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齐风
南山崔崔,雄狐绥绥。鲁道有荡,齐子由归。既曰归止,曷又怀止?
葛屦五两,冠緌双止。鲁道有荡,齐子庸止。既日庸止,曷又从止?
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既曰告止,曷又鞠止?
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既曰得止,曷又极止?
当年母亲与舅父齐穆王之间的暧昧关系,牵扯着父亲卫襄公,他们三人之间纠缠不清的关系,其中牵连了不少人,这首诗,便是世人对他们的评价。
记忆里,子胤对母亲齐姜夫人的记忆不深,但他还是怀念她的。从咿呀学语时,母亲耐心的呵护,那时母亲总会对自己温柔的笑,到父亲对母亲失望了,母亲抚慰自己,让自己不要恨父亲,子胤从来都是很怀念她的,虽然在世人眼里,她的风评的确不好,但在他眼里心里,那还是他最依赖的母亲。
“胤儿,不要恨你的父王……”
“胤儿,你要相信母亲,母亲从来没有对不起如何人,所以你作为我的儿子,你也要行得端坐的正。”
子胤的母亲是齐惠王的义女,作为齐国公主,她嫁入卫国与自己的父王卫襄公和亲,齐国势强,她算是低嫁。
当初齐国与鲁国之间时常征伐,齐国武将世家田氏为国征战耗损严重。子胤的母亲原名叫香玉,是田氏家族田成将军的遗女,田家伤亡惨重,为了表示对田氏家族的恩宠,齐惠王封香玉为公主,赐名齐姜,算是对田家莫大的尊荣。
田成将军战死沙场后,香玉的母亲也莫名暴毙在了府内。那时的香玉,孤弱无倚,在将军府内十分伤心无助,说到底,那时的她才不过七八岁的年纪。
“小姐怎么又胡闹了,您这样叫故去的夫人与将军如何能放心啊”,府内一直侍奉她的阿嬷忧心的说着。
“我不要进宫,阿嬷,我要母亲,为什么他们要杀我的母亲!”听到香玉这么说,阿嬷赶紧捂住她的嘴。
“小姐,请您以后万不可这样说话了,宫里规矩很多,稍有不慎,便会得罪权贵,您如今被封为公主,享受着将军大人为您留下的恩荫,你便要好生活着,保全田氏家族的荣誉!”阿嬷劝慰她。
香玉躲在阿嬷的怀里,阿嬷的身上有着让她依恋的信任感,阿嬷用她粗糙但很温暖的手擦去香玉脸上的泪珠儿。
父亲战死的消息刚传回临淄,母亲就被亲族逼死,那天她就躲在田氏家族的祠堂门外,亲耳听见他们痛骂母亲是荡妇,折辱了田氏的门楣,到现在,他们丑恶的嘴脸还在自己心里难以抹去。
“你这不知羞耻的妇人”。
“妫田氏,你这个贱女人,田氏的荣耀都被你折辱了,如果你不死,田氏最后的遮羞布迟早将被世人揭开,你最好赶紧死,听见了吗!”这是他们说的话。
这样冷酷无情的人,这样歇斯底里的侮辱,将香玉的母亲彻底逼死了。香玉就那样饱含泪珠,亲眼看着她的生命流逝,自己却什么也不能做。
“阿嬷,你会陪香玉进宫吗?”香玉很依恋她,希望她能陪着自己。
阿嬷目光呆滞了一下,愣了愣,随即叹了口气,她对香玉说道,“阿嬷年纪大了,不中用了,去宫里,他们会嫌弃我的,小姐去了宫里,就好好的过日子,不要再记挂田府了,把夫人那件事永远忘掉,烂在肚子里,明白了吗,我可怜的小姐”。
“阿嬷……香玉舍不得你”。
香玉那时只是抱着阿嬷痛苦,哭了多久她也记不得了,直到哭着睡着了,第二天叫醒她的是另外几个丫鬟,她们服侍自己梳妆,直到田府的人把她送入了王宫,她再也没有见过阿嬷。
进到宫里,规矩总是比常人多,为了在面见齐惠王时能不失仪态,宫人调教了香玉许久。
内侍引她走向大殿,她穿着公主的礼服行走,很是繁重,她必须毕恭毕敬,大殿上有许多朝臣,她还能认出其中几个田氏家族的大臣。
“快起来吧,齐姜,以后在宫中行走,不必拘谨多礼,只当在自己家中”,香玉跪拜行礼后,这是齐惠王对自己说的第一句话。
当她抬头看向齐惠王时,齐惠王非常和蔼,他对着自己微笑,那么亲切温和,并没有她想象中的那么严肃。
“多谢王上……”香玉行礼谢恩,她笨拙地行礼,不断回忆着白日里宫人教给她的礼数,她希望自己尽量做得好。
突然之间,一阵嗤笑声吸引了她的注意,是大殿里坐着的另一个男孩,他长着一张清朗的脸,两湾吸引人的丹凤朝阳眼,高挺好看的鼻梁,温润如玉的肤色,乍眼一看之下稚嫩的脸上却有一丝深邃的成熟睿智。
看着香玉望向他的眼光,他略微咳了咳,随即强装镇定,只听见他的声音清澈干净,“这是谁?”
