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京察的深入推进,东林党的成员接连落马,连三品以的官员都被查了好几个。
因为有皇帝的保护,没有人敢拿杨涟怎么样,有些人对杨涟恨之入骨,但更多的人是无奈,碰杨涟这样的人,也只能自认倒霉了。
渐渐地,东林党内部看似团结的阵营也出现了些许分裂的势头,叶向高在朝中的势力被朱由校先后打掉,彻底失去了对朝廷的控制,可谓真正进入了颐养天年的生活。
东林党没有了带头的,终于开始分崩离析,逐渐分裂成了三个部分,一部分仍然与致仕的叶向高刘一燝等人保持着联系,作为抵抗派继续和朱由校和阉党对抗,一部分在不断的失败中丧失了斗志,浑浑噩噩不知终日,成了妥协派。
还有一部分是有理想的人,关心大明朝真正的未来,是真正想要为朝廷办事的一群人,比如杨涟,李汝华,孙承宗这些人。
他们虽然看不起阉党,却是能誓死效忠朱由校,他们希望看到大明朝变强,而不是整天党派纷争浪费精力。
杨涟现在是京察的主持者,他如今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处理顺天府和应天府两府以及地方的贪污腐败官员问题。
对他而言,天下太平,吏治清明,国家富强是他的心愿,就算是得罪全天下人,他也要把答应朱由校的这件事情做下去!
李汝华仍然留在户部,现在他成了户部尚书,他要做的事情是看好国库的银两,把这些钱花在该花的地方。
这个人讲究中庸之道,除了在体恤民情有些过激,但也是个清官,钱在他手,朱由校可以放心。
至于孙承宗,那是辽东三杰之一,真正不怕死的人物。
他曾经是朱由校的老师,明末的文坛领袖,著名的教育家,学者与诗人,可是他最出名的身份,还是军事家!
在明朝与金的作战连遭败绩形势危急的时候,孙承宗代替当时的蓟辽督师防卫边境,他修筑关宁锦防线,统帅军队十一万,收复失地四百余里,逼退了努尔哈赤后退七百里……
后来到了崇祯元年他临危受命,却是遭到权臣掣肘告老回家,到崇祯十一年清军进攻高阳,孙承宗率领家人和全城百姓死守城池,全家壮丁战死,城破自缢而死,可谓凄惨壮烈无比。
要说杨涟是不怕死的文官,那孙承宗就是不怕死的武将,而且历史两个人都是为了大明朝而死,一个是为了阻止宦官专权而死,一个为了阻止后金入侵而死……
对于这一批人,朱由校自然是拉绒的,而且是要大力拉拢。
而另外的一群人,尤其是那群抵抗派的人,不但自己贪污腐败不为大明朝做一点贡献,反倒还处处阻挠他,只要是他看重的人,这些人就要层层阻挠妨碍,做他的绊脚石。
对于这些人,朱由校当然不会惯着他们,全都要往死里搞!
厂卫跟杨涟内外配合,势必要把贪赃枉法的腐败老虎赶尽杀绝,朱由校则是提供无条件的支持。
朱由校的重拳出击,而且是组合拳,让东林党有些受不了了。
私下里,东林党都在暗骂朱由校做事缺德,对付他们不讲任何情面。
要是说直接罢官那也就算了,其他人不知道这还不算丢脸,但朱由校动不动就要搞全民公审,动不动就要把朝廷命官拉倒菜市场去审问,当然直接斩首倒是不至于,不过载入史册让他们遗臭万年,却是东林党这群士林出身的人无法忍受的。
自然而然地,朱由校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与日俱增,百姓不管别的,就看自己生活好不好,看朝廷怎么做,看到的就是他们认为的。
朱由校收拾贪官减轻税赋,而且拿出一部分钱来救济灾民补贴民生,让很多百姓的生活改善了许多。
同时,朱由校又不时当着他们的面举行全民公审审判贪官,让平民百姓过足了瘾,那么多大贪官说办就办,让百姓都觉得朱由校是位真正为百姓着想的好皇帝。
百姓最痛恨的就是贪官,朱由校对付贪官,还让百姓公审,百姓岂不高兴?
在东林党看来是缺德的事情,百姓人人叫好拍手称快,呼声百倍!
京察的这些天里,几乎每天都有贪官落马,每天都有新的审判结果被公之于众,朝廷下的官员人人惶恐,尤其是东林党的人,很多人因为顶不住压力主动辞官,依旧在和朱由校作对的寥寥无几。
但是朱由校并不打算就这样终结,杨涟也不想。
好不容易做到一半,为何要半途而废?
东林党就好像是大明朝的一颗毒瘤,这颗毒瘤不除干净,随时都有卷土重来复发的风险,而且若是让他们卷土重来,将会变得更加顽固。
要么不动,如果要动,那就铲除的一干二净!
朱由校的打算,从一开始就是要把东林党连根拔起!
……
此时此刻,蓟辽督师孙承宗正在朝廷与朱由校奏对,内容是有关建奴的各种问题,同时和朱由校奏对的还有楚云飞。
“时下建奴仍在进攻我大明辽东,眼看就要冲破锦州进入山海关一带,此等千钧一发危急关头,你们有什么想法?”
孙承宗首先回答道:“启禀皇,建奴自去年攻下辽阳之后,进攻日益频繁,若再不设防,等建奴攻入山海关,则难防也。臣以为应当在松山锦州修筑防线,以小凌河为据,整合全力抵抗建奴。”
在他看来,以辽东军队的战斗力,要是硬刚是绝对刚不过的,最保险稳妥的办法还是修筑防线来防御。
“末将以为不可!”然而孙承宗刚刚说完,楚云飞就表示反对。
孙承宗看了楚云飞一眼,没有说话。
这是他第一次见楚云飞,之前从未见过这个人,故而对这个穿着奇异的将领十分好奇。
之前他也听闻过关于楚云飞跟三五八团的种种传说,现在这么近距离地站在一起,总有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