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晏相你吃了不少好东西吧,我这县衙的可没那么好,嫌弃了吧?”曲子鹜故意寒碜道。
白小鹄嗔怪:“你就别拿这话酸我了,我是什么样的人,你还不知道吗?不管吃什么,重要的是跟谁一起吃。”
曲子鹜笑了起来,这仍是他认识的白小鹄,也是他一直喜欢的白小鹄。
“你今日对晏阙的态度是不是太过了?晏阙身边跟了很多我看不到的暗卫,自那次我给曹大哥传信被他的暗卫截到,我便不敢再传任何信给你们。我都没告诉过你我所见到的晏阙为人,你怎么敢那么对他说话,若惹怒了他可怎么好?”
“晏阙收服曹钦的事已经传开,他能惜曹钦这个才,难道就不会惜我这个才吗?”
“光从这点就断定他不会重责于你?子鹜哥哥,你也就在朔南时不受拘束些,后来入了官场,我瞧着你每每行事都是极有分寸的,单凭曹大哥一事就认为晏阙不会跟你计较,到底是太冒险了,不似你平日所为。”
“知道你担心我,这不是没事吗?既然没事,咱们就别提了。”曲子鹜挂着笑,将此揭过。心里想着,我也没想一见面就对他挂脸,只是总觉得他看你的眼神不同,我心里不舒服,一时没忍住。
“朝廷拨给朔南的灾银和米粮可是已经顺利发到乡亲们手上了?”
“朝廷的运粮队七日前经过了澹西县,我特意派人护送了一段,留意了,好似东西有些对不上。”
“对不上?这是什么意思?”
“朝廷给的灾银本就不多,几个箱子装着,封了条,看不出里头有多少。这里面要作假,也是容易的,左右是封了条,对外看起来箱数对的上,可里面是否装满就不一定。不过灾粮,确实是对不上的。”
“给少了?”白小鹄大惊。
“你当日和晏阙交换的条件是让朝廷拨米粮,只是大米,朝廷下发公文也是写着大米。可是我的人借机摸了装粮食的袋子,一半是大米,另一半却不是。”
“那是什么?不会是装了几麻袋石头充数吧?”
“那倒不是,有颗粒小的,有颗粒大的,估计是玉米粒和洋芋。我在西境任职时,才知那边的主要农作物就是玉米和洋芋。西境常年雨水不足,那边土壤干燥,但玉米和洋芋却生长的很好,是很耐旱的粮食。我们南边常年雨水足,种的都是水稻大米,很少种其他粮食。只是今年春旱,水稻和大米无法生存,才致朔南的主要农作物全军覆没。”
“那你以为,这一半大米换成了玉米粒和洋芋,是朝廷有意而为,还是……”
“据我所知,以前晏阙就用过这种伎俩贪下银两和粮食。”
“你怀疑,是晏阙?”白小鹄更震惊了,朝廷的送粮队是比他们早三天出发离开京城的,他们运出京城时这批粮食肯定还是大米,是在半路上某处才被偷换。可那时晏阙身体还未恢复,一直在丞相府休养,她也在。后来更是一路相随,她知道晏阙的暗卫一直跟着,她以为他们是来保护晏阙安全的,难道就在她眼皮底下,他还让人去偷换了大米?
“去年,朝廷拨粮草给北境边防,便是晏阙中途将粮食换了。这事虽没人告到皇上面前,因着拿不到晏阙做下的证据,可京中官员多半心知肚明。再怎么样,北境边防军队没收到十足的米粮,而是有一部分变成了洋芋是铁一样的事实。这次,也是一样的伎俩,我不得不怀疑是晏阙做的。”曲子鹜察觉白小鹄有异,似是不大相信是晏阙做的,他心里一沉。
记得小鹄当日前往京城时经澹西县,在他这里留宿一晚时,她对晏阙其人以及晏阙做过的事何其义愤填膺。不过一个月时间,再来时,她竟对晏阙的态度变了这么多?那不是她在晏阙面前装的样子,而是她真的对晏阙改观了。
“你虽然跟他一路同行,但也不是时时刻刻都和他在一起的,总有你不在眼前的时候,比如夜间睡觉之时。他身边好歹有个简悦,在你看不到的时候吩咐简悦秘密做事何其容易?更何况身边还有很多看不见的暗卫。”
子鹜哥哥不会骗她,他这么聪明,会怀疑晏阙,肯定是经过各种分析,得出的最有可能的结论。其实从晏阙身上的毒完全解了后,不用再受威胁他依然愿意前往朔南,她心里就有了疑惑。他一开始就是反对赈灾朔南的,以他权倾朝野之势,一旦身体不受威胁了,再下令将赈灾批文撤回,召回送粮队,那么依然回到他最初的意愿。
可他并没有那么做,他还是一路去朔南,赈灾之事也没中断,他图什么?现在联系起来,她才明白,原来他想从中获利!
可是,为什么呢?
“都是粮食,他为什么要把大米偷换成别的?”白小鹄问。
“粮食也有贵贱之分,大米自然是最好的粮食。何况因为南境春旱,不仅仅只朔南一地春旱,朔南周边城镇州县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旱情。而南境是产大米的主要地区,因这次旱情导致大米产量锐减,大米的价格自然又往上涨了。便是朝廷拨出的大米,也都是去年甚至前年的陈米,今年的早米,怕是价格高的朝廷都舍不得买给灾区。
玉米和洋芋却不同,它们对生长环境要求低,连西境那样环境干燥的地方都能生长的很好,其他境内自然也易种植。且它们不是我们西墨国的主食,就算高产,买的人也不多,价格就一降再降。我记得前几年我在西境时,每年都听说洋芋滞销的事。我提过希望朝廷能收购一些以缓解芋农滞销的处境,玉米倒也罢了,这洋芋却不易长时间保存。洋芋很容易发芽,它一发芽便不能食用,而朝廷收购粮食都是先储存在国库以备不时之需,不会马上食用,所以朝廷只小批量收购一些,是及时供给宫里或分赏给王公大臣吃的,对芋农来说那些量是杯水车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