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少年不识愁滋味1(1 / 1)郁风770214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少年不识愁滋味

三阿县乃鱼米之乡,河网密布,沟渠纵横。每年的夏天都会发大水,其区别只是严重与不严重而已。

郁风上小学时,学校已经搬到了李庄,校名也由“齐心小学”改为了“花亭荡小学”。

因为是新盖的学校,众家长也想看个新奇。报名的那一天,许多已经很久没有去过学校的高年级学生的家长也去了。自发地以村庄为单位,报名的队伍是一拨又一拨,浩浩荡荡。

上学要自带板凳,高年级的学生是自己扛着,低年级的则是家长扛着。孩子们蹦蹦跳跳地在前面走着,众家长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聊着。

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这一刻,所有的人都没有烦恼,只有满满的幸福。

花亭荡小学位于李庄的边上,本来是有大道直达的,因为部分道路被淹,报名的人群只能从庄子上绕行。

对于郁风而言,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村庄。一会儿,从这一户人家的门前经过;一会儿,又绕到了另一户人家的屋后。弯弯绕绕,百转千回!

郁风既感到新奇,又有些担心。要是没有人领着,他恐怕是走不出这个庄子的。

一个礼拜之后,正式开学。

水妹子三姐妹由大妹子领着一道去上学。母亲拜托大妹子也带着一点郁风。

这个时候,大水已经基本上退去了,众学生多半都是从大路去学校。

眼看就要到学校了,却遇到了一只拦路虎。可能是引水的需要,好好的路开挖了一个很宽的缺口。高年级的学生可以趟水而过,而对于郁风这些低年级的学生而言,那就是齐腰深的水了。

学校近在眼前,却过不去。要是再从村庄绕行,那个冤枉路可就多了去了,故而没有一个人愿意绕行。

大妹子先将水妹子背了过去,又来背郁风。

尽管郁风与水妹子同岁,但两个人的分量却截然不同。郁风刚一扒到背上,大妹子立刻脚下一沉,觉得好重,勉强迈开了脚步。

就要到达对岸时,大妹子体力不支,脚下一崴,两个人都摔倒在了水里。

见到有人摔倒在了水里,缺口这边正忙着卷裤脚的学生,那边正忙放着裤脚的学生,全都哈哈大笑。

大妹子在下面托,二妹子在上面拉。

郁风十分狼狈地上了岸。

一书包的书除了一两本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外,其余的几乎全都湿透了。郁风将这些潮湿的书本放在教室门前的走廊上晾晒着。

第一趟课是班主任王老师的课。

王老师一走进教室便问道:“谁的书放在外面晾啊?”

郁风赶忙说道:“我的。”

“那你的语文书有没有湿啊?”

“没有。”

说话间,郁风已经从桌肚子里拿出了“语文”书。

王老师一脸疑惑地从讲台前走了过来,看了看郁风手里的课本后,说道:“这是数学书,哪里是语文书啊?”

说得郁风一脸的尴尬。

郁风上了两年的幼儿园,除了玩,啥也没学会,到现在连自己的名字都还不认识呢!又哪里分得清“语文”与“数学”?

幼儿园时的同学王松,一年级时,再次成为郁风的同学。加上小河南岸的陈玉,组成了一个铿锵三人行。

上学时,每个人从家里出发的时间点并不是十分的固定,故而这三个人不一定能够汇集到一起。放学时,必定是一道回家。回家之后,或是打猪草,或是编蒲包,又或是煮稀饭,反正有事情等着你去做。

回到家就得干活,故而这三个人并不急于回家,将回家的路途当作休闲的好时光。或是从书包里摸出个陀螺来,轮流抽上个几轮;或是搞搞破坏,以掌为刀,斩断路边的花花草草;又或是四周瞄一瞄,田头无人,迅速地摘一把嫩蚕豆解解馋……到家从没有个准点。

已经上小学了,可郁风还停留在幼儿园时的状态,一门心思地想着玩。老师在上面讲课,他的心思却在窗外的蝴蝶与蜻蜓上;还有操场边上的那一个鱼塘。这些日子以来,水位在不断地下降,时常会看到大鱼的身影。水位再这么降下去,估摸着就能徒手逮鱼了……

小学的第一个暑假就快要结束的时候,鱼塘的主人来郁风家结算工钱(农闲时,村民们常常结伴去县城的工地打零工。因为郁风的父亲上过几年学,故而一直替他们这个河南河北两个村民小组的小团队保管工钱,偶尔也会有其他的村民加入进来)。

劈里啪啦,拨弄了一通算盘后,父亲递过来了一叠花花绿绿的纸币。鱼塘的主人需要找回5分钱,可是身上没有带零钱。

就在这两个人有些为难的时候,鱼塘的主人一抬头看到了站在面前的郁风,立刻喜上眉梢,有了主意,笑呵呵地说道:“我在学校门口摆摊卖糖水萝卜。开学后,让你儿子到我那儿吃糖水萝卜,肯定不会亏了他的。”

父亲说道:“也好,也好”

郁风知道这个人的确在学校门口卖糖水萝卜。那一桶的萝卜,除了有常见的红萝卜外,还有青萝卜、紫萝卜。他还从未吃过青萝卜、紫萝卜呢。一分钱一小串,还可以喝一小碗的萝卜糖水。郁风压根儿就没有零花钱,故而从未在边上驻足过。

开学后,将有糖水萝卜吃!郁风的心里乐开了花。他仿佛已经吃到了糖水萝卜,满口生津。

整个花亭荡小学一百多名学生,家里都不富裕,能够被送过去上学就已经不错了;平日里,都没有零花钱这么一说。那个卖糖水萝卜的也不指望能从学生身上赚多少钱,只是季节性地出摊,也不是全天候的,仅仅是下午在学校的门口摆摆摊。

开学的第一天,一吃完午饭,郁风就急匆匆地往学校赶。

老远就看到那个一大早就已经在学校门口的卖货郎又已经在那里向过往的学生吆喝着了。平日里,这个走街串巷以卖麦芽糖为主兼营针头线脑的卖货郎只不过是隔三差五地在学校门前停留一会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