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刚吃了灌汤包,所以就给直播间的观众介绍了一下酸汤水饺,然后就继续逛了起来。
陆子轩又看见前面有卖秦镇米皮的,又给直播间的观众介绍了起来“秦镇米皮,用大米磨浆蒸成。三秦省著名的传统小吃。”
“相传,秦始皇在位时,有一年三秦关中一带大旱,沣河缺水,稻谷枯萎,农民只好在田里挖井浇地,好不容易打下的粮食尽是稗秕。碾出的大米质量太差,百姓无法向朝廷纳供大米,有个叫李十二的用大米碾成米粉,蒸出米皮,献给秦始皇,秦始皇吃后大喜,命秦镇每年的贡品只献米皮,这样就形成了久负盛名的美食。”
“秦镇米皮用产于鄠邑区沣河西岸的一种籼米制成。制作工序包括泡米、磨浆和蒸制。米皮通常凉食,所以也叫凉皮。师傅当着顾客的面,用一把几十斤重的大刀把整张的米皮切成细条,拌上特制的辣椒油、醋和盐,加上芹菜丁和豆芽、黄瓜丝等小菜,一碗碗看来红通通、吃来“筋、薄、细、软”、凉爽可口的秦镇米皮就可以上桌食用了。”
“长期以来,在关中地区流传着“乾州的锅盔岐山的面,秦镇的皮子绕长安”的俗语。可见,秦镇米皮很早以前就与乾州锅盔、岐山臊子面齐名为关中地区三大著名面食。”
陆子轩牵着顾婉卿的手一边走着一边说道“秦镇,即秦渡街道是鄠邑区最东边的一个街道。《诗经》中的“既伐于崇,作邑于丰”,即为此地,曾先后定名为丰邑、丰京,史称“丰京盛地”。后秦时期,姚兴皇帝常率文武百官从京城长安赴草堂寺听鸠摩罗什讲经说法,为方便往来,专门在沣河西岸设置了一个渡口——“秦渡”。《古今图书集成》一百零一册有“秦渡,即古丰地,沣水之西岸,丰旧城在焉”的记载。宋《长安志》即有“秦渡镇”地名称谓,并一直沿用至今。宋元时代已略具城镇雏型。明代史书有关秦渡镇的记载:辐辏繁盛,晋豫客商较多”
“《诗经·二雅》里的《七月》有“八月剥枣,十月获稻”的记载,《丰年》有“丰年多黍多稌”的记述;《生民》有“或舂(舂米)或揄,或簸或蹂”、“释之叟叟(淘米声),丞(蒸)之浮浮(蒸饭时热气上升的样子)”的描述,《丞民》有“柔则茹(吃)之,刚(硬)则吐之”的饮食吃法,《公刘》有“迺里糇粮(揉面蒸饼备干粮)”,至于用稻米酿酒食用的历史更是散见于《信南山》、《六月》、《甫田》、《鱼藻》渚篇中。”
“周秦历史相连,自然产生了秦镇“蒸干会”和李十二的故事。秦时朝廷在咸阳设内史,兼治三辅。三辅,包括关中各县和商雒一部分地区,鄠邑区属内史管辖。”
“秦镇即秦渡镇,位于鄠邑区沣河西岸,这里曾是西周的京畿之地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盛产优质稻谷。用这里出产的稻谷磨浆制成的米面皮子,以色白光润、筋薄细软、柔韧爽口而著称”
“秦镇的米面皮所以有名,主要是辣椒油的制作很讲究,辣椒面放在上等的油中,加入花椒、茴香等大料小火反复熬制,越熬越辣,越熬越香,辣油也越熬越红,越熬越亮。秦镇人自称他们制作辣椒油的方法是别人学不去的,所以秦镇米面皮的味道别人也就无法相比。秦镇米面皮和汉中米面皮的区别主要在软硬和调料上,秦镇的米面皮比汉中米面皮要稍硬,更适合一些年轻人、中年人。在长安,秦镇米面皮经营者也很多,有小摊小店经营的,更有开大店经营的。”
陆子轩歇了一下又说到“相传,秦始皇在位时,秦镇附近有稻田十万亩。有一年,关中大旱,沣河缺水,官府催逼纳贡大米,农民无法,只好在田里挖井浇地,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打下的粮食尽是稗秕。碾出的大米质量太差,无法向皇帝纳贡,农民们深恐惹欺君之罪。当时有位农民李十二,将新打下的大米用水拌湿之后,碾成米粉,和成糊状,然后倾倒在甑篦上蒸熟,切成条状,名为大米面皮子。大家尝后,个个称奇。李十二带着米皮和纳贡的人来到咸阳,将面皮殷勤奉上,跪请万岁试尝。皇帝尝米皮,美味可口,备加赞赏,并令今后秦渡镇的贡物只献大米面皮子,不献大米。后来,李十二在某一年的正月二十三去世,秦镇一带的人们为纪念他,家家户户都蒸大米面皮子吃,以纪念这位有功于人民的人。”
