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中午时分,军训教官来到宿舍教同学们整理内务。
据说这是来自某地高炮部队的官兵,军事素质和军事作风都很过硬。
整理内务的要求很细致,各宿舍、各班级甚至是各院系之间还要展开评比。
为此,大家跟着教官学习整理内务时都很认真。
被子要叠成方块,叠成方块后还须“有棱有角”,不然就得返工重来,这可让不少同学犯了难。
寝室里的佘大同和石青松两人,对被子叠成方块状好像天生缺乏悟性和手感,叠来叠去总不过关。
“佘大同、石青松,你们两人咋回事?”教官在一旁连续示范了好几次,两人仍然不得要领,让教官差点就要发火。
“呃……”佘大同和石青松无言以对。
没办法,既然不能过关那就继续练习呗,练了整整一个下午,两人的“叠被功”才算勉强合格。
而且内务整理的内容,除了被子床褥之外,毛巾、牙膏牙刷、衣服鞋子等日常用品也属于内务管理的范畴。
寝室里各样物品的摆放都有规定,总体要求是简单、干净、清爽、有序而又整齐划一。
学会了内务,紧接着就是军训。
九月一日,早上六点半,一阵紧急集合的哨音打破了清晨的寂静。
根据军训要求,早晨口哨声响十分钟以内,大家必须到达操场集合。
袁初冬和寝室的同学们听到口哨声,赶紧翻身起床,叠好被子、穿好军训服装,在洗浴房的水龙头上浇水洗了一把脸后迅速向操场跑去。
到达操场,大家在军训教官的引导下,很快列队就位。
抬眼望去,参与军训的同学很多,都穿着清一色的军训服,在微薄的晨曦中显得英姿飒爽。
教官们开始喊口令,为期一个月的军训正式拉开大幕。
“向右看齐,向前看,稍息,立正……”
“向右,转。齐步,走。一二一,一二一……”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熟悉列队和口令之后,军训队伍解散,同学们返回寝室洗漱,然后吃早餐……
接下来的日子,军训成为了同学们生活中唯一的主旋律。
军训的内容和强度也在一天天增长,虽然非常辛苦,但锤炼了同学们的意志。
以站军姿为例。
要求站立时两脚跟并拢,脚尖向外分开呈约六十度角,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同时两肩持平,稍向后张,双臂自然下垂,中指紧贴裤缝……
站立的时间也比较长,且站立过程中必须保持严肃肃静,身体不得出现晃动。
如果有哪位同学达不到军姿标准或者不听从教官指令,那就得出列“单练”。
凡是单练的同学,全都站在队列之外统一做一个标准动作,名字叫做“金鸡独立”——双臂左右平举,单腿站立五到十分钟。
这是一项考验耐力和毅力的惩罚性举动,班上有不少同学中招。
“去它娘的,这也太严格了吧?”同学们叫苦不迭。
军训的艰苦,早已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于是经过几天的军训以后,随着军训教官和同学们打成一片,逐渐有同学想要投机钻营。
比如同在机械二班的宋忠发同学,他与佘大同一样是社会考生,社会经验相对丰富。
军训间隙,他了解到班上的带队教官是浙江老乡,于是萌生了请教官吃饭的想法。
一天下午军训结束后,宋忠发寻了个机会,邀请教官去学校风味食堂共进晚餐。
“成。”教官豪爽的答应了,跟着宋忠发往食堂走。
进了食堂,任凭宋忠发在食堂里点这点那,教官并不主动付钱。
宋忠发同学放心了——能够接受自己的宴请,教官在军训场上能不照顾一下自己?
不仅如此,第二天晚上,教官居然又主动约着宋忠发去风味食堂。
宋忠发心里乐开了花,敢情教官把自己当哥们呢!
但是今天,在跟着教官到了风味食堂以后,画风却有所转变——这次是教官主动点菜、主动掏钱。
宋忠发顿时急了,这怎么成?
拼了命也得自己买单,要不然绝对功亏一篑!
