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猜测,这种‘契机’会不会就是‘燃烧’?
虽然以前为了沉睡他的意志也‘燃烧’过很多次,但是那个时候他没把注意力放在这个上面,所以也就无从参考……
接下来的时间里,周悠并没有急着去观察生命的衍化,而是选择了继续研究‘感观’上的问题。毕竟距离第一批‘生命’灭亡的时间还太短,至今也才过了万年而已。
第二批‘生命’的出现应该没那么快!
而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周悠又燃烧了自己的意志上百次,也沉睡了上百次。
终于……
他确定了自己的猜测。
燃烧,确实可以提升他的感观,但是却非常缓慢。他前后一共燃烧了上百次,也仅仅只是让他对‘原子’的细小结构看得更清楚一些罢了,至于原子里面的‘原子核’和‘电子’,依然只是能够看出一个大概的轮廓。
硬要说不同,可能也就是这个‘轮廓’的线条没之前那么粗了,但这对于周悠而言,似乎并没有什么帮助。
周悠托了托下巴。
看来,他只猜对了一半……
燃烧确实是他‘感观’进阶的‘契机’之一,但不全是。而且一定还有其它更重要的‘契机’他给忽略掉了。
“算了……”
既然现在想不出来,那干脆还是不要浪费时间了。
“这次苏醒后,时间应该又过了一百万年了吧……”
还是先去看看这一次‘生命’衍化到什么程度了吧……哪怕只能看到个大概,至少也肯定比上次要过瘾……
“咦?难道……还没有开始?”
周悠把感观沉入了‘微观’世界,却发现眼前除了不断的有‘水分子’淌过,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变化。
“会不会是水流太急……没办法孕育生命?”想着,周悠意识又出现在了一个水流相对平缓的‘湖滩’里。
这个‘湖滩’面积不大,横跨大概也就几百米的样子,是河水淌进平坦地带后,在‘高凹’处溢出来的一个积水滩。前方河道拐个弯就是一片大湖,湖水混浊发黄,全是河道冲洗下来的黄土泥沙。
那‘湖’里肯定是不用去看了,水那么混浊,想想也难孕育出生命。不过这个积水形成的‘湖滩’倒是不错。
因为地势的缘故,这里的水与湖面完全是隔开的,所以清澈见底。但又不完全是一滩死水,偶尔也会有河水淌得太急而注入一两线……而且这‘湖滩’里的水温明显比‘湖水’要温热一些,又因为‘河水’的注入而不至于滚烫。
所以,周悠认为,这‘湖滩’应该是个孕育生命的绝佳‘摇篮’。
果然……
“是气泡?”周悠惊喜异常。
‘虚体’缓缓的落在水面上,意识却是赶紧沉入了水底……
“这是……”
感观一点点的靠近气泡的源头……
“好美……”周悠再一次被惊叹。
而且这一次,他看得更加的真切。在这‘微观’的世界里,他看到许多……不,是一片拥有特别结构的“分子”存在,但他知道,那不是普通的‘分子’,那是生命……
外观上倒是跟普通分子有些相似,都是由一个个细小的‘原子’和看不太清的细小‘电子’组成……三两个或者多个连接在一起,惟一不同的是,在这些‘原子’和‘电子’之外,存在着一层透明的膜……
是的,膜。很薄很薄,像泡泡一样,那应该起某种保护作用的膜。
而且周悠看到,这些膜偶尔还会打开,好像是在呼吸,甚至吃食?并且每打开一次,周围就有至少一两个水分子发生解体,然后被拆分成‘氧原子’和‘氢原子’。
而神奇的是,这些被拆分开来的‘原子’性质好像都发生了改变一般,不再与周围的‘异类’原子结合,而是跟‘同类’结合,最终变成了‘氢分子’或者‘氧分子’。
然后这些重新结合过后的‘分子’慢慢累积,最后因为数量过多,周围的‘水分子’无法再压住‘它们’,便形成了一个个小气泡浮上了水面……
“是细胞吗?”周悠‘漫步’在微观世界里,观赏着成千上万被‘膜’包裹着的结构分子,有些不太确定。
地球上的专家说过,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是‘单细胞生命’,想来这些带着‘膜’的结构分子,应该就是最原始的‘单细胞’了。
也就是那部片子里所说的‘无类生命’。
当然,那个‘无类’肯定是指的宏观意义上的,其实进入‘微观世界’后,还是很容易分辨出‘它们’的区别的。
虽然从外形上看,‘它们’都大同小异,但是有些‘膜’里面包裹着的‘原子’种类不一样,数量也不一样。这便意味着,‘它们’日后所要进化的方向肯定也不一样。
想来,生命的多样化就是这么来的吧?
因为从一开始组成“生命分子”的原子甚至元素就不一样,所以在日积月累的进化过程中,差异就会越来越明显。
直到最后进化出完全不一样的形态!
而这种‘形态差异’最终的体现方式,应该就是——物种!
随着周悠不断观察,他发现这些‘生命分子’正在一点点的壮大。他甚至已经不需要太耗费心神就能清楚的观察到‘它们’的存在。
当然,这种‘存在’依然还是‘微观’层面的变。
其实这个壮大的时间并不长,也就几十年而已,有些甚至只需要几年。所以,这就引起了他一个很大的兴趣点,那就是这些‘生命分子’到底是怎么壮大的?
根据‘守衡定律’,宇宙中任何一样物体的体积是绝对不可能无故发生变化的,一定是出现了‘能量’增减之后,才会‘变大’或者‘变小’。
既然如此,这些‘生命分子’的体积也不可能无缘无故发生变化,‘它们’之所以在不停的壮大,一定是吸收什么东西。周觉得,应该就是吸收了周围环境里的细小‘电子’和太阳能中的微小‘粒子’。
只是因为这些‘电子’和‘粒子’的体积实在太小,以周悠目前的感观能力,还无法感知到罢了。而吸收的过程,应该就是那层‘膜’开合的一瞬间。
所以,所谓的‘光合作用’其实就是‘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