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轩关心的看向萧莫然。
萧莫然面不改色的道:“没事,继续吃吧。”
萧莫然甚至还有心情听他们是如何谈论她的。
当听到不止一个两个在说她背景强大时。
萧莫然无辜的耸耸肩,如果这书院院长是她师父,这也是背景强大的话,那她应该勉强算是。
于文轩吃着饭,不时关心的看表弟,见表弟没受到影响这才放下心来。
待吃完饭后,有一盏茶的午歇时间。
萧莫然没有歇息,继续整理注释。
待一盏茶后,钟声响起,又要上课了。
进来的夫子约莫四十来岁,一张容长脸上气息平和,通身看着儒雅的很。
这是教授《中庸》和《礼记》的陈夫子。
待众人行完礼后,陈夫子便开始讲课。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
陈夫子已经将到了第十七章。
“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萧莫然喜欢中庸之道所将究的“慎独自修”、“至诚尽性”,这分明是在将修身养性。
萧莫然听得极为认真。
待下完课后,萧莫然依旧在整理注记。
她所记的注记,虽不详细却格外精辟,于文轩都将其借去观摩。
钟声响后,又进来一位夫子。
略方的脸格外严肃,这位钱夫子教的是《孟子》与《周易》。
四位夫子,每人负责教四书五经中的两门,最后的《尚书》由李掌院亲自教导。
《孟子》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
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它比《论语》又有明显的发展。
只因《孟子》中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
钱夫子翻开书,讲起课来声音洪厚而沉着有力。
正合了《孟子》给人的侃侃而谈,气势磅礴之感。
相比《论语》的简约、含蓄,萧莫然更喜欢《孟子》。
听完钱夫子授的课,萧莫然还有种意犹未尽之感。
记了注解之后,萧莫然将注解整理好,工整的摆放在一旁。
在最后一声钟响,李掌院带着书进来了。
众人起身行礼后,李掌院开始授课。
《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是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
《尚书》所录,为虞、夏、商、周各代典、谟、训、诰、誓、命等文献。
萧莫然想着,这其实与《礼记》有些许类似。
《尚书》除了仁君治民之道外,还讲明贤臣事君之道。
李掌院的课很快便讲完了,待他走后,众人开始收拾东西。
萧莫然和于文轩背着书箱,走在回去的路上。
此时夕阳漫天,晚霞如红云似的铺满整个天际。
一眼望去,如同一副大气磅礴的画卷般,看着旖旎又瑰丽。
萧莫然看着,叹道:“晚霞掩映祝融峰,衡岳高低烂熳红。”
于文轩温润的眸子在晚霞的掩映下灿若星辰,笑道:“这便是读书的好处了,一般人若是感叹晚霞好看,最多只能说上一句,真是太美了。”
萧莫然也笑了:“为何读书?修身养性,君子端方如是也。”
待回到书铺后,于舅舅关切的问:“莫哥儿,在学院可还适应?夫子同窗待你可好?”
萧莫然笑着道:“一切都好,表哥很是照顾我。”
于舅舅笑着道:“那便好。”
很快于舅母做好了饭,待将饭吃完后已近戌时。
萧莫然照旧练了会字,待洗漱完后躺在床上,回想着今日上课时学的内容。
真不愧是甲院的夫子,一日下来她受益匪浅。
想着,萧莫然渐渐睡去了。
……
翌日,萧莫然依旧早起,穿着旧衣扎了半个时辰马步。
待于文轩来唤她时,她已洗漱好换上了院服。
吃完早饭后,二人背着书箱到了甲院。
待钟声响后,肖夫子进来了。肖夫子今日讲《诗经》。
《诗经》是古代诗歌开端,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的诗歌,共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
肖夫子已经讲到了《雅》,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
肖夫子讲课一如既往的深入浅出。
待肖夫子讲完,下课后,萧莫然依旧在作注解。
待钟声响起,陆夫子来授课了。
陆夫子先生将昨日留下的课业检查了一遍,才开始讲课。
陆夫子教的是五经之一的《春秋》。
《春秋》是由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加以整理修订。
陈夫子性子古板,恰是合了教授《春秋》。
因为传言孔子写《春秋》的目的是要见盛观衰,惩恶扬善。
为达到这个目的,孔子在写作时非常讲究遣词造句,以一字寓褒贬。
而陈夫子最擅抓人话里的漏洞,逮住就狠批。
不过陈夫子虽性子不太好,但讲课功底还是不错,真可谓字字珠玑,发人深省。
待上完陈夫子的课,已近午时。
众人纷纷去膳堂吃午饭。
萧莫然和于文轩到膳堂时,离二人不远的林书源看着萧莫然,不怀好意的笑了。
见李明显回来,便问:“办妥了么?”
“妥了,您等着看好戏吧。”
这厢,萧莫然二人刚打好饭坐好,还没等吃饭呢,就有一人冲到萧莫然面前。
此人身高体壮膀大腰粗,看着倒不像个书生,像个武夫。
怒斥道:“小子,凭什么别人辛苦都要考上去,你连乙班都不用进,就能到甲班?”
“今日你若是不给我个解释,我定让你尝尝我拳头的厉害!”
中午膳堂吃饭的人本就多,听到这哪还管的住腿,一个个里三层外三层将几人围了个水泄不通。
为了看热闹,连饭都顾不上吃了。
萧莫然看着眼前这些如长舌妇一般,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所谓“读书人”,只觉得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