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九章 归家,亲情(1 / 1)宋初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轻妍刚进入兰苑,就听到了从正房里传出的说笑声,听着像是钟老夫人和钟夫人。

心脏忽地加了速,呼吸也急促了几分,轻妍有些忐忑,这可是她在这里的亲人啊,她不是原主,和她们并没有那种深厚的感情,所以她要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去面对啊?

轻妍不安地抓着手里的帕子,脚下的步子没停,暗自稳了稳心神,迈步进了屋子。

轻妍先给钟老夫人请了安,说了两句好听的话,又给钟夫人见了礼,这之后才抬起头来,望了眼钟老夫人的模样。

钟老夫人精神矍铄,尽管脸上带着笑,但还能看出那副不怒自威的样子。见她来了,钟老夫人脸上的笑意更甚,急忙招手让她过去。

轻妍应了声是,又转头看了眼钟夫人。

记忆归记忆,见到真实的钟夫人时,轻妍心头还是一颤,似有电流经过全身,不由自主地,眼泪就蓄满了眼眶。

前世的她从未见过自己的母亲,只见过父亲偷偷夹在书里的几张照片,那是一个温婉清丽、笑起来眼睛弯弯的女人,而钟夫人,竟然和她母亲长得有七分相像。

她心中本来怀着芥蒂的,却在见到钟夫人时散了个干净,一声母亲脱口而出,眼泪也随之掉了下来。

钟夫人以为轻妍在桐乡受了委屈,急忙上前抱住她,话里满是心疼,“受苦了,我儿受苦了,不会有下次了。”

钟老夫人见她如此,也怒道,“你爹那个混蛋,也就是趁着我去夏州了,才敢这么纵容那周雪萃!阿妍放心,往后有祖母给你撑腰,我看谁还敢这么放肆!”

周雪萃是周姨娘的闺名,也是钟尚书的……真爱吧。

“祖母莫要生气,”轻妍止了眼泪,柔声道,“祖母安心享福就是,轻妍再不会让人轻易欺负了去。”

钟老夫人当她说这话是出于小女儿气性,只笑着安慰道,“我们阿妍长大了,以后说不定能护着我这老太婆喽!”

轻妍敛下眸子里的情绪,没有多话。在她们眼里她只是个小姑娘,只能躲在大人背后寻求保护,做不了什么事情的,不过这也是个极好的伪装,便于扮猪吃老虎。

白桃搬了个矮凳过来,她坐到了钟老夫人身侧,安静地听着钟老夫人和母亲的对话。

多是母亲在说,钟老夫人不在京城的这些日子里,京中发生了什么趣事,把老夫人哄得喜笑颜开。其间钟老夫人问了两句,周氏有没有作妖,母亲也只是轻描淡写地带过,说一句没什么要紧的事情。

轻妍不知道她的猜测对不对。

虽说钟老夫人会为她们撑腰,可这类事情发生得多了,钟老夫人也会厌烦、也会想逃避吧,不是关系亲疏的问题,人之常情都是如此。

再说了,钟尚书一向肯听钟老夫人的话,可同样的话(诸如不要宠妾灭妻)说了太多次,也会让人置若罔闻,从而失去最开始的效用。

所以母亲从来不提那些小事,在不触及自身利益的情况下,对周氏的作也一向纵容,只等着她作出什么大乱子,再在钟老夫人面前告上一状,以求一击必杀。

简单来讲就是,好刚要用到刀刃上。

官宦之家自然是少不了明争暗斗的,正妻打压妾室,妾室之间又互相算计,只是钟家有些不同。

钟尚书一共娶了三房妾室,其中最为宠爱周氏,其实这也没什么,因为差不多大家都是这个样子。只是不知为何,他对正房钟夫人尤其看不上眼,甚至任由周氏在钟夫人面前耀武扬威。

钟夫人从不在明面上与周氏计较,跌份儿,只会在暗地里给她使绊子。

几年时间就这么过去,两人都生了一儿一女,周氏觉得自己为钟家延续了香火,又仗着钟尚书连续几年的宠,于是开始求着钟尚书将她抬成平妻。

钟夫人终于爆发了,将周氏叫来,狠狠教训了一顿,同时不忘赏她两个巴掌。

三人的关系就此恶化。

钟夫人娘家夏家极为显赫,几乎掌控着整个夏州的药材生意,在各个地方都开了药材铺。近十年来又开始培养、拉拢医者,以求扩大产业链,日后患者的求医、问药活动,都在安家开的铺子里完成。

虽无人在朝为官,但和江湖人士一向交好,所以朝中官员也会给夏家的人几分面子。

钟尚书不敢将钟夫人惹急了,又不愿让心上人受委屈,于是在这事里成了个和稀泥的,也是因为如此,两人的积怨越来越深。

随后进门的孟氏和苏氏,一个在周氏的威逼利诱之下,加入了周氏阵营,另一个则认清形势,站到了钟夫人这边。

哦对了,如今苏氏的狼子野心也昭然若揭了,她得跟母亲说一声,早早防着这个女人。

钟老夫人开始说起了,她在夏州的一些见闻。

轻妍假装很感兴趣的样子,不时应和着她,一是因为钟老夫人真心爱护母亲和她,哄老人家开心嘛;二是她想从钟老夫人这里,问出一些感兴趣的消息。

“祖母,哥哥什么时候回来啊?”轻妍问道。

轻妍记得,哥哥钟君骥自十岁起就去了夏州,如今已有七年未归,对外只说是养病。钟老夫人这次前往夏州,也是因为太过思念孙子,前去看望的。

“横竖也要过了年再回,”钟老夫人回道,“你外祖父那边不错,比咱府里清净多了,你哥哥在那边也好备考不是。”

这话说的没错,哥哥来年春天就要参加春闱了,若是在钟府备考,那母亲和周氏的事情,定会烦扰到他。倒不如远远离开京城,在夏州安心备考。

轻妍不清楚的是,钟尚书对钟君骥是什么态度。

钟尚书不喜母亲和自己,这没什么所谓,可哥哥若是入朝为官,除去自身科举的优异成绩外,必然要借几分钟尚书的力。

细细想来,若是钟尚书肯把钟君骥放在心上,哥哥就不会因为周氏的暗害,而被迫远走夏州吧。

可钟君骥在外代表的是钟府的面子,钟尚书这人虚伪的很,极其看重外人的评价,所以即使他不喜欢,也要顾忌着脸面,给予哥哥一些扶持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