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二章除害(三)(1 / 1)一半无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夜幕徐徐降临,天空繁星点点。

朦胧月色中,蘑菇山下的好几处村庄如同往常一般,全都陷入了一片宁静。

村舍田野间,除了虫鸣蛙唱外,也就只剩下那些偶尔远远传来的犬吠声了。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对于村庄里的普通村民来说,这便是他们唯一的生活方式,早已深植于骨髓之中,不能改变,也不想改变!

但是,今夜的白马村,却是很不平静,或者说是在平静的表面下,正酝酿着一股大风暴。

此时,白马村中简陋的议事大院内,灯火通明,嗡嗡声一片。

村中几乎所有的老幼全都齐聚一堂,或坐或站,个个忧心忡忡的窃窃私语。

倒是高居首坐的刘长富,神色要相对轻松不少,手捧着一只看似有些年代的破茶杯,一边有滋有味的喝着苦涩的劣茶,一边竖起耳朵,听着门外的动静。

没有任何意外发生,这位年已古稀的老人,最终也未能说服骆飞。反倒是在后者一番晓之理,动之以情的长篇大论下,轻易的就改弦易辙,成为主动出击“除害”的坚定支持者。

不仅如此,在村里和了一辈子稀泥的他,还首次拿出了里正的作派,不顾众人反对,以“死保家园”的名义,硬将村中几十名青壮编织成了一支队伍,交于骆飞指挥。

不过,这并不是老人的一时冲动,而是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许是因为当了几十年的里正,又历经沧桑这么多年,刘长富看问题要比一般人更为深远。

在他看来,如今这世道,虽然目前还算太平,可隐隐约约之中,已经可以看到乱像的苗头。

不说市面价各种生活急需品比以前上涨了好几倍,就是官府的苛捐杂税也猛增了许多。

这些变化,对于城里的大户人家来说,倒算不了什么,至多也就是几日,十几日的花销而已。但对于整日在土里刨食的庄稼汉子,可就有些难以承受了。

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有乱,那纯属于老天爷赏脸,让这些苦哈哈的百姓,一年到头,勉强能将肚皮填个半饱。与朝廷鼓吹的什么仁政,压根就没有一点儿关系。

一旦再遇到大荒年,那就无需多想,大乾王朝必乱,而且还是大乱!

到时候,即使是大户人家,估计也是惶惶不可终日,自身难保,更别谈像白马村里这些本就贫穷的男女老幼了。

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刘里正虽没有经历过乱世,却也听祖辈们多次提起过那种饿殍遍野,人命如草荠的惨状。

想要在乱世中活下来,不沦为猪狗般任人宰割的话,除了比别人更狠,更恶,更不怕死,几乎就再也没有别的办法。

而能做到这一点的人,无一不是胆大包天,心狠手辣,过惯了刀头舔血的悍勇之辈。

但令人可惜的是,纵观白马村村中的所有人,除了已为柳府赘婿的骆家秀才,还称得上是胆大包天,余者皆是平庸善良之辈,根本不堪大用。

无需多想,就凭这些人想要在乱世中活下来,那无疑是天方夜谭!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祖祖辈辈就扎根于白马村的刘里正,实在不想看到自己的村民,会在以后的乱世中一一横招惨死,化为一堆堆无用的枯骨。

因此,这位大半截身躯埋进黄土的老人,想未雨先绸,借着这次“除害”,让村中的青壮跟着骆飞见一见血腥,增加些胆量,省得将来发生变故时,两眼一番,束手无策。

当然,刘里正能“狠心”做下如此决定,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因为骆飞这一次回来,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与以前有天壤之别,令他不得不另眼相待的缘故。

否则……

至于另一小部分原因,说来有些好笑,完全是取决于骆飞现在的柳府赘婿身份。

就算是偏安一隅的白马村村民也全都知道,柳府财雄势大,在三官城中一向名声显赫。

于是,老人想借此机会,让村中的这些青壮和骆飞多多亲近,说不定这位骆家秀才一高兴,便会在其中挑上那么几名,带入柳府做事。

虽然进柳府为奴,传出去名声不太好听,可想想那能到手的实惠……

不光比在家里的时候吃的好,而且每月还有一定的俸银。

怎么看,合着也是一笔很不错的买卖啊!

……

不知不觉中,时间已经到了子时。

见外面还是没有任何动静,院子中的不少人开始有些按捺不住了。

特别是李铁匠的媳妇,这位身材娇小,可性子很泼辣的女子,第一个便站了起来,开口询问道:“刘叔,这都什么时候了,我家那口子怎么还没回来?”

“怎么,急了?翠英,你要搞清楚一点。现在不是你家那位没回来,而是所有人都没有回来!”

“刘叔,这我知道。可他们什么时候能回来?会不会遇到什么危险啊?”

