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殷切的希望,叶苗踏上了这片繁华的热土,跟时下很多人一样,到这块热火朝天的土地上掏金。
由于有熟人带着,叶苗一行人进了玲玲所在的电子厂——x市龙威电子厂,刚好这家电子厂也需要扩大生产。这几个十六七岁的孩子,由于在大山里长大,个子还可以,14岁多的廖小花拿了堂姐的身份证,也都顺利的进了厂。不过即使没有身份证,那时侯为了吸引投资,对企业的监管非常宽松,不少未满18岁的少年工拿着家人或亲戚老乡的身份证充斥着东南沿海的大量工厂,甚至个别未满14岁的童工。
叶苗进的这家电子厂,是台湾一家知名企业的配套商。投资3000万在X市兴建了这个企业,位于岛外的一个工业区。这家厂看中的是这里每月几百元的大量低廉劳动力,那时没有什么社保,工资都可以两三个月甚至半年才发。
但总体来讲,这对于当时的中国及像叶苗这样的打工者而言,已经非常好了。在那缺吃少穿的年代是不能讲什么条件的。换句话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属于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的核心就是交换,而交换是根据供需定价的。所以在那个年代,劳动力要换取高额的回报基本是不可能的。
他们被安排到了厂的集体宿舍楼,这是厂里一栋面南而建的6层建筑,每层有12间宿舍,每间宿舍放了6张上下铺的铁架床。因为厂里大多为女工,4至6层全是女工宿舍,2层一半及3层为男工宿舍。2层有六间给了些中方管理人员住,而台方有几名管理人员据说住在厂外的小区。
而宿舍楼的一层则是公司食堂。面积约400多方,分成三部分。靠西边的是80方左右的厨房,里面设施还是不错的,生煎蒸煮均可以加工,配备了近7名员工,3名炒手,4名厨工。就餐区分两部分,在东边隔了的40方的房间,里面有4张圆台,这是主管,部长,高管及技术人员的就餐区,只要进了这里就餐,在厂里的地位还是不错的。而中间部分就是像玲玲这些员工的就餐区,摆了50多张桌櫈一体的塑料餐桌。可供300人同时就餐。
分宿舍时,叶苗跟廖小花安排在603,里面还住着其他10位工友,均来自五湖四海,都属于一条拉的同事。郭玲玲住408,王蒙,郭仪住412,王亮住在311。虽说远离家乡千里之遥,但有几个同乡都在厂里,加上厂里不少附近镇的老乡,讲着相同的口音,也减少了很多思乡之情。
叶苗用剩下的100多元在厂外不远的集市买了低质的床上用品及洗漱用具,饭盒(这是厂里每人必备的用品之一)。剩下的40多元,要做为平常的日用及早餐费用。厂里规定,做满1个月才能预支工资,而预支的部分不能超过500元。
上班的前三天是培训期。第一天上午,总共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名员工集中在食堂听分管人资的台方副总赖方廉用台腔普通话训话。
“各位员工:
我谨代表龙威欢迎各位的到来,龙威是一家具有18年历史的台资企业,致力于……”
叶苗看到赖总在台上威风的讲话,激起了她要强的内心。有一天我也一定要做管理人员,一样吃干部餐(员工们对管理人员餐的说法)。同时很庆幸有机会进到这样的厂。
这批新员工,有过了年从其它厂过来的,有刚毕业的中学生,有从内地国企改革分流出来的,也更有像叶苗这样刚出来的农民工(时下中国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称谓)。
大家似懂非懂的听着各位领导的讲话。下午则是培训企业文化,次日上午培训公司的制度,规定上下班作息、请假制度。次日下午讲了厂里安全事项及5s规范。
第三日则由分配所在的拉长培训作业技能。
培训完后,叶苗,小花,郭仪几个女孩被分配到电控拉,并每人分了个带工师傅。工作内容相当简单,就是在流水线上把电控组件接上即可,而工资为整条拉集体计件。个人也是有差别的,根据技能及入厂厂龄设置了0.8到1.2的分配系数,即同一条拉的员工,收入也可以差别最高50%。那是组长及个别人才能拿到1.2的分配系数的。
培训完分好工作岗位,第二天就是元月十五元宵节。人资部在厂宣传栏公布了放假一天的通知。当晚不用加班了,玲玲约了叶苗几个明天到岛上玩。
没想到,突然离家一个多星期了,叶苗在心里突然非常想家。吃了晚饭小花几个约了她要去厂对面的市场逛街的。但叶苗很想静下来给父母写信。
借着各舍友都外出了,在静静的月光下,叶苗在信签上提起了笔。
“爸爸妈妈:
我已经顺利的到达了X市,也顺利的进了龙威电子厂,玲玲表姐挺照顾我们的。
在这边,住的很好,可以洗热水澡,天气也没家里这么冷。伙食也不错,每餐都有荤菜,我对这个环境很满意。
听他们说,我们刚进厂的每个月有312元,扣了水电费,伙食费,应该可以剩250每个月。过了三个月我们转正后就有450每月了。到时发了工资我就给家寄钱。
对了,爸爸的身体还好吧,妈妈的病没有再犯吧?弟弟妹妹有没听话?
我不在家,你们少了个帮手,平时干活慢些,不急!身体重要!
