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六章 变 故(1 / 1)郁风770214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个月之后,突然间听村民说起,王三又复发了。这一次,是无可挽回了。

很快,王三就起不了床了。饭也吃不下了,恐怕时日无多了。

这一天,父亲再次去探望王三。

长时间的病痛,再加上近来的不能饮食,王三已经虚脱得变了形。

午后,本应该阳光充足,王三的卧室却显得阴森森的。

父亲随口说了句:“这个房间,阳光有些不足啊!”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听闻此言,王三立刻激动起来,气喘吁吁地说道:“我这个房间常年被王才年家的那棵柳树遮着,哪里有阳光进来啊?”

父亲转过身来,抬头看了看。窗外的确有棵大柳树,枝繁叶茂,十分的粗壮。

说起来,这个王才年与王三是堂弟兄。然而,平日里,王三总是斤斤计较,跟左邻右舍搞得都不融洽。为了这棵柳树的事情,不知吵过多少回了。王三几乎每年都会趁王才年不在家的时候,爬上树,锯掉一些枝干。王才年知道后必定又是一顿吵:树长在我家的地面上,你凭什么动我家的东西啊?

今年因为生病,王三未能据树。

“你瞧见了吧?这棵树把我们家的阳光全都挡掉了。大家都知道,房间里常年进不了阳光,对身体是不利的。他们家要是不把这棵树砍了,我死都不会闭眼,做了鬼也不会放过他们家……”

王三激动得干呕起来。

父亲赶忙劝解道:“我去找才年,让他把树砍掉。”

从王三家出来后,父亲去了王才年家。王三已经到了这步田地,他们家也同意砍树。问题是王才年去外地做工了,短时间内回不来。家里尽是老弱妇幼,她们是有心无力!

父亲说:“只要你们家同意,我来砍树。”

这么大一棵树,直接放倒肯定是不行的,得先爬上树将枝干卸掉。

父亲站在树上锯枝干时,脚下一滑,差点掉下来,亏得是眼疾手快,抓住了边上的一根枝干。要不然的话,从那么高的地方摔下来,非死即残!

没过多久,王三便撒手人寰,在王松母亲撕心裂肺般的哭声中去了另外一个世界。

悠远的唢呐声,吹响了无尽的悲凉。然而七七四十九天,守完“七”之后,王三就将被人们所淡忘。但王松一家三口的日子还要继续,孤儿寡母,这个日子怎么过?

“六七”做完道场,众人散去后,王松的奶奶将五家人召集在了一起,开了一个家庭会。日后,她们老两口的主要精力就放在王松家了,四兄弟也要做好帮扶工作。稻麦二季,王松家的粮食未进家门之前,四兄弟不得下自家的地。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每家都要过日子,生活又都不富裕。况且王家五兄弟平日里本就不团结。除了爷爷奶奶一门心思地巴望着王松家过好外,那四兄弟都是嘴上说得很好听,却往往不落到实处,故而王松家的日子过得还是挺难的。

一开始的时候,王松的母亲常常因思念而吃不下饭。后来也想开了,这个家还得靠自己。

王松的母亲才三十几岁,有人私下里建议招夫入赘。一开始,王松的母亲严词拒绝。可是日子实在是没法过,心思便松动了。

只有王松的奶奶对王松家的大事小事都十分的上心。她想替王三将这个残缺的家拢拢好,能够维持下去。她对王松的母亲再婚持反对意见,明里暗里进行着阻挠。阻挠了几次后,发现这个事情不是她所能控制的,尽管心里不是滋味,但也只好无可奈何地放手了,对王松家的事情也不那么上心了。

来过几个,都不怎么合适。后来,一个叫“梁三”的,挺合适的。

初来乍到的梁三激起了村子里那一帮小孩子极大的兴趣。

当下正在热播电视剧《水浒传》,众好汉成了小孩子们崇拜的偶像。“梁三”与“梁山”的发音在三阿县是一样的。听说来了一个“梁山”,那一帮小孩子都争相去瞧一瞧“梁山好汉”长的是啥样。然而见到“梁山”的真容之后,众人是大失所望。在人们的印象当中,“梁山好汉”个个都是虎背熊腰、身宽体胖;可眼前的这位“梁山”过于矮小与瘦弱。

很快,梁三就从人们的眼神中读出了不屑之色,急于表现地说道:“你们不要看我个子不高,我什么农活都能干,要是不相信,咱们可以当场验证。”

说完,梁三就从王松家找出一副扁担,到王松家的猪圈前挑起一担的猪肥往王松家的地里送。他哪里知道王松家的地在哪里啊?一边走着一边喊道:“哪个帮个忙,带个路啊?”

王松的母亲半推半就地在前面带着路。

一担猪肥挑下来,说明这个梁三的体力还行。梁三是一个小包工头,经济实力也还不错。

两个人就这么看对了眼。

尽管王大奶奶的内心难以承受,但也只能是顺其自然,该来的总归是要来的。王四两口子却跳了出来,横加阻扰。王松的母亲不为所动,王四两口子恼羞成怒,多次跑到王松家的门上大吵大闹,什么难听的话都骂出来了。可是,王松的母亲已经铁了心。

王四两口子对王松母亲是否再婚是漠不关心的,这个时候之所以跳出来,是因为王松母亲与梁三的结合侵犯了王兵大姨家的潜在利益。

梁三的大名叫做“梁怀远”,在家中排行老三,人称“梁三”,而那个“梁怀远”的大名则很少被人提起。

早先,梁家很是贫穷,梁三个头又不高,因而在适婚年龄未能娶妻生子。近几年闯出了一些名堂,有了一些积蓄。

梁家老二两口子这几年一直在巴结梁三。他们家生了两个儿子,早就说好了,将来过继一个给梁三。在梁二一家的眼中,梁三的家产就是他们家的,整天拿眼睛瞄着。

梁大就一个儿子,不可能将儿子过继给梁三,对于梁二两口子的刻意巴结总是冷嘲热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