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遣散下人遇贫妇(1 / 1)午言吾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去后,景晴找了管家说及此事,说完嘱咐道:“以后就不计较伯母管去的那些了,英伯爷,我们现在还剩下什么,你明日清算一下。”

“不用明日,我已经清算好了,小姐等会。”

景英出门片刻,已经带着两本账簿进来,递给景晴:“小姐,这是清算了宅子里的现钱和玉器字画、珍珠绸匹等不可动的物什。这另一本……”

景晴问道:“这是?”

刘英:“这是公子私下嘱托老翁我,留给小姐的嫁妆……公子其实都知道,人事百态,人心百种,公子其实心里像明镜似的,只是不说罢了,公子特地嘱托老翁,要留下这份给小姐,不然,怕是以小姐不争的性子,以后嫁妆都要看景大夫人的脸色。”

“伯爷……”景晴湿了眼眶,想不到父亲连这都安排好了。

“小姐莫苦,老翁看了,当时觉着少了,我是知道夫人嫁进来时的嫁妆的,虽然我们景家嫁女儿时嫁妆不算丰厚,但是也是不少的,可不能让小姐到时候让人笑话。”刘英跪下了,“所以,老翁私自做主,在景陵虞大夫人来要账时,我留下了几家产业,都是不在明面上的。老翁斗胆,小姐恕罪。”

“伯爷……伯爷快起!”景晴赶忙扶住眼前年过六旬的老翁,他是父亲的祖母——曾经的武陵郡主刘氏,赐予父亲当侍从的,他是看着父亲景易长大的,也是看着她长大的,虽然经常因为管理账务而在外,但是年节一定是在的,“晴儿多谢伯爷,伯爷慈心,晴儿叩谢还来不及。”

“小姐,纵然你以前多不在意这些,但是处在当世,钱是万万不可缺的,你生性温雅,像你父亲,但是骨子也一定如你父亲一样不折不弯。以后,跟着老翁学着管管这些……老翁老了,力不从心了。”

“好,我学。”

一场及笄,一场葬仪,一次欢聚,一次死别。她该长大了。

至那日之后,景晴开始用忙碌来充实自己失去父亲陪伴的生活,每天除了和伯爷学习账目往来和商管之道,就是在书房里读她的医书。

简锦轩的下人是很多的,景易虽然为人谦和,但是却极其风雅,不沾尘务,对待下人也很是体谅,因为人多,每日需做的事情并不多。

可是现在,这么多人,却是笔很大的开销,特别是伯母将家中田产铺面收走后,虽然短期内毫无问题,但终归不长久。

景晴和刘英商量了遣散下人的事,刘英也同意,只是

除了刘英和刘甘,经常受到直命派遣紫菁、紫叶还有刘丙、刘丁两兄弟被留下来,厨子只留下了金大爷和她的妻女,女儿也是刘丁的媳妇,最后就是那些不住园子住外面景家田舍的只是每日来洒扫管理花木的几个工人。

其他人,愿意自行另谋出路的,她全部还了契约,表示他们回自由身份,她给了一笔半年的月钱作为补偿。没有生计可寻的想要留下的十几个人,她也让刘英书信给名下器材行,让他们到行铺里当伙计。

一日,她带着紫菁出门。“紫菁,你去看看,那位老婆婆是不是身体不适?”景晴正在挑选玉笛,本来她是来选给堂姐景晨的大婚之礼的,选好一张七弦琴,偶见一玉笛,甚是剔透盈润,虽然自己不善音律,却也像父亲所说,怡情怡兴,不必事事精通。于是决定买下,却在此时看到外面一老人,扶着墙,似乎是身体有恙。

不久后,大姐景晨就要出嫁了,堂姐并不要为父亲守孝,所以婚期不在三月之内,也就没改。而她却是要守孝的,不参加婚宴,但贺礼却少不了。

紫菁和那老人交谈了几句,景晴看着她拿出几个铜币,递过去却被回绝了。景晴不等掌柜包好的七弦琴和玉笛,走出去,眼神询问紫菁,“老婆婆她说自己没事,也不要钱……”

“老婆婆,您可是身体不舒服?”景晴关切问道。

“哎,没事,我……我……就是饿了,缓一缓就好,喝点水。”

“这怎么行!”紫菁惊讶。

原来是饿了,难道老婆婆没人养?但看婆婆的衣着虽然破旧但是却不褴褛脏污,景晴也不深究,“紫菁,你去买些包子来。”

老婆婆推拒了几下,终是看着冒着热气的包子忍不住咽了咽口水,才说:“我只要一个就好。”

“婆婆,都拿着,别再饿着了。”紫菁把包子推给那老人。

那老人鞠了好几躬,才一脸欢喜地边吃边走,“真好吃,留点给牛儿虎儿他们吃,他一准高兴。”

景晴感念,牛儿多半是孙儿吧,贫民百姓,困苦之中尚如此舐犊情深,真好。

“小姐,我们进去领了琴,便该回去了。”

……

过了些时日,景晴看离景晨的婚事近了,便派紫菁去伯母那,送那七弦琴,回来后,央着景晴出去散散心,光窝着会伤身的。

于是,不久,景晴便携俩侍女,在蕥灵厨的阁楼上品茶进午膳。紫菁紫叶不敢和景晴同案而食,景晴便让她们到楼下吃。

“蕥灵厨的菜比金大爷的手艺好一些,不过也只是好一些。”紫叶比较直爽,此时对自家小姐道。

“主子选的厨子,自是好的。”紫菁回答,景易为了景晴,在饮食上是绝对不含糊的。

景晴不答也不阻止她们继续说,慢慢走着,却见前面人潮涌动。

“里面有位老妇倒了,不知道怎么了。”

“怎么说晕就晕了呢。”

“谁敢动这老人,出事了可担不了。”

“有没有阆中医师?”