我很想……
写到这里,叶苗本想写“我很想家”,但突然意识到不能写,要坚强,就变成了
我很想快些适应这里的环境!
此致
敬礼
爱你们的女儿:苗
1997年2月20日”
写完信,带着对父母的思念,带着深深的思乡之情,这个年龄本该还在父母的呵护下上学的叶苗深深把头埋在被子里大哭了一场。
人生,有很多的无奈。在生活与生存的重压下,这个以家庭为纽带的组织得有人做出牺牲。在很多时候,这是一种压力下的拔苗助长。让小小年纪的人儿学会了责任与担当,这在某一种意义上,也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带着对家人的重托,带着家人的期盼,叶苗就这样迈上了她的人生之路。
第二天,这几个大山走出的孩子在玲玲的带领下,他们坐公交车到了这个台岛对面漂亮的岛屿。岛上南国植被郁郁葱葱,马路宽敞,道路上川流不息的车流。借着节日,大量外来工涌进了这个千年岛屿,顿时整个岛屿热闹了起来。
他们来到了海边,第一次直面宽阔的大海与潮起潮落。虽说大海与大山都有博大的胸怀,但似乎这一静一动突显了两种力量,海的动与大山的静结合到了一起。
这仿佛静寂了几千年的中国,用山的力量第一次与海的文明结合,冲撞出了这海边的朵朵浪花。
玲玲还从同事那借来了台傻瓜相机,大家争先恐后的摆出各种照型,恨不得把最美的自己刻进那时髦的相机里。
通过交流,叶苗发现小花虽年小,但挺懂事,慢慢两人成了不错的小姐妹。
这几位都是玲玲照顾带出来的。大家私下商量后每人凑了10元,要请玲玲中午吃饭,以感谢她的照顾。玲玲略做推辞后爽快的说“好吧”!
他们中午找了家大排档,点了些海味烧烤,加了很多辣椒。还点了两支啤酒。吃得几个小屁孩红光满面。他们第一次领略到像家里潲水一样的啤酒。
开始时大家都不习惯,但在玲玲的鼓励下,几个略带羞涩的尝了下。叶苗平时性格也颇为豪爽,猛喝了一口,呛了下,咳了几声,弄得一桌的人笑了起来。
这引起了边上一桌学生模样的人的注意!看到这桌的几个少女,虽穿着有点山人的土气。但大山的养育,也足以让这几朵含苞待放的山花吸引着旁人的注意。
叶苗留意到有个斯斯文文,戴眼镜的学生有心无心的看了下自己。加上刚喝下的几口啤酒,弄得脸一下红了许多,心里也像小兔一样跳起来。
一旁的小花好象发现了什么。跟大家起哄说
“大家有没发现叶苗今天这么漂亮文静?”
再瞄了下隔壁的几个学生用胳膊顶了下叶苗说
“看上人家了?”
叶苗打了几下小花:
“哪有哪有?没想到你这么坏!滚!”
但脸似乎更烧了!
隔壁的学生桌似乎发现了什么。也小心嘀咕下哄笑了起来。
那个眼镜学生脸也红了起来。把眼神收了回去。
玲玲在旁边说
“别乱想了,人家是X大的高材生!
对了,一会带你们去X大参观下,就在对面一里左右。”
大家还是习惯用家里的丈量方式。
吃了中饭已经快两点。大家在暖暖的太阳下步行到X大。看着宏伟的大门,大树森森,里面隐藏着一栋栋有些古色古香的建筑,校园里三三两两背着书包的学生,呢喃细语的情侣,述说着寒假的相思,原来是春节后刚刚开学,学生从全国各地赶回X大。叶苗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她也多想在这样的环境里上学,做个女大学生,为村里争光。但目前功止,九龙坡最高学历也只是吴老师的高中学历。万人争过独木桥,哪有机会走进大学升造。
但叶苗心里不知道为什么,一直出现那个眼镜学生的影子。有些斯文的脸上带些羞涩的忧伤。难道他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痛苦或难事。
参观完X大回到龙威厂,已经5点多了。大家去食堂打了些晚饭。但叶苗好像没有什么食欲。便躺在床上拿了本宿舍里的《知音》看了起来。脑海里时不时浮现出眼镜学生的影子,中等个子,白净的皮肤,修长的手指,白色夹克,干净的皮鞋。
时间过的很快,一下三个月过去了。期间叶苗非常用心的工作,得到了拉长的几次表扬。还在转正时得到了0.9的分配系数。小花等几个人才拿到0.8。
但大家也比较心服,叶苗一个是很用心,工作效率那是很高的。而且性格比较爽朗,不怕吃亏,深得大家的赞赏。
工作满一个月时叶苗预支了200通过邮政汇给家里。父亲也来了两封信,叮嘱叶苗在外要注意身体,多团结同事,钱收到了。
随着天气慢慢热了起来,叶苗,便用最近发的工资里花30元买了两件衬衣。显得越加青春朝气。叶苗确实长成大姑娘了。
这不,有同厂里不同的男工找机会接近叶苗,打探着她的信息。玲玲最近谈了个在酒店上班的男朋友刘强,据说在回家的旅途认识的,就是来的时候长途班车途经那个邻县的老乡,据说家里条件不错。
但玲玲建议叶苗不要那么早恋爱,毕竟才十六七岁,而玲玲自己快20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