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尽职调查和谈判结束,现场办公也结束了,项目也就结了。
白清浅回到了自己的城市,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即使目标公司天天给他们安排了当地的特色菜肴,奉为上宾,白清浅还是喜欢吃自己家的白米饭。
第二天一大早,白清浅去郊县法院开庭。
这是一个群体性案件,有关噪声扰民赔偿问题。白清浅代理被告,因为白清浅跟政府部门打交道比较多,所以担任了不少部门的法律顾问。从某种角度来说,是代表比较强势的一方。既然,已经是强势地位的当事人,白清浅作为代理人一般在庭审过程中比较低调,尤其是辩驳对方的时候,语言很有分寸。
庭审中,作为律师,有理有节地用证据来证实你的观点就好,用不着说一些与法律无关的尖锐语言,同样的话也用不着反复多次地讲。白清浅碰到过这样的一位对手,同一个观点在证据质证时说,辩论时说,陈述时又说,让她郁闷得真想过去给他一拳。因为他的无聊,那个案子庭审结束时已经天黑,核对完笔录时早已万家灯火。
来到法庭,做到被告席上,只见庭下黑压压地坐满了当事人。白清浅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庭审结束时,自己很有可能会被围攻。
很多当事人,原本对被告满腔的怨气,代理律师正好是他们宣泄的口子。这样的事情常常发生,已经有很多同行被侵袭过。白清浅做好了庭审结束快速离开他们视线的预案,说得难听点就是赶紧逃跑的路线。
今天开庭的案件是个高速公路噪音扰民案件,白清浅代理被告高速公路公司。
案情基本情况是这样的:
原告是居住在高速公路旁的村民,高速公路的噪音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长此以往,不堪忍受,提起诉讼,状告高速公路公司和规划审批的行政机关,要求降低噪音,赔偿损失。
白清浅作为第一被告的代理人,每次都由白清浅先发言,刚开始时,大家的情绪一直还是正常的。但是,当第二被告的代理律师,用了极度地渲染的语调,来了一句“深受噪声痛苦的劳苦大众们!”,直接将白清浅一下子推到了风口浪尖。庭下的村民开始骚动起来,一种匆匆欲动的样子,白清浅预感威胁将要来临,她赶紧整理被告席上的案卷,放进了案卷袋。第二被告的律师还在继续渲染人们的情绪,法官也没有宣布休庭,白清浅只得坐着等待出逃的机会。
第二被告话音已落,只见对方代理人一挥手,庭下几个女人冲向了白清浅。她们开始拉扯白清浅,抢夺她的案卷和电脑包。白清浅将案卷和电脑包死死拽紧,皮肉之苦已是难免的了。
这时,她想起了那个公园的抢劫案,关键时刻,自己也是不要命的,是那种为了案卷和电脑里的资料可以随时牺牲自己的人。
主审法官已经无法控制局面,法庭内没有法警!
当主审法官挡在白清浅前阻止那些闹事群众时,白清浅对他说:“柳庭,今天我的安危,全都交给你了。”
作为一名至深的老庭长,白清浅以为他能控制得了今天的庭审局面,才会在群体性案件庭审时没有安排法警,所以,她所做的出逃预案,没有庭审时受到冲击的章节。她大意了,预案做得不够完美。
过于自信是可怕的,但是过于相信他人,则更可怕,那是痛的教训。
中午时分,法警都去吃饭了。等他们来的时候,白清浅快被撕碎了。场面稍稍得到控制,白清浅刹那间觉得好委屈,眼泪充盈了眼眶。
在法警的护送下,白清浅通过法官通道,到了主审法官的办公室。刚坐定,分管副院长也来了。
副院长来,不是来慰问白清浅的,而是希望白清浅宽宏大量,不要跟法院计较,跟冲击的村民计较。如果要计较,那些人藐视法庭,就要被拘留,或更严重的后果。如果要计较,法院在庭审时都无法保障出庭律师生命安全的话,那也是有责任的。
白清浅沉默不语。刚才的一幕,对于她来说,是一种屈辱;对法律来说,也是一种屈辱。他们的行为藐视法庭,藐视法律的尊严。
副院长还在坚持不懈地劝说着,白清浅觉得很无奈。
从心底里,白清浅是同情这些当事人的。他们为了这事已经上访、信访、到政府门前、被告单位静坐,吵闹,整整4年,都没有得到解决。
接到案子的当天,白清浅还专门到现场去查看了下,当事人陈述的事实是存在的。但是被告也没有错,每一步都是经过国家有关部门审批同意的。严格按照审批程序和要求建造的,现在出现了状况,被告也已经穷尽了补救措施,该有谁来负责?
冲击的村民派了几个代表过来,跟白清浅来赔礼道歉。虽然,白清浅知道他们来道歉也并非出自内心,也没有足够的诚意,更多的也是无奈。
如果今天白清浅不选择原谅他们,那么他们就得为刚才的行为付出代价,被拘留,进看守所。
白清浅几经思考,还是决定选择原谅他们。一来,不想让原被告之间的矛盾因为拘留而加剧;二来,法院的面子总是要给。
现在,上上下下都讲究和谐,白清浅就这样把自己给和谐了。
回来的路上,她回想起来觉得很可怕。幸亏只是抢夺她的案卷和电脑,拉拉扯扯,没有动手直接打她,真把她打了,也只能哑巴吃黄连了。
她不会原谅的是被告二的代理律师。原本应该站在同一战壕里的战友,为明哲保身,却把她推向了敌人。
小人,白清浅从心底里鄙视他。
回到家,洗澡的时候,她发现浑身是淤青,手臂和腿部都有疼痛,这些是拉扯过程中磕碰到被告席的桌子造成的。
望着浑身的淤青,白清浅有一点点的小伤感。像她这样拼命工作的,是为了什么?
女人是该像她这样的自立自强吗?还是像同学们一样,找个人依靠,小鸟依人?
她曾经也那么喜欢听风、看雨、玩小资,有时还喜欢在雨中漫步,尤其是在江滨公园的那一排柳树下,留下串串的脚印,留下许多的遐想,和那些无病呻吟的诗句。那种意境就像《雨巷》中的描绘,那样的动人心弦。
可现在的自己哪有这样的闲情逸致?天天为别人的事情,操碎了心。忙得时候,好想休息。而一旦空闲下来,又怕业务量做不上去。那种矛盾,无法调和。
她缺钱吗?好像不缺,因为她对生活的要求不高。但是,如今社会,赚钱多少是衡量一个律师成功与否的标准。她虽不很在乎,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律师,被人们褒,被人们贬,都有之。很多人也存有偏见,总有人对她说,吃了原告吃被告。事实上是,能够搞定一方已经是高手了。很多当事人,当时是人,案子结束了就不是了。
表面看着很光鲜,各种苦楚只有他们自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