“呵呵……”一听这话,刘长富立刻就笑了。

心想着你问我这两个问题,还不如不问呢。我要是知道,还能舍下一把老骨头,陪你们在这里干耗着?

随即,双目一扫,瞧着众人在对方问完这话后,神色显得更加的不安,这位在村上威望最高的老人,心中不觉有些来气。轻轻放下茶杯,倏地站起了身,一脸正色的说道:“诸位,你们也别太担心了!

虽然老夫也不清楚他们何时归来,但既然现在外面毫无动静,那就说明他们并没有遇到什么危险!

出发前,骆家秀才不是跟你们都说过了吗?

有他在,担保一切无恙!

多少人出去,就有多少人回来。

依老夫看,大家还是再耐心等待一会儿吧。

说不定,不要一柱香的功夫,他们就会满载而归了呢!”

翠英向来泼辣惯了,听到这话,立刻很不服气的嚷道:“刘叔,满载而归,我可一点不指望!

只要我家那口子平安归来,我就谢天谢地了!

再说,就凭骆家秀才那空口白牙的一句话,您老敢信,我可不敢信!

我看哪,这一回,您老真是有些糊涂了。

村里谁不知道,骆家秀才从前只是个会读死书的书呆子,就算现在会些拳脚功夫,可您也不能把这么多人的安危,全放在他一个人的身上哪!

他担保?

哼!

不出事还好,一出事,我看他比谁逃得都快!

到那时,他大可以屁股一拍继续回到柳府当他的赘婿,但留下的这堆烂摊子,又该怎么收拾?

最后,最后,还不是我们常驻在此的人倒霉?”

这一连串的发问,无礼而又刁蛮。纵是一向有“老好人”之称的刘长富,脸上也有些挂不住了。

只见他重重的一拍椅子背,脸色一摆,厉喝道:“翠英,休得在此胡言乱语!

我老糊涂了?

我看是你糊涂了吧!

别忘了,骆飞是位有功名的秀才,可以见官不跪!

你一个妇道人家,有什么资格对他指手画脚啊?

就算他以前是位只会读书的书呆子,可现在他的变化之大,不用我说,你们心里都很清楚!

不选他当领头,难道要老夫选你家那位一天到晚只会打铁的憨货不成?”

老人这一通火发下来,旁人还不觉得有什么,但翠英倒是一下子有些懵了。

在她印象中,这位和自家娘家有些亲戚关系的里正,可是从来都没对自己摆过什么脸色啊!

只是,天性使然,想要这位向来牙尖嘴利的女子完全闭嘴,那这力度,还是稍显不够。

也不过愣了会儿,她就又一如既往的开了口。

唯一有区别的,便是声音比之刚才要小上了很多。

“刘叔,打铁又怎么了?

凭自己一双手吃饭,走到哪儿,也能堂堂正正的抬起头做人。

说出去,一点也不丢人!

不像某些人,虽是锦衣玉食,可一转头,连祖宗都不要了!

自己的母亲,卧病在床多日,不回来服侍倒也罢了。

临终前,做娘亲的想见儿子最后一面,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他呢?

哼!

苦读十几年圣人书,忠孝,礼义,廉耻什么的,都跑哪去了?

这种人,依我看,连只畜牲都不如!

考中秀才,有了功名,又能怎么样?

到头来,还不是要低声下气跑去当那让人唾弃不已的赘婿!

刘叔,就凭这一点,我就觉得我家那口子比骆飞这书呆子要强太多!”

正所谓: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

这一番话下来,不仅把刘里正当场给气虎了,就连坐在下面的好多村民,脸上也是一片古怪。

太过了,真是太过了啊!

曾经都是一个村子里的人,平时低头不见抬头见,又没有什么过节可言,这话说的……

瞬间,院中陷入了一片沉寂。

一时间,众人谁也没有主动开口说话,只拿着眼睛瞅着刘里正,意思不明而喻!

话题,可是您老人家挑起来了。

一事不烦二主!

这火,还是您来灭吧……

刘长富不是傻瓜,见到众人这副表情,心中自然有数,不禁暗自摇了摇头。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陡然间,这位一心为村子着想的老人,脑中没来由的想起了这一句圣人之言。

唉,罢了,罢了!

都是一群烂泥扶不上墙的货色!

既然你们自己不争气,老夫时日无多,又去操那份闲心干嘛?

重重的叹了口气,刘里正有些心灰意冷的挥了挥手,勉强笑道:“翠英,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老夫无权干涉,你自然也没这个资格!

这话,在这里说说,也就算了!

最多,老夫就当没听见好了。

不过,你要记住了下面四个字。

祸从口出!

老夫警告你,回头见了骆家两兄弟,你这番言论可千万别当面说出口。

要不然,休怪老夫当场翻脸不认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