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结束,中秋来临。
教官们忙着收拾行李,他们很快就要离开学校。
一个月的短暂相处,同学们经受了军营式的锻炼,也与教官也建立了难能可贵的友情。
这种友情虽然建立的时间不长,但却真实客观的存在着。
相比男同学,女同学在表达感情方面表现得更为细腻和执着。
男同学们大不了三五成群与教官一起喝一场酒,然后挥手告别。
而女同学则比男同学更为感性,她们会因为教官的离去而哭泣。
中秋之夜,本是共赏月夜,奈何却是分别?
不少伤感的女同学围聚在昨日军训的操场,拉着教官们共叙夜话,直到宿舍灯光即将熄灭才依依不舍的离去。
更有大胆的女同学勇敢的向教官表白爱慕之情,由此演绎出了一段军地恋情。
……
中秋当天,袁初冬上午好好的补了一场觉。
下午略作休息,准备去学校门口的小卖部买电池——那台无线电收音机的电池已经快没电了。
下了宿舍楼,快到小卖部时。
“袁初冬,袁初冬……”门口方向突然传来惊喜的叫喊声。
袁初冬抬头看去,发现有一名亭亭玉立的女孩子,正站在校门口远远的向自己挥手。
“不认识啊……”距离有些远,袁初冬看不真切。
女孩子一边挥手,一边跑向袁初冬,一头长发随风飘扬,同时嘴里大声喊叫着:“袁初冬,是我呀……”
“噢。”袁初冬定睛看去,终于看清了门口方向跑来的女孩子是谁。
“逢春……”
蓦然间,一股暖流瞬间传遍了全身上下。
是的,是逢春!
是那个在阳高高中时,坐在自己前排,递纸条让自己帮忙编写歌词的逢春呵……
美不美,家乡水!
亲不亲,故乡人!
更何况逢春还是昔日的同窗同学啊。
温暖和亲切感油然而生!
袁初冬紧走几步迎了过去,激动的问道:“逢春,你怎么来了这里?”
“我听杨三果说你在这个学校……”逢春却是开心的笑了,笑得如此灿烂。
杨三果?
袁初冬顿时想起这个考上了合肥理工的家伙,离逢春家好像并不太远,逢春通过他知道自己所在的大学并不意外。
袁初冬望着一脸灿烂笑容的逢春,笑问道:“那你呢,是不是也在郑州上学?”
“是呀,我们学校今明两天放假,所以就来找你啦!”
“在门口等了多久?”
“刚到一会,你要是再不出现,我就要进去贴寻人启事了,嘻嘻。”
两人有说有笑,一起去门口小卖部买过电池。
之后,袁初冬带着逢春漫步在学校的操场上,此时此刻的他们感到自己是如此的幸运。
因为不论是阳高高中还是县城一中,目前除了他们两人,还没有听说过有其他任何同学来了郑州……
“袁初冬,你瘦了,也变黑了。”坐在操场的草坪上,逢春掩嘴偷笑。
袁初冬挠了挠后脑勺,嘿嘿笑道:“能不黑嘛,军训天天晒太阳呢。”
“我们学校的军训就没有那么严格,好像混着混着就过来了……”逢春看着袁初冬因为军训而剪短的头发:“不止是黑了,你这发型跟高中时相比,也完全是大变样呀。”
“也挺好,寸头更利落嘛……”
此时的两人,早已抛却了阳高高中时的拘谨,轻松的聊着天……
接近晚饭时分,袁初冬带着逢春回到宿舍。
学校的男生宿舍对女生是完全开放的,女生进出不会受到限制。
进入三二四房间,过来串门的刘世友已经在寝室里等着袁初冬了。
袁初冬依次向刘世友和寝室同学介绍过逢春,坐了一阵后便带着逢春去往学校风味食堂。
老乡刘世友是肯定要一起去的,三人都来自家乡同一个县,没有不一起吃饭的道理。
至于寝室里其他同学,晚上也有聚会——给军训教官饯行。
袁初冬只得委托同学给教官捎去口信表达歉意。
学校的风味食堂有好几家,袁初冬和逢春跟着刘世友去了一家主打川菜的食堂。
食堂里有单独的小炒,看上去挺不错。
而且袁初冬现在手里还是比较“宽裕”的,学校刚发了生活补贴,逢春来了请她吃顿小炒完全没问题……
吃过晚饭,三人回到宿舍。
袁初冬在向两人略作交待后,转身去了楼下。
他打算让逢春今晚住在学校女生宿舍,所以现在必须去女生宿舍楼下找同班女同学帮忙——经过一月的军训,班上的男女同学基本上都已经认识了。
在女生宿舍楼下等了一阵,恰好遇到班上的云南女孩罗宁上楼。
袁初冬赶紧叫住罗宁:“嗨,罗宁,找你帮个忙……”
身材娇小的罗宁转头一看是袁初冬,略感意外的问道:“噢,袁初冬,什么事需要我帮忙呀?”
