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八章 品茶听说(1 / 1)刍狗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诗曰:“绕郭青山一座佳,登高满袖贮烟霞。星沙景物堪凝眺,偏地桑麻偏囿花。”

话说鲁灵,离开拉姑族后,继续赶路,不久后的中午时分,来到名城长沙。

长沙,又名星城。至于此别名的由来,据说有两种。

一种是得益于唐朝大诗人,出自韩愈的“星沙景物堪凝眺,偏地桑麻偏囿花”一诗。

还有一种是因星宿而得,二十宿中有一宿,名轸宿,轸宿位于荆州上空。其旁边有一附属小星,名长沙星,故有星城一说。

长沙地处长江中游,历经三千多年而不改其名,秦朝时便是秦始皇三十六郡之一,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文化底蕴十足。

走进这座车水马龙的名城,鲁灵立刻感受历史与文化的交织。

城墙高大、威严,颇有几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进出之人甚多。

城门外有六名荷枪实弹的士兵把守,不过对行人未经盘问,似乎只是例行警戒。

可当鲁灵牵着马到来时,一名二十七岁的军士却立刻上前拦住。

“来者何人?进长沙所谓何事?”

听对方言语,鲁灵知道,像是读书人。

当下合十双手道:“无量天尊,贫道来自郑城中岳庙,欲借湘入黔。”

说着,又递过去自己的身份凭证,他哪里想得到,当年南青道人所给的这一张薄纸竟还能派上用场。

看罢,该军士立刻投来微笑:“原来是圣地的无量道长,刚刚多有得罪,还请见谅。”

鲁灵也笑道:“无妨。”

“道长在城中可有熟人亲戚?”

“没有!贫道只是云游四方而已。”

“那道长可以去云麓宫,那里是长沙城中有名的道观。”

“多谢指点!”

说罢,鲁灵就要牵马进城,可对方却突然靠过来,小声问道:“道长,不知您收不收徒弟?”

听得此言,不禁又打量了对方一眼。

其长相英武,身材挺拔,面色有些黝黑,但鲁灵看得出,对方双眼中却带着落寞。

当下笑道:“一切随缘。”

“随缘?”

疑问中,鲁灵早就融入茫茫人海中,哪里还有踪影。

再说鲁灵,打听了云麓宫位置后,顺街而去,谁料途中见一茶馆,进出之人颇多,便打算饮壶茶解解渴。

茶馆借著名的洞庭湖,起名洞庭春茶馆。从装饰和布置来看,算得上是一处高雅之地。

茶馆外有马桩,专为骑马者栓马而设。

取下包袱行李,鲁灵进堂来,红木桌错落摆放,饮茶者过半。

墙壁上漫挂诗书画字,都与洞庭湖有关,李白、刘禹锡、孟浩然等人诗句尽皆在列。

不过最为店主推崇的,当属范仲淹《岳阳楼记,因为其被直接书写在最里的墙上,满墙皆是。

其字开刚开始还算中规中矩,可越往后越是龙飞凤舞、婉若游龙,有一气呵成之感。

鲁灵可是精通诗词书画之人,自然看得出来,写此书者与《兰亭序颇有相似,都是以情带笔,情越浓,下笔也就越浓。

此时,有三五个读书人模样的年轻人正仰首观看,一副颇为欣赏的样子。

“这位道长,里边请。”店小二立刻迎上来。

随小二进入,坐到《岳阳楼记左边不远处。

“道长,不知您要喝什么茶?”

鲁灵问道:“这里都有什么茶?”

小二笑道:“这讲究可就多了。”

“若是您只是解渴,来个大碗茶就行,本店不收钱。若您是品茶,那就多了,有红茶、绿茶、苦茶、青茶,全国各地的茶,我们这里都有。”

“当然了,茶具也不相同,有木杯、小瓷杯、铜杯、铁杯、银杯、金杯,还有牛角杯。”

说实在的,鲁灵对茶道也略有涉及,可这种喝法还是第一次遇见。

当下笑道:“你们不是名洞庭春茶馆嘛,可有本地招牌茶?”

小二立刻笑道:“好勒,洞庭春茶一壶!”

说罢,对方便径自去了,不一会,便上了一个白瓷小壶,外加一只小瓷杯。

茶水入杯,色泽金黄;茶味入鼻,芬芳而清香,沁人心脾;茶入口微苦,而后苦中带甜,入腹清凉。

再回味,一股甘甜和舒爽弥漫周身,颇有隽永之感。

不禁赞道:“好茶!”

此刻,正逢有人读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鲁灵再叹:“好诗!好文!”

好茶好文,慢而饮之,畅而品之,其中滋味,自难分说。

慢饮其茶,听着文人读诗,他只感觉此间自有妙义,不由得沉醉此中滋味之下。

当然,茶馆中除却读诗论画外,议论时政和杂谈者也不少。

“唉,何键治下,咱们湖南真是遭了殃咯!”一边有人叹道。

“可不是!何键治下,贪官层出不穷!”有人附和。

“我听说,浏阳一个小小县长,竟然贪污了二十万银元!那可是二十万啊,够咱们长沙人吃一年的!”

“唉,算了算了,咱们可管不到他们头上,还是好好喝茶吧。”

“再过几年,这茶恐怕也喝得不安静咯!”

“哦?这话怎么说?”

“嗨,你不知道吗?倭寇占据东三省,如今更是蠢蠢欲动,这一战只怕不远了!”

“莫非你听到什么风声了?”

“你看你这人!一天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这几天一直在抓倭寇奸细。听说不仅在长沙,倭寇全国各地都在行动,目的自然是为了刺探我国各地情形。”

“若让他们刺探清楚,一旦开战,我们岂不是要吃大亏?”

“该死的倭寇,竟如此欺我国家,该杀!”

“照我看啊,不仅该杀,而且该千刀万剐!”

“自国联军以来,我国家民族历经了多少磨难,如今好不容易走向民主,倭寇竟又虎视眈眈,国家何去何从啊?”

“你也不必过分担忧,想我华夏悠悠五千载,经历的磨难还少么?可哪一次不是照样浴火重生?”

“是啊!希望如此吧。”

停顿了一会后,有人道:“还是说点轻松的。你听说过锁龙井么?”

“锁龙井?”

“不错,据说咱们华夏大地上共有九处锁龙井,每一处都锁着一条恶龙。很巧的是,咱们长沙就有一个!”

听到这,鲁灵不禁停下端到嘴边的茶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