“她是齐姜,以后便是你的妹妹,齐国的公主”
“是吗?虽然王宫里父王的夫人那么多,但我几时多了这样大的妹妹?虽然她的眉目俊秀,看上去也是有几分聪慧的,但我怎么瞧,也不像是父王的女儿。”
“胡闹,她是田成将军的女儿,田成将军英勇殉国,孤便收她作义女,孤王本该这样待她的。”
王上仁义惠德,底下的臣子闻言纷纷附和好言。
后来,大殿上发生了什么,香玉都记不得了,他只知道那天一个清朗的少年,让她久久难忘,他说话的时候,那样好听的声音吸引了她所有的注意。
王宫里虽如外面说的华贵,但总是分外人情冷漠。
这日闲来无事,香玉便跑上了王宫的后山,因山上种满了红枫树,所以后山被称为枫林,山上有野兽出没,所以来这里的宫人很少。
不知行走了多久,她迷迷糊糊地闯进了一片小院,小院提名“枫林小筑”,细细观察之下,小院很是别致,一座小小的木质凉亭,一间清幽的小屋,屋里茶室、书房具有,熏鼎缈缪,书香阵阵。一条铺满白石的小路尽头,有一张四方的小石桌,桌上摆有黑白棋子残局。
小院背靠竹林,四周围绕着枫林,门前是条静静躺过小溪,溪边架有看台,有雕栏。小院里没种其他花卉植物,只有密密的晚香玉,一簇簇晚香玉芬芳馥郁,让人闻之心旷神怡。
“何人闯入!”
这一声质问吓了她一跳,但她随即反应过来,这个声音很熟悉。
“拜见殿下,小女香玉”,香玉怯怯的说着,心下希望自己的擅闯不会惹他不高兴。
“是你”,他看着香玉,眼眸子里藏着深邃,就似一汪深不见底的潭水,连一丝波澜也不曾让人看见。
“既然来了,就自便吧”,说完,他也不管自己,就进屋里去了。
香玉站着不知如何是好,便在院子里兜转,无聊了便爬在凉亭的扶栏上看花,看鸟。
“进来喝杯茶吧”,香玉知道,是他的声音,世界上再也没有人的声音比他好听了。
看着坐在对面的他为自己倒好刚煮好的茶,香玉有些发愣。刚喝下茶时,是清微的甘甜,待细细品尝过后,却是花香回甘久留唇齿,仿佛花香与茶的清香从唇齿蔓延出鼻腔,让人久久难忘。
“好茶”,香玉感叹。
“的确是好茶”,他淡淡地说道。
这个有着丹凤眼的清朗男子便是香玉的义兄,齐国的王子姜灼,字遂阳。
“遂阳君殿下,王上有旨,请您回宫”,喝茶间院外有人来访。
“知道了”,遂阳君起身,整理了一下衣冠,便看了香玉一眼,“随本君一起回宫”。
“哦……”
回到宫里,香玉的生活又重归无趣。虽然齐王很关心她的衣食,不时与她面见谈话,齐王的慈爱就像父亲的关切那样,让她对宫廷生活有着一点点的期许,但她还是很想念在枫林小院的那个下午,那种淡泊宁静的生活。
“齐姜啊,在宫中待着可还习惯?”齐惠王询问香玉,话语间全是温暖的关切。
“回王上,宫中一切都好”。
“嗯,那就好,你权把王宫当自己的家就好”。
待在王宫里的时光总是过得很慢,她异常想念在枫林小筑的时候,所以这日她又跑去了后山。
穿过红枫林,在溪水的尽头便是那天的小院,她小心推门而入。
“你怎么又来这里!”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她一跳。
“我……”香玉被他的责问弄得手足无措。
“算了算了,你自便吧”
“哦……”
香玉只敢坐在院子里,她为了见他,穿了花青飞鸟流仙裙,坐在院子的石凳上,她的手指攥着裙子上的流苏坠子。
遂阳君也不管她,自顾自的在吹陶埙,陶埙的声音很深沉,但很好听,伴着幽林翠竹,她沉醉不已。
晚香玉开满了小院,她轻轻的用手指抚着花瓣,感觉花香粘上了指尖。
她看向遂阳君,眼里全是仰慕与喜爱,“你吹的真好听”。
遂阳君看着香玉的脸,微甜的笑容里充满了真诚,她的眼睛很闪亮,就像夏天的湖面在阳光映照下,闪烁着明亮而耀眼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