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挑衅(1 / 1)落花祭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锦年自嘲,那唯一的一次她也没看的太清,毕竟受守深宫礼制的规矩,陪送的麽麽很快发现她的动作,轻敲她的手指,她不得不缩回舆中。

春英说的倒也不错,如今她已经记不清京城的街道和繁华又是何等的盛况。

因心境骤变,她放下锦帘,百无聊赖之际闭目养神。

心里却是久久不能平静,前世的一切在脑中走马观花般闪现,有些人有些事,是恨也罢,厌也罢,最难的还是放不下,抹不去,就如被锋利的刀深刻在心底,挫下一道又一道的深痕,她却无能无力。

“小妹,到了”。

哥哥的声音在帘外唤她,她整理一下衣裙妆容,弯着腰探出身。

哥哥一双骨节分明的大掌伸在她的面前,略带讨好的道:“哥哥扶你”。

锦年虽还心生恼怒,却未拂了他的诚意,撑着他的手下了马车。

背后一道分外爽朗的声音道:“子慎,原来你也有这般怜香惜玉的时候候”。

她这才转回头,见身后三三两两有男有女朝着他们的马车而来。

当头的人也是说话之人,手摇折扇,一袭月白色锦缎长袍,眉清目秀,唇红齿白,大踏步进了他们跟前。

哥哥脸色一黑,大声斥责道:“别胡说,这是我家小妹”,说着朝锦年柔声道:“这是林旭兄,惯来爱说笑”。

此时,锦年已经放下帷幔上的白纱,轻声道:“无妨兄长,不知者不罪”。

来的众人都是第一次见谨言的妹子,心里都好奇的紧,紧紧盯着她面纱,试着透过那层薄薄轻纱看清她的容貌,听说他们的母亲曾是名满京都的德貌皆具的绝世美人,想来她定也不差甚。

锦年任凭众人刺裸裸的打量,一双眼睛漆黑黑同样也打量着三人中另外两位同样是轻纱遮面的女子。

一袭浅碧色襦裙的女子身姿纤细,窄肩细腰,露在碧纱外的一双眼睛温柔多情。

另一个女子一袭粉色的长裙,罩着一件淡蓝的薄短襦衣,身材较为丰润,但肌肤白皙,远远望去好似发着光。

只是一双眼睛斜飞,甚是高傲的瞅着她。

她一开口就是傲慢无礼:“听说安府的大小姐不爱同各府各家走动,甚是清高,如今见了,不仅清高还无礼的很”

在锦城谁人不知她何家小姐,第一次见面都给她行礼问好,唯独这安府小姐,只静静的盯着她,那双高傲清冷的眼看着就让她心烦。

谨言的脸色骤然沉了下去,就连从始自终都保持着清冷与疏离的谢子宸眼中凌厉之色一闪即逝。

温柔可亲的女子忙拉了拉她的衣袖,示意她适可而止。

“箬嫣,我可是实话实说,你难道就没有听过?”

箬嫣迷茫的摇了摇头,含着歉意的朝锦年道:“灵儿言语失当,若有冒犯我替她给你道歉”。

锦年觉得好笑,她是她的何人,凭什么替她道歉,反观叫灵儿的女子却未有道歉的打算,嘴里嚷道:“箬嫣,我并没说错为何道歉”。

锦年不知她二人是有何打算,眼里一片平静,道歉与否于她好似无所谓。

可谨言忍不住了,出言讥讽道:“听说何家往上一辈不过是杀猪的屠夫,家里出了一个貌美如花的姑娘,因缘巧合又进了上官家的大门,从此以后就以为攀了高枝,出门都不带眼睛,什么人都敢去撞”。

锦年噗嗤一声,掩口而笑。

一直坐观上壁的林旭也是忍俊不禁,心里想着何家到底是膨胀了,从上自下嚣张跋扈,在锦城横着走多年,以为人人都是小门小户该是避让着他家,不想第一次带她来,就敢撞安家的嫡小姐,安父虽是白身,但京都安家却是树大根茂,作为书香门第的世家大族,动一动脚都够这些自封豪门无甚根基的家族动荡不安,何况这安父三爷还是属于京都安家嫡脉,也不知何家是如何教导,才敢做此以卵击石的事情。

矜贵的王家公子突然开了尊口,含着几许冷意道:“长舌之妇,你该回家好好的修一修妇德妇容”,免得丢了你那姑母的脸”。

锦年惊诧的回望他,一开口就是釜底抽薪,言语甚是毒辣,心里不明白他为何突然愿意帮她从而违背作为君子的言行。

何灵如何听过这般不留情面的话,面色羞得通红,双眸瞬时猩红一片,掩面而泣转身跑了。

“我去追”,箬嫣说了一句,福礼告退,也转身而去。

锦年与谨言二人面面相觑,心里大概都觉得是谢子宸的话太狠才让一大姑娘无颜见人跑了。

锦年活的年长了,小姑娘不懂事的话她还真没放心上,故一直未争一口气,不想他帮她出了气,她屈膝朝他行礼,算是感激他的维护之意。

谢子宸背过身,走了……

居然对她的感激视而不见。

这到底是个什么人啊!

锦年仰头望天,轻叹口气。

又过了一会,陆陆续续的又来了很多的人,无一都是有男有女。

其中有人带了纸鸢,提议大家一起。

哥哥以及林旭都拒绝了,因为他们要去锦城非常出名的一处水中楼阁比赛作诗,于是一部分离开。

谢子宸早已不见踪影,她问哥哥,世兄呢?

哥哥也一副茫然。

有一个扎着双髻只蒙着面纱的小姑娘凑到她的跟前,巧笑倩兮的说:“锦年姐姐,你不记得我了,我是安然啊”!

她一愣,在记忆里开始搜索安然这个名字以及与她相对的身份。

安然却又开口道:“锦年姐姐肯定是忘记了,母亲还说给你下了帖子邀请你到我家参加春宴”

小姑娘抽抽噎噎似要哭了。

说道春宴锦年一下就醒悟过来,赶忙柔声安抚小姑娘道:“原来是叔父家的然妹妹,锦年姐姐怎么会忘了你,只是你如今长大了,还带着面纱,自是一时半会未想起”。

小姑娘顿时喜笑颜开,之后就一直缠着她不放。

她既对放纸鸢没兴趣,也对诗词避之不及,于是就带着安然一起进了凉亭。

那里早有各家的婢女摆好了茶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