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的通讯可不是现在这样发达。
他和徐辉去了离街中心稍偏僻点的小院,这院子养有几匹马,大车也有,有专人负责喂养和护理马车,都是两人一起买的院子和人,
谢三把自己写的城里所有卖炭的店面单子分别交给两个仆人,让他们去买炭,并告诉两人,现在天暖,卖炭的老板肯定急脱手,价钱比平时低一点。
徐辉:“你们一天买一个店的炭就行了,同时也要买柴,买米,一个西城,一个东城,过几天再对换。”
徐辉拿出随身携带的包袱,换上半新不旧的衣服就出门了。
谢三去看看孩子们,顺便有事交待。
阿吉开门让谢三进来:“陈叔在吗?”
“在前院,要我去叫他吗?”
“不用,我自己去”
陈叔是谢三后来去买的一家四口人。
当时的刘伯和刘妈是借用几天,后来谢三又去了原来那家牙行,买下了陈叔一家四口。
谢三去前院看见陈婶和女儿陈娟大丫在照顾大宝和小宝。
陈叔和儿子在收拾柴火,几个大点的孩子也帮忙,几个小的在扫地。
“陈叔”
“少爷”“少爷”
看到谢三来了,大家都很高兴,两个宝虽然还不会说话,但是也兴奋的呀呀叫。
谢三把手里拿的糖块糕点递给阿吉,让他分给大家。
“陈叔,你跟我来”
陈叔放下手里的活跟着谢三走去后院。
“什么事?少爷”
“你把后院不种菜的空地方收拾好了,过几天我有用处,隔壁那个院子都收拾好了没有?”
“都收拾好了,柴房也装满劈好的柴了。”
“陈叔,你不是会编竹篓吗?”
“会的,以前家里就是干这个的”
“装炭的竹篓容易编吗?”
“这个容易,也好编,一天我可以编百来个,我老伴儿儿子女儿都会编。”
谢三点点头:“陈叔,你看在哪里可以搞个小仓库好,放米,菜”
陈叔想了想:“后侧房”
“如果下几天大雨,你有什么法子可以不出门就可以把这几间房子连在一起。”
“可以每间房订好架子,实在是连续雨天就把备好的木板卡在架子,就可以穿过临时走廊从这到那。”
“好,陈叔从现在起你把这院子先搞好或者画好架子,板子不用你干,后天我过来带你去别的院子看看”
陈叔虽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但也没问。
谢三心想幸好这里的院子都有双层墙,冬暖夏凉。
回到家里,谢三对辛氏说:“娘,抓紧把东西收拾好了,准备搬家”
辛氏心里既开心又担心:“也不知道太太同不同意?”
“这你不用担心,我现在就过去和她说。”
谢家大太太纳闷了,这谢三来干嘛?
谢三:“太太,今天我有个事想对你说一下,我要出去自立门户”
大太太愣了一下:“你要出去自立门户?”
谢三:“是啊,过几天就搬走了”
“那就走呗”
“这里有点东西给太太看看”
说着把几张纸递给丫鬟拿上去给大太太看。
大太太接过一看大吃一惊,却原来是自己的大儿子去南馆玩小馆,被谢三抓了正着。
“你想怎么样?这也不算大事。”
“是啊,不算大事,可也丢人呐”
大太太气恨:“你到底想怎么样?”
“我要自立门户,你我写下字据以后各不相干”
大太太:“好,这也是我想要的。”
于是拿来文房四宝,各自写下了字据,一式四份,各自签好名字,各留一份,一份拿去族里,一份去衙门留底,相约好明天一起去族里和衙门。
第二天,谢三和谢廷震一起去族里和衙门留了字据,明确分户出去,以后生老病死各不相干。
谢三出了衙门松了一口气,谢廷震气恨的看了谢三一眼,甩袖子走了。
谢三去杂货铺和徐辉会合,各自说昨天办的事。
徐辉已经去了四家烧炭窑,订了六十万斤炭。
谢三:“米呢?大概要屯多少?”
“米不要太多,这种事情不能给别人知道我们有准备,太高调了会招人妒忌。”
谢三暗想:“这肯定是上辈子吃过亏了,不然年纪那么小怎么会这么想。”
“还要去交待我那几个伙计明天不要买炭了,隔几天再买。”
谢三问:“你父母知道吗?再说这炭到时怎么卖?再说卖这么多别人也知道啊。”
“不会的,首先大户人家几千斤的买,几户都卖完了。”
谢三:“我手下的陈叔会编篓,我打算二十斤一篓,这样放不易碎,也可以卖好价钱,只是六十万斤炭,我们三个院子放得完吗?
“不怕,连在一起总共四个院子,我建议你要临街那套院子,把全部人集中安排住一起,也好有个照应,其余做仓库。”
“也行,我这么多人,那个院子够住吗?”
“孩子都还小,可以集中在一起,长大了再分院子,有四五个院子呢,以后再转卖给你”
谢三::“东西多,那几个院子没人看守哦”
“等放好东西,我找几个人,养几条狗看家。”
一切都商量好了,谢三回去准备搬家,徐辉也走了。
辛氏高兴的准备搬家事宜,除了家具,锅碗瓢盆,只是打包好衣服被子。
谢三回来看见大部分东西都包好了,点点头:“后天就搬走”
辛氏刷的眼泪掉下来了,谢三奇怪的问:“不舍得?”
“不是,是高兴。”辛氏拿出首饰盒,里面有一张一百两的银票,几个银锭和一些碎银。
“廷锡,这有三百多两,你拿去用。”
“您放好,不够再问您要,再仔细看看还有什么没打包好的,后天早上就走。”
“哎,都包好了,家具连凳子都没拿。”
“嗯,您好好休息吧”
谢三回房坐在书桌前,从抽屉掏出单子,在炭和竹篓打个圈。
第二天谢三没去杂货铺,只是在家检查好打包的衣服被子,和弟妹玩,帮辛氏做饭,晚上早早睡下了。
天刚蒙蒙亮,辛氏就起来做早饭。
谢三吃过早饭,去杂货铺找一辆拉货的大马车和一辆带篷的马车,把东西都装好,人也上了马车,钥匙交给特意叫来的族中老人,让他转交给谢大太太。
一点也不留恋的坐上马车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