老小的小都不能干活,他们怕人说闲话,多少心里有些担忧。”黄元龙说道。

“他们担心什么?背不动沙子,烧火,洗菜总干得了!到时候上万人吃饭,总得有人打杂,总不可能让青壮年干这些活。我看到时这样安排:老人帮忙生火,娃娃些帮忙拾柴,我们要全民皆兵,当然倒床起不来的那些就算了。”

“行,听您的,就先这样安排。我们先回去了。”李文定说道。

“路上慢点!”

“刘叔再见!”两人转身走出门去。

刘术清看着他俩走远了,便走出去把院子的门关上。抬头看着天上的那轮明月,想起罗县长说的“背土填沙”这件事,他心头突然涌出一股豪情。这可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若是这件事真干成了,想想都激动。还有,这段时间晚上都在看书,他觉得自己的文化水平有那么一丁点提高。此情此景,“难道不应该赋诗一首吗”他想。“写什么呢?对了,有了,就写:古有愚公老叟,立志可搬山;今有大树人民,齐心填沙海。”

刘术清在心里满意地念了几遍,觉得还不错。可又觉得不太像诗,有点像一幅对联。“如果是对联,还差个横批。整啥好呢?”他心里想着,便去睡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