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什么年代,四月份的电影市场一向观众不爱电影公司不疼的观影淡季,观众们刚刚被疯狂的春节档割完一茬钱包,韭菜还没重新生长出来。
大厂们也刚刚经历了春节档的惨烈厮杀,赢的回味着大获全胜的快感,输的躲起来舔舐伤口,正是强者的贤者时间。
但这次一向古井无波的四月却突然有种风起云涌的感觉,只因赵观风往这口老井中丢下了一块疯狂的石头。
赵观风的粉丝数特别是歌迷的数量是非常惊人的,这些歌迷虽然口上嫌弃自家偶像天天不务正业去拍电影。
但一旦赵观风真的出了新电影,他们还是第一时间跑去电影院支持,有的还嫌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太单薄,还在pyq拼命向周围的人安利。
真?口嫌体正直。
半夜十二点,魔都一家天地影院内仍然是人来人往。
值班经理自己也纳闷今天是怎么了,哪来这么多人啊。
虽然平时午夜场也不是没有人,要知道魔都可是名副其实的欲望之都,男男女女三更半夜到电影院看一场刺激的电影,再到附近的旅店为国家经济发展做贡献的情况是很常见的。
不过像今晚这么多人,而且大部分看起来就像单身狗就有些不正常了。以往出现这种情况都是因为一些声势浩大的大片上映,期待已久的影迷们熬夜排队买票,用自己的肝和钱包的命支持。
不过最近没听说有什么超级大片要上映啊。
“给我来一张《疯狂的石头,就十二点的。”
“对不起,先生。十二点的《疯狂的石头已经没座了,十二点三十五分那场还有,您看需要吗?”
“啊?那好吧,三十五分就三十五吧。看来今晚我们得晚点回去了。”
售票台前,一个男生一脸无奈的对身边的女孩说,女孩稍作犹豫还是答应了下来。这对稚嫩的一看就是学生恋人。站在一旁听到了他与售票员对话的经理暗暗的撇撇嘴:
不过他也总算弄明白了这大半夜生意这么好的原因了,原来是冲着赵观风那部新片子来的。
虽然赵观风的处女作《不能说的秘密拿下来二十亿完爆百分之十的导演,但在巨灵动辄数十上百亿,顶级导演一出手也是三十亿打底的恐怖年代,他在电影界的号召力还没到这个地步吧。
赵观风的电影的排片也与普通导演的大不相同。一般而言,一部电影在所有院线的排片都是差不多的,要么高,要么低。
毕竟估计一部电影的质量不是什么技术活,大家的眼光都差不多。但赵观风电影在各大院线的排片曲线就有一座喜马拉雅山了,只是这座高山改名叫龙达罢了。
没办法,龙达院线是龙达集团的子公司。而龙达最大的个人股东是赵建军,持有股份最多的是孙氏集团,赵观风都TM是太子爷。你现在玩公事公办刚正不阿,到时候太子爷登基了就等着特别关照吧。
经理不屑的撇撇嘴,心里为自己的同行幸灾乐祸了一番,慢悠悠走向一个放映厅。
他要亲眼看看这《疯狂的石头质量到底如何。如果上座率和反响特别好,那在这个电影淡季给他让出更多的排片才符合韭菜收割定理。
所谓商人重利轻骚话,只要赵观风能让他们挣到钱。别说把他当做宝了,就算是当祖宗,在祖坟里给他留一套学区房也是可以商量的。玩归玩,闹归闹,别拿Money开玩笑。
一个多小时后,经理满面红光的跟随着兴奋的还在讨论剧情的人潮挤出了放映室,看到不少观众还跑到购票处希望二刷,他已经闻到了钞票的芬芳。
这种质量的喜剧已经很久没有出现了,华夏虽然早早就打开了电影的大制作时代,笑点也更多作为调节节奏的工具而并非主要卖点。
就像之前成功的《周末之战,虽然添加了大量的喜剧元素,但仍然是一部从头打到尾的动作片。而华夏人民对于喜剧的热爱是从古至今始终贯彻的,《疯狂的石头这种运用大量方言的接地气接到地底的喜剧更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心头好。
