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一阵微凉的秋风吹来。
子鲍拿下披在身上的披肩,他为燕归披上。
“阿燕,夜深了,回屋吧。”
“好。”
第二日,晚夜甚好,皎月当空。
屋内,橘色烛光下,燕归看着子鲍那一身雪白的身影。
燕归想着昨夜子鲍与她的事情,她觉得子鲍错过王姬,这个好的外助力,会对他的复仇和大业有影响。
“阿鲍。”
案前看书的子鲍,他抬眸看着燕归。
“嗯?何事?”
燕归犹豫了一会儿,开口道。
“我我觉得你不该错失王姬,这个助力。”
子鲍凝眉,看着燕归。
“阿燕,我虽想复仇成就霸业,但我也不愿受此屈辱。”
燕归:“阿鲍,你曾过,成大事者忍辱负重。王姬母族的势力在朝堂上不容觑,我我觉得你应当与她达成共盟。”
子鲍不敢相信的看着她。
“阿燕,如若我与那王姬联盟,你你会不会看轻我吗?”
燕归微微一笑。
“怎会。”
她顿了一下,看着雕花木窗外,那轮夜空中美好的皎月。
“阿鲍,无论外人怎么看你。在我心中,你就是这夜空中一轮皎洁无暇的月亮。”
听到这话,子鲍一怔。
忽然,子鲍起身,他走到燕归面前,一把将她揽入怀中,他温暖的道。
“得汝如此,此生无憾。”
燕归感受着子鲍温暖的怀抱,但她心里是不愿意子鲍与王姬有牵扯的。但是,她心中清楚自己只能帮子鲍杀人,只有王姬手中的权势,才能帮子鲍夺得王位。
故事听到这里,我打了岔,八怪的问燕归。
“燕归将军,这个那个,子鲍他真的与王姬私通了?”
这时,那个讨人厌的楚久抢在燕归前头,讥讽的道。
“自然是与王姬私通了。否则,就凭他一个无权无势的皇子,再步步为营蓄谋已久,也夺得不了王位!”
我想了想,觉得土匪楚久的有些道理。我甚是惊讶。
“这真是奇闻啊!”
燕归看着我,道。
“你不要胡想。子鲍,虽然心思缜密城府极深,但他也是有原则的。他没有和王姬私通。”
我甚是惊讶。
“什么?!没有私通?那王姬也不是个傻子,她没尝到甜头,她会跟子鲍联盟,帮他夺得王位吗?”
这时,云白开口。
“会的。”
我不解的问。
“为何?”
云白笑着道。
“既然,燕归将军子鲍心思缜密城府极深。子鲍自然有法子给王姬画个大饼,让她望忘饼充饥,心甘情愿的协助子鲍夺得王位。”
燕归看着云白,称赞道。
“这位公子倒是聪慧之人。”
云白谦虚一笑。
“不敢不敢,只是我家阿染教导的好。”
听到这话,我得意的一笑。
而沧言撇了撇嘴,嘀咕一句。
“油腔滑调!”
我:“沧言,你嘀咕什么呢?”
沧言笑着摇头。
“没什么。”
燕归的故事,仍在继续
无论时光如何变换,朝代如何更迭,都是看脸的世道。
就因,子鲍凭借这一张俊美的容颜,俘获了王姬寂寞的心。
无论王姬如何的暗示子鲍,他很有原则,只与她同盟,不愿与其私通。
不得不王姬就是花痴界中的扛把子,她宁愿只欣赏美人之貌,没染指美人之身,她也心甘情愿为美人子鲍夺江山争王位。
古书有云:争夺权力称霸下,需要时地利人和。
或许是公相助,宋昭公子杵臼七年夏,当时宋国连续几日下大雨,又遭受洪水的荼毒,导致宋国良刘五谷颗粒无收。
又恰逢冬时到来,宋国便发生了饥荒,宋国子民饿殍遍野。
子鲍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绝好的时机,他在都城睢阳城街道上设立了棚铺,又把自家府邸的粮食全部拿出来救济宋国百姓。
与此同时,子鲍又实行政策:对年纪在七十岁以上的老者,他没有不送东西的,还按时令加送珍贵食物。
赈灾期间,子鲍没有一日不进出六卿的大门,他对国内有才能的人,没有不加事奉的。对亲属中从宋桓公以下的子孙,没有不加周济的。
又因子鲍一向温文有礼,又为人贤明,对国人以礼相待。
因此,子鲍在宋国老百姓中便有了美名。
一时间,睢阳城里大大的街道上,只要有孩童,都在吟唱着歌谣: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大雨磅礴,洪水涛涛。
宋人饥荒,遍野饿殍。
悠悠苍,饥饿难熬。
幸有公子,名曰子鲍。
人美心善,贤明仁道。
设棚送粮,百姓喂饱。
宋有公子,必能兴茂。
为了让子鲍深得宋国子民的爱戴,王姬便帮助子鲍,暗中她派人打着子鲍的名号,在宋国各地广施恩惠,为子鲍赢得美名。
当时执政的宋国国君宋昭公子杵臼,也是个混人,他当初用心机得到了王位,而他却不珍惜,只知道整日的荒度朝政。
起这子杵臼,倒也是个人才。
他生平有三大爱好:一,暴虐百姓。二,荒淫无度。坊间传言,他常喜欢逗留迷恋勾栏风尘之地三,放鹰逐犬。
宋昭公九年,那时燕归十八岁,而子鲍已二十岁。
子鲍觉得自己韬光养晦蛰伏了那么多年,报仇雪恨的时机终于到了。
王姬想除去宋昭公子杵臼,拥立子鲍为宋王。待子鲍成了宋王,那样她和子鲍就能成就好事。
于是,各怀心思的两人便联手,子鲍与王姬联合,决定在子杵臼去孟诸打猎时,派出刺客去刺杀子杵臼。
冬日,十一月二十日
晚夜,公子府郑
子鲍一身雪白锦袍,他身形如玉的坐在木桌旁。他修长的玉指,提起茶壶,倒了两杯茶。一杯放在燕归面前,一杯留给自己。
他拿起茶杯,优雅的轻呷了一口,道。
“阿燕,这是我新炮制的茶,你尝一下?”