最后,钱是宋忠发抢着付了,但第二天上午军训时,宋忠发被教官叫出队列单独开小灶——金鸡独立。
这事沦为不少同学的笑柄。
也有鉴于此,班上同学再没有谁敢在军训时心存侥幸……
但这里不得不说,因为学校此次的目标是确保全市前三,所以军训的难度和强度实在是有点大。
一个星期后,便有部分同学因为适应不了军训的节奏和要求而“惨遭淘汰”,成为军训方队替补队员。
袁初冬也感到挺疲惫。
军训的强度他倒是能够接受,关键是到学校一个星期了,他仍然没有完全适应北方饭菜的口味。
学校风味食堂的饭菜味道挺好,可他又不愿意去破费,时间长了就导致肠胃时不时的要“造反”。
于是,他打算中午破费去公共食堂买卤猪蹄。
为此他已经连续观察好几天了,食堂里的猪蹄被师傅们卤得黄灿灿的,不少同学都在买,味道应该不错。
“师傅,半斤米饭,三根猪蹄。”
“好嘞。”
划过饭卡,袁初冬端着饭菜,在食堂内就近选择了一个座位坐下,急不可耐的拿起一只猪蹄咬了一口。
猪蹄卤得很软烂,入口即化,但却没有意料中的味道,只有盐和淡淡的八角味,吃起来很腻口。
袁初冬摇了摇头,强忍不适吃了两根,第三根只勉强咬了一小口就再不想碰了。
“哎,浪费啊……”
袁初冬看着剩下的那根猪蹄,一阵肉疼。
“嗨,袁初冬,军训表现不错啊,标兵!”正在这时,班长杜民川买好饭菜凑了过来。
袁初冬伸手抹了抹嘴角:“噢,班长同志,你也不错嘛。”
“哪里哪里,吃完了?”杜民川看了看袁初冬,又瞄了一眼袁初冬碗里剩下的猪蹄。
袁初冬摆摆手:“吃完了。可别提了,好不容易吃顿大餐,哪知道这猪蹄味道是这样的啊,吃不下了……”
“哦……,那,那剩下的猪蹄,我可以吃么……?”杜民川小声说道,同龄人固有的自尊让他说话时低垂着头。
袁初冬很意外,抛开杜民川平常那见谁就能侃、就能聊的乐观形象,单说那根猪蹄,那可是自己咬过一口的呀——上面明显能看出一道牙印。
“这个,如果你不介意……”
袁初冬把碗推向杜民川。
“谢谢,谢谢……”
杜民川忙不迭夹起猪蹄,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袁初冬一时愕然,杜民川的家境状况,到底贫穷到了何等地步才会这样啊……
军训继续进行着。
过程中有苦也有甜。
它在锤炼同学们的体魄与毅志的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了火热的、力争上游的集体生活。
“一二三四五,我们等得好辛苦;一二三四五六七,我们等得好着急……”
“让你唱,你就唱,扭扭捏捏不像样……”
操场上,军训同学们就地盘腿而坐,相互拉歌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说句心里话,我也想家,家中的老妈妈,已经满头白发……”
“咋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只因为我们,都穿着朴实的军装……”
“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胸前红花映彩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
嘹亮的军歌声中,同学们雄赳赳气昂昂走过操场。
有的时候,部队教官也会给大家表演武术,军体拳、螳螂拳等等,同学们兴趣盎然……
军训时间过半的时候,学校和教官以各系为单位组织了一场篮球赛。
袁初冬和其他七名同学,代表系篮球队在场上奋力拼搏,以三分的优势战胜化工系,让本系士气大涨……
野外十公里的拉练在烈日炎炎的下午进行。
北方的太阳与南方相比并不逊色。
虽然已经是九月中下旬,但天空万里无云,太阳在天际直射下来,晒得人身上火辣辣的。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同学们列队穿过市区,走向野外,仿佛就要奔赴战场。
更有几位同学因为接连十几天的军训,脚掌挤压变形长了“鸡眼”,走起路来一瘸一拐。
与袁初冬同寝室的“老八”李宏斌,早在几天前就已经犯了甲沟炎,仍然一声不吭咬牙坚持,十公里的徒步跋涉结束后,不得不去医院做趾甲手术……
靶场位于郊区,距离学校十几公里,同学们依然是步行前往。
老式步枪,每人五发子弹。
军训时,教官们已经教过大家枪支拆卸的技巧和原理,同学们拨弄起枪支来轻车熟路。
袁初冬趴在靶场射击位置,肩头用力顶住步枪枪托,感受着步枪子弹发射时带来的沉重后座力,内心无比满足。
一切的坚持都是值得的,一切的努力都得到了回报,那些早早淘汰了的军训同学,连摸枪的机会都没有……
最后是组建军训方队,接受学校及相关领导的检阅。
袁初冬作为军训标兵,顺利进入方队阵容。
“首长好……”
“为人民服务……”
排着整齐的队列,踏着有力的正步,喊着嘹亮的军号,各军训方队依次通过操场最东边的主席台……
噢!
为期一月,令人终身难忘的军训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