说完过后,两人又继续往前走着。然后看见前面有卖饸饹面的。陆子轩就走上去买了两碗,准备和顾婉卿吃一些。
陆子轩介绍道“荞面饸饹是一道以荞面、羊肉、土豆、香菜等为主要食材制作的美食。是三秦省著名的传统面食小吃。被誉为北方面食三绝之一,与兰州拉面、三晋刀削面齐名。”
“饸饹,古称“河漏“。元代农学家王祯《农书,荞麦》:“北方山后,诸郡多种,治去皮壳,磨而成面或作汤饼。“韩城的羊肉餄餎不是作为汤饼(古时称汤面为汤饼),而是用一种特制的箔餄餎床子,将荞面压成细而长的圆状条面,捞入碗中,再泼入多味调料的羊肉汤,故称羊肉餄餎。如凉吃,放少许凉粉,再加入油辣、蒜泥、芥茉等调味,成为凉粉餄餎,食时不仅带有特异的香味,且对身体大有补益。李时珍《本草纲目》载:“乔麦最降气宽肠,故能炼肠胃滓滞,而治浊滞、泄痢、腹痛、上气之疾。“因荞麦性寒,故韩城俗话说:“荞面凉冶沿,离不开三样好调和,油泼辣子、蒜、芥茉。荞面热缩铝,原汤加调料,羊肉臊子辛辣椒。”
“因为饸饹多用荞麦面制成,荞麦在所有谷类中被称为最有营养的食物,富含淀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 P、维生素 B1、 B2、芦丁、镁、总黄酮等。而且荞麦中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比较固定的叫法是荞面饸饹,网上还流传着乔面禾洛乔面活络荞面合络”
陆子轩吃了一口荞面饸饹过后说道“这个荞面饸饹还有一个典故,长安城墙内的西北方向有一个地方名叫教场门,顾名思义,大概是当年八旗兵、绿营兵操演武功的地方。“门”没有看到过,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教场门”三个字出现在长安人的口中,常常是后面还挂着另两个字“饸饹”。”
“饸饹,因多用荞麦面制成,比较固定的叫法是荞面饸饹。据有人考证说此食物在元代已经有了,根据是元人王桢著的《农书·荞麦》节中有“北方山后,诸郡多种,磨而为面或作汤饼,渭之河漏。”“河漏”、“饸饹”,两者在读音上无论按普通话还是三秦腔都很相近。”
“荞麦亩产不高,但制成的饸饹却很惹人爱,色泽黑亮,入口筋顽,越嚼越香。因而几十年前长安的巷子里就有一句俚语“荞面饸饹黑是黑,筋韧爽口能待客。”饸饹能待客,可不是谁在自家小厨房捣腾一阵子就能做出来的,象羊肉泡、葫芦头一样,也得到市面上专营的“老字号”才能品到正宗风味,上面说到的教场门饸饹就曾经是古城最有名的一家。”
“对教场门饸饹比较肯定的一种说法是出现于清末,是由渭南吕家村一位姓孟的老人创出的牌子,其后人孟兆武少承家传,练就了一手做饸饹的绝技,一九三二年,他先在当时长安市最热闹的南院门第一市场售卖,后来又迁到教场门,此后几十年,在长安饮食市场中自成一家,名气大噪。据内行讲,孟氏做饸饹选料很考究,主要用关中千阳、L县、白水、长武、蒲城诸县的新鲜荞麦现磨现做,饸饹的制做过程主要分和面、煮条、拌油等程序,两个环节,一个是制青石水,选一块鸡蛋大小的青石用火烧红,放入凉水中一激,“嗞喇”一声,青石水就成了,舀一小碗徐徐洒入面盆再揉和成面团。据说加入青石水,饸饹由此就筋韧耐嚼了。”
说完,陆子轩和顾婉卿又埋头吃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