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二、夜郎国(1 / 1)青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说夜郎国,大多人想到的是“夜郎自大”这个成语。其实在当时来看,夜郎并不算小国,幅员占今贵州的四分之三和云南的三分之一,而且她还是西南少数民族先民建立的第一个国家。

提起这个国家,胡亥首先记起史书上楚襄王派“将军庄跃溯沉水,出且兰(今贵州福泉市),以伐夜郎王”,“且兰既克,夜郎又降”。两句。再就是后来汉朝太守陈立杀夜郎王,夜郎国乃灭,历时300多年。该国主要人口成份是彝族,仡佬族等。

实际上夜郎的历史远不止300年,夜郎兴起于夏朝时期,历经武米夜郎、洛举夜郎、撒骂夜郎、金竹夜郎4个朝代,于后汉时在王朝终结,历时大概有两千余年。

而胡亥到达时,正是该国的鼎盛时期——金竹王朝。

胡亥学历史时对神秘古国是特别有兴趣的,但夜郎这个国家历史记载实在太少,以致众说纷纭。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夜郎,即应龙,先祖是赤帝和大禹,夜郎氏各部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份。

“这可是歪打正着,去夜郎躲躲也不错啊。”

胡亥催马前行,进入了夜郎境内。

现在的夜郎刚刚从撒骂王朝进入金竹王朝,虽说各部落间还有战争,但相对和平了许多。更重要的就是“严道”的开通,使得夜郎成为西国的贸易强国。

“严道”是一条经过荥经县内的秘道,蜀地商人由此将货物销往夜郎、南越等地,也将南越等地的货物在此中转。贸易发达和文化交流促进了夜郎的织造、酿酒、竹器等手工业的发展,使得夜郎成为西南首富之地。

有多富呢?就这个还是半奴隶制半封建制的小国,居然可以常年维持一支人数在十万的军队,这可是个了不起的成就。

过边关问题倒不用太担心,西南一带的边关如今实际上名存实亡。此地守边的其实是楚地军队,天下大乱后就一哄而散,这时的西南实际上已成不法之地。

胡亥往女神山的方向奔行不久,果然看到一座高山,只见从半山腰间一道瀑布飞流直下,一侧是黑色的岩石,远远看去,瀑布如同姑娘的长裙,黑岩像她的长发,另一边的树丛就像她的面庞,果然像个婀娜多姿的女子。

至山腰上,远远可见天地苍翠,绿野与大地一起沉浮,气候适中,空气新鲜,令人心旷神怡。

奇特美景让他心情大好,多日疲劳一扫而空。从此处下瞰可以看见前往荥经县的官道,过了驿站就正式进入夜郎国了。

即便如此胡亥还是处处小心,好在这儿的百姓对外乡人没有内地那么警惕,官道上时不时可见仡佬族的人,是典型的混居地带。

他还是不敢住店或借住民宅,弯弯绕绕又走了半日,终于在傍晚时分踏上了严道。

进入森林他终于可以松口气,都到这了总没人能认出自己是大秦皇帝了。

找了个水潭,抛掉早已破烂不堪的衣裳,舒舒服服洗个澡,吃完最后一点食物,再美美地睡上一觉。直到日出东方,他睁眼看到远处的女神山尽入眼帘,晨雾萦绕中如同女神活了一般,正笑吟吟地看着自己。

“女神姐姐,我不求当什么皇帝,让我活下去就行了。”他双手合十给女神仙拜了拜,迎着从山后出来的日头,将传国玉玺埋进了水潭边一块大石下。

“虽说开局是个死局,但你好歹活下来了,加油吧胡亥。”他拍拍自己胸口,收拾细软包袱准备出发。回头摸摸马背,“阿多,走吧。”