要不是现在打电话给总经理可能会坏了人家好事,从而砸了自己的差事,他真想马上掏出裤袋里的家伙让人给《疯狂的石头加排片。
第二天一大早,赵观风就从床上爬了起来。今时不同往日,现在他是一部刚上映的电影导演,还是整个剧组名气最大的那个,为了票房着想必须去参加各种的宣传活动。而且一些重要的活动他还不得不出面,因为剧组里的其他人根本没人认识。
好羡慕那些全是大牌的剧组啊,就像漫威一样,妇联小队各派一个人前往各国都可以撑起场子。
在宣传的路上,赵观风日理万机中抽出时间打开各种论坛看看沙雕网友们是怎样夸自己的。
……
本来前面还讨论的好好的,慢慢这楼就歪成了经典台词放置所,网友们把《疯狂的石头里那些金句都搬到这里,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参观,然后就跑去影院看看这部产出了这么多金句的电影到底是啥样的。
在兜班上,《疯狂的石头开幕分达到了恐怖的.,这在喜剧片里是绝对的高分了。
而那些靠热度吃饭的影评人也纷纷发出了自己熬夜炮制的文章,大多都是好评。那些不满意的,也只是觉得赵观风又成了一个为了票房而放弃了艺术的潜力导演,单纯看不惯这种“低俗”的喜剧。
赵观风对于这种“叛逃”艺术的评论只有一个回应:“这边呢,推荐您常驻欧洲那边的电影艺术节。那边的电影个个都超艺术的,尺度又大,相信你会超喜欢在那边的。”
燕京的一家龙达影院内,华夏第五代著名导演李培贤与著名青年导演薛运东走出了影院,李导表情有些欣慰与惊讶。
所谓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对外,华夏娱乐圈在广电领导的带领下全球南征北战,与西方思想在文化层面进行角力,恢复了甚至扩大了泛华夏文化圈的底盘。
但对内,本身也是极具华夏特色的派系林立。相比于乱七糟,素人颇多的歌坛,华语影视圈比起公司更深入人心的一种抱团倾向则被三大神秘势力瓜分,也就是所谓的老三家:燕影,魔戏,中戏。
其中魔戏与中戏两个听名字就知道其强项是培养演员,所以华语导演很长一段时间都被燕影所垄断的。
哪怕是现在,仍然活跃的第五代导演与多数有了名头的第六代都是燕影出身,所以魔戏出身的导演一般都非常团结,薛运东刚刚出道时也是跟在李培贤后面当了两年的副导演,两人也相当于师徒之情。
因为校友这层关系,所以薛运东平时也挺关注赵观风的动况。上次《不能说的秘密上映时,他还在围脖上说了不少好话。
不过那时他是站在一个前辈的立场为自己孩子喊加油,以赵观风现在的进步速度,他这个前辈好像不能当太久了。
要追上一个挂逼,可我的家里没有老爷爷,这让我感到绝望……
上了轿车,李培贤见自己的得意弟子魂不守舍的样子,打趣道:“怎么,被吓怕了?”
薛运东有些无奈说:“那倒不是,只是单纯觉得他的风格转换的有些太快了。”
“从一部充满浪漫主义的青春片到现在娴熟的驾驭多线叙事,交叉蒙太奇。我真怀疑自己也可能做不到比他效果更好了。”
李培贤大笑两声,虚指点了两下薛运东:“别说更好了,我看你能不能做到他那个水平都不一定。看来这次咱们魔戏是由出了一个人才了。”
薛运东讪讪的挠挠头,知道老师是在敲打最近尾巴稍微有些翘起的自己,忙声应是。
李培贤接着说:“我也没什么可以教你了,以前那个年代我们只需要老老实实讲好一个故事观众就满意了。”
“但现在不同了,观众希望能够看到更新奇,更特别的东西与手法。你要自己去琢磨,磨出自己的风格来。”
看着弟子魂不守舍的沉默点头,李培贤有些无奈的在心中一叹。
可能是把他留在自己身边太久了,再加上他的刻意模仿,薛运东的电影风格从里到外都是在模仿他的作品。
虽然这些仿作无论是在奖项还是市场的反响都不错,但大树底下无小草,一味的模仿迟早会走进死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