“这个……,就是我有位高中女同学过来了,想在女生宿舍借住一晚,你能否帮忙看看有没有空床位?”袁初冬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后脑勺。
“哦,好的,我现在就上去问问……”这位身材娇小而又面容清秀的罗宁同学很热心,说完便转身上楼去了。
过了一会,罗宁从女生宿舍下楼,很遗憾的告诉袁初冬,因为班上的女同学都是外省人,两天假期大家都没有回家或外出的打算,所以并没有空出来的床位。
“要不你再等等,我上去发动大家再找找?”罗宁征询袁初冬的意见。
袁初冬略一思量,回答道:“算了,罗宁……”
在这件事情上,他不想太过麻烦罗宁——因为罗宁和班上的其余四名女同学刚到学校一个月,又遇军训,与宿舍楼内其他女同学并不如何熟悉。
向罗宁道过谢,回到三二四宿舍。
刘世友知道情况后,起身想要去联系他们班上的女同学寻找床位,却被逢春叫住了。
“我们班上有不少男同学来自本省,中秋和国庆连着放假,很多人都会回家,男生宿舍肯定有空床位,要不去我们学校?”逢春建议道。
袁初冬和刘世友稍作商量,觉得可行——反正放假暂时也没什么事,还可以送逢春回学校。
三人当机立断,趁着天色尚早出了校门。
逢春的学校位于郑州南郊,距离稍远,中间还会转一次车,但这对三名年轻人而言算不上什么麻烦,车上没有座位站着也无所谓。
不到一个小时,三人到达目的地。
不过在穿过学校操场和食堂,来到女生宿舍时,袁初冬和刘世友就只能在楼下等待了,因为学校女生宿舍是不准男生随意进出的。
等了十来分钟,逢春下楼来了,后面跟着好几名同寝室的女同学。
“哇,逢春,这就是你同学么?”几名女同学叽叽喳喳的嚷开了。
逢春抿嘴一笑,介绍道:“对呀,这位是袁初冬,我跟他是高中的同班同学。这一位是刘世友,我们来自同一个县。”
“噢,欢迎你们的到来……”几名女同学很活泼,不用逢春介绍,便主动介绍起了自己。
互相认识过后,逢春问道:“在去公园前,谁能联系一下班上的男同学,让他们帮忙安排两个空床位?”
“我去吧,我知道刚好有两名男同学回家了……”其中一位本地女同学回应道。
“谢谢,再好不过了。联系过后你直接到公园找我们……”
“好的。”本地女同学匆匆往男生宿舍去了。
天色已经暗淡,星星时隐时没。
“我们走吧……”
逢春调皮的对袁初冬和刘世友眨了眨眼睛,一行人走出学校大门,很快进入学校旁边的公园。
“今晚是中秋夜,我们来个烛光聚会吧。”一位手拿蜡烛的女同学提议道。
这一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众人走到一块平坦的草地,围成一圈席地而坐。
“我们来成语接龙,谁接不上就表演一个节目,节目可以是唱歌、跳舞、讲笑话等等,大家看行不行?”其中一名江西女同学开始组织。
“行啊。”众人纷纷同意。
接下来大家开始报成语。
不过语文是袁初冬的“强项”,成语接龙对他而言基本上算是小菜一碟,这让一心想要“捉到”他表演节目的一群女同学大感失望。
反倒是平常有些腼腆的刘世友被捉到了好几次,又是唱歌,又是讲故事,忙得不亦乐乎。
“逢春,我们到啦,两张男生床位也安排好了。”正在这时,本地女同学寻了过来。
同来的还有班上六七名男同学,有的捧着零食,有的拿着蜡烛,其中一名同学不知道从哪个地方弄来两个气球。
“哇,暖心男同胞……”女同学们沸腾了。
一番打闹,十几人重新围坐在一起,烛光聚会继续。
游戏规则也换着方式不停改变。
袁初冬被要求表演节目的那次,是因为一群女同学“耍赖”,将抛向空中的气球接力拍打,以致于气球刚好掉在他的头上……
袁初冬也不扭捏,为大家唱了一首歌。
歌声喑哑中透着清亮,听得大家意犹未尽。
不得已,在一众同学的强烈要求下,袁初冬又加唱了一首才算罢休……
气氛越来越热烈,大家不再拘泥于游戏形式,开始主动出节目。
有同学朗诵了一首诗。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众人闻言,纷纷抬头望向夜空。
只见深邃的夜空中,一轮明月冉冉升起。
皎洁的月光如水般洒向大地,公园被笼罩了一层柔和的轻纱,周遭的树木朦朦胧胧,远处的高楼隐隐约约,连世界都仿佛静寂了。
大家都沉浸在一种思念的氛围之中,这一刻,他们思念父母,思念家乡,思念朋友……
夜色迷蒙,烛光摇曳,夜风徐徐吹来。
袁初冬低头看向身旁的逢春,却见逢春也正向自己望来,脸上绽放着如花的笑靥。
回报以逢春一个温暖的微笑,此时的袁初冬发现,逢春一头如瀑般的长发,正在微风的吹拂下缓缓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