他给马取名阿多,因为它的马鬃又多又密,摸起来软绵绵很是舒服,本来想叫它阿毛,觉得不够威风,便叫阿多(好像也威风不到哪去)。如今阿多已经通了人性,对他俯首贴耳。

回到严道上,他沿着道上的车辙印和脚印往南走,没多久发现几道很深的车轮印痕,而且是新印,看起来车上有很重的货物,再从杂乱的脚印来看,很可能是支商队。

与此同时,他还闻到空气中有股酸酸甜甜的味道,他立刻明白了:“是支枸酱商队。”

其时枸酱是蜀人和夜郎主要的通商货物之一,枸酱是用枸树花果熬制,可用槟榔叶子包起来嚼食,在巴蜀被视为“珍味”。

另外便是用来酿酒,夜郎的酝酒工艺当时已很发达,枸酱酒便是当地特产,对此物需求极大,所以常有商人往此地贩售枸酱。到汉朝时枸酱和丝绸一样被列为禁运物资,但架不住利润丰厚,常有商人走私。

所以胡亥判断这支是来自巴蜀的枸酱商队。

不过让他奇怪的是很少有枸酱商队走陆路,因为该货物运量大,一般走水路,从牂牁江(今北盘江)运往境外。

他想到什么,灵机一动,飞快纵马赶了上去。

果然前面出现一群人,押着两架大车,身着巴蜀人的服饰,右侧有个骑马的人华服锦袍,头戴峨冠,一看就是头面人物,是个仪表堂堂的中年人。

“且慢。”胡亥大喝一声。

车队后的两名押运一听声音,转身飞快拔出铜剑,警惕性极高。

胡亥勒住马身,拱手道:“我武维扬。在下胡……坚,敢问哪路行家?”

那中年人一听,忙道:“放下。是行家人。”众守卫收剑。

当时秦朝重农轻商,对商业的抑制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即使是合法行商,家财万贯也毫无社会地位,例如征兵时商人仅仅排在囚犯上面,然后才到农民。所以商人们不得不抱团取暖。特别是走私商人形成了地下社团一般的性质,有了自己的江湖切口。

“我武维扬”的切口源自齐国,相传与春秋时范蠡有关,范蠡被尊为华夏“商圣”,该切口的含义无从考证,据说是指商人间要团结互助。

齐国在战国时商业最发达,被秦国所灭后,不少商人逃至巴蜀,这个切口便在商人间流传开来,同行之间碰到以此打招呼,有不侵犯且友善的意思。

这中年人打量胡亥一番,见他衣饰华丽,腰挎长剑,坐骑骏马,显然不是寻常百姓,加上他孤身一人,又主动打招呼,戒心尽去。回礼道:“在下武都陈子陵,足下有何见教?”

胡亥道:“不敢,在下欲往夜郎一地行商,又无向导,今日得见行家,万千之喜,重金求带,必有酬谢。”

说完他掏出一锭金锭,那陈子陵也是见多识广,胡亥手上的金锭成色十足,铸造精巧,一看便是官家之物,不禁两眼发光。

虽说秦始皇此时已经统一了全国货币,但古代总有些管理不到位的地方,像夜郎这种地方更多还是以物易物,中间货币还是更喜欢黄金(银那时还极为少见)。但其实那时的黄金大多是铜,能拿出真正的黄金的非达官贵人不可,所谓物以稀为贵,像胡亥现在拿出的黄金足以在繁华之地买两幢庭院深深的豪宅了。

胡亥现在也是有担心的,常言道财不露白,这陈子陵和自己非亲非故,在这山野之地他要是起歹心且又人多势众,自己根本不是对手。

不过从陈子陵衣着和配剑来看,这人颇有侠士之风,隐隐有墨家子弟的气象,不像是无所不用其极的小人。当然也不可不防。

所以他暗中拉紧缰绳,一有不对就跑。

所幸陈子陵是个正经商人,收回目光后道:“阁下坦然,足见信任。不知阁下欲往夜郎作何营生?”

胡亥回答:“丹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