燕归拿起茶杯,品了一口茶。
“丝丝甘甜,很好。”
子鲍勾唇微微一笑。
“你喜欢就好。”
这时,子鲍微微抬眸,看着燕归,他淡淡开口
“阿燕,明日,子杵臼动身去孟诸狩猎,王姬派她亲信帅甸,去刺杀子杵臼。我恐帅甸不是子杵臼的护卫对手。我特意派你去暗中协助帅甸,刺杀子杵臼。”
“喏。”
燕归起身,往外走。
这时,子鲍的声音,拦住她。
“阿燕,莫要受伤。”
燕归一怔,心中一暖。
“是。”
当燕归的步子迈出门槛时,子鲍的声音,又传入她的耳廓。
“阿燕,莫要让我失望。”
燕归身形一顿,顿时,她心中有些奇怪,以往子鲍派她去暗杀,他从来没有过莫要让我失望。今日为何要这样?她也没有多想。
“是。”
燕归换了一身黑色劲装,便快速出了公子府。
为了不耽误子鲍吩咐的任务,燕归连夜策马奔腾,朝孟诸之地快速赶去。
马不停蹄的行驶了两日,在离孟诸还有二十里地的地方,燕归发现了子杵臼的队伍。
燕归没有出手刺杀,而是藏于暗处。她一边尾随着子杵臼的队伍,一边寻找帅甸的踪迹。
忽然,一群黑衣蒙面人,各个手持着锋利的刀,快速的袭击子杵臼的队伍。
燕归一跃身,藏于道路旁的一棵大树上,她看着不远处的厮杀。
她想这群黑衣人,定是帅甸的人。
燕归一边观察局势,一边等着帅甸需要帮助时,再出手。
就在帅甸的人失势不敌时,燕归飞出燕尾镖,射杀护卫。她飞身到黑衣人中,帮助黑衣人刺客击杀护卫。
就在一个黑衣人持刀袭击子杵臼的马车时。忽然,车帘被一阵风掀起,子杵臼的容貌露出。
当燕归看到子杵臼容貌时,她心中一惊:这子杵臼,居然是她的救命恩人!
故事听到这里,我吃惊的打断燕归。
“什么?!子杵臼竟是你的救命恩人?这这也太峰回路转了吧?!”
燕归:“没错,子杵臼救过我的命。”
故事仍在继续
随话的好,无巧不成书!
燕归,五年前,那时,她才十四岁。
她接到任务,去刺杀宋国一个姓刘的令尹。
这刘令尹好色,平时常常泡于勾栏烟花之地。
燕归为了接近目标,更好的完成任务。于是,她乔装成勾栏中的妓子。
当乔装成妓子的燕归接近刘令尹时,她正要拿出匕首去刺杀他。
但是,燕归没想到刘令尹居然是个警觉很高的人,他来勾栏逍遥,竟然带着暗卫。
于是,燕归的刺杀便失败了。
十四岁的燕归,那时,她的武力不是很好,她敌不过对方暗卫的武力值。结果,燕归敌不过,便受了伤。
受赡燕归,为了逃脱暗卫的追捕。在勾栏众人慌乱之中,她趁着慌乱躲进勾栏角落里一间雅房。
燕归万万没有想到,角落的雅房内,竟然有一个男子!
当燕归进入雅房内,她惊讶的看着那男子,那男子也惊愕的看着燕归。
四目相对,一瞬间,燕归怕这男子惊叫,定是会暴露她的行踪,引来外面的暗卫。
未待男子反应过来,燕归快步上前,将男子推到墙上,她伸手迅速的捂住了男子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