……

“请让让,让让!”紫菁紫叶在前面护着,挡出一条路让景晴进去,看到那老人的脸时,景晴暗惊,是前几日那位老婆婆。

她蹲下身,扶起老人,看着她苍白的脸,似乎只是有点昏迷,没有晕过去,抬头看向紫菁紫叶:“赶紧去找家食坊借杯水,记住,加几勺糖。”

“好。”紫叶脚快,马上钻出人群。

“紫菁,过来,扶老婆婆到屋檐下,这里日头太毒。”景晴吩咐,但是她力气小,扶不起来。

“姑娘,我来吧。”一中年妇人放下手中的篮子,接过老婆婆,一下子就扶起来了。

等把老婆婆扶到屋檐,紫叶端着水来了,“小姐,我来吧。”

景晴点头,这种事,的确紫叶她们更熟练,看着紫菁紫叶扶着老婆婆喝完那杯水。

“怎么不见醒啊,这老婆婆莫不是有什么病吧。”还围着的有几人,其中一个道。

“等等。”景晴道,如果只是饿晕了,喝下去还要缓一下才行,她让紫菁去买些容易化的米糕来。

果然,不久,老婆婆终于缓过神来,“我……我怎么躺这了?”她抬头,看到景晴,想起前几日的包子,想来今日又是这位小姐救了自己。

“婆婆,好点了没?”景晴蹲下神,问道。

“好了,好了,我只是老了,我待会就回去了。”

“婆婆,你怎么能不吃饱呢,万一下次再饿晕,可怎么办。”景晴伸手问紫菁要包着的米糕。

“原来是饿晕了啊。”“哎,怎的就没能吃饱呢,儿子不孝顺呐!”“养而不防老,这儿子真不孝!”……

“不!不是……我儿孝顺……我儿孝顺。”老婆婆焦急地解释,这次看也没看景晴手里的米糕,慌忙摆手跟众人澄清,“我儿子待我很好,只是我们家,就那几分地,就我儿子养着这么大口家,妻子带着几个娃娃,那牛儿虎儿,瘦得像小雀似的,我就是个拖累啊!”说完,满是皱纹的手擦了擦眼。

“我又没用,我怕累着儿子,所以我就少吃点,勒勒腰带,也就撑过去了……”

“这……”众人失了神,哑口无言。

“婆婆什么也别说,先吃点东西。”景晴虽然一样惊诧,却知道此时进食最重要,打开油纸,把米糕递到老人面前,“还热着,吃点。”

“我……我……”老婆婆嘴角微颤,手伸出一半,却又缩回,“我吃了这顿饱的,下一顿就更容易饿了,还是不吃了。”

“小姐,这……”紫菁也顿住了,看着景晴。

“老婆婆,我只给你吃一小块,只要你吃了,我就让你把剩下的,带回去给牛儿,怎么样?”景晴俏皮地看着老婆婆,想要缓解她此时的情绪。

“真的?给牛儿虎儿吃?”老婆婆追问道,那日带着那肉包子回去,可乐坏了小小的牛儿和虎儿,抱着她的脖子就亲。

景晴点头。

老婆婆真的就伸手那了一小块,小心翼翼地吃了一口,看了一眼身边的人,然后第二口整个吞了下去,拍了拍喉咙才咽下去。

“婆婆,你家住哪里?我让人送你回去可好?”

“不用不用,我自己走,不远不远。”

就在此时,远处急急跑来一满头大汗的精瘦男人,手里还拿着挑东西的竹担,“娘!娘!我娘呢?”

“大力,我在这……”老婆婆招手。

“娘,儿不知道,儿现在就背您回去。”说完蹲下来背起老人。

“等等,老婆婆,拿着。”景晴放到她手里。

老人忍不住还是接了,“谢谢,谢谢好人。”

“多谢小姐。”林大力说完匆匆离去。

……

“这是哪家小姐?如此热心肠。”

“不知道……”

“我记得,是景氏之女。”

“怪不得,原来是景陵虞的女儿。”

“非也,这是景陵虞之侄,景二爷景若简之女,这景二爷,却是真名士!”

“可惜留下这孤零零的幼女。”

“还好,听说景家早已和百里家有姻亲之约,现在景小姐也成年了,就等着百里家花轿上门,便有夫家了。”

“如此良缘也。”

……

当然,后面这些,景晴都一无所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