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着,”柳玥轻叫了一声,从旁边拿过来一根蜡烛,“扑”的一声点着了,火光中,那纸片上的字清晰了,柳玥的脸也不再那么白光光,而是染上了一层温润的光晕。火光中,他俩一时四目对在了一起,不觉相对都笑了。歌舞场侧面的这一束光在旁边吸烟的客人的弥漫的烟火中并不显眼,只不过比更深处的黑暗多了一点光亮而已,但叶清再拿起这张纸片的时候,心里却多了许多的自信,也奇怪地觉得这火光格外的温暖。他在离柳玥的脸庞很近的地方轻声读起来:
灵性的舞动
在凝神追忆的瞬间
那是寒冬的暖流
亦是故都的甘泉
我的眼泪
在眼眶中打转/
舞者轻盈
如飘零的尘光
那是精灵的一瞥
亦是夜雪初霁的鸟鸣
我的心碎了
在天地间荡漾
念完了,叶清有几分自信,又有几分忐忑不安地等着,过了有半分钟,柳玥说道:“你把我写得太美了,其实我没有那么美。”
叶清觉得她的话过于平静,而且显得过于现实了,但也许是她习惯于自谦呢,不管怎么说,她承认写得美。他说道:“你一跳起舞来,确实不一样,真是大不一样,有着惊人的美。”
听到“惊人”两个字,柳玥转过头看着叶清,淡淡地笑了:“你又在骗人,你们文人都喜欢骗人。比如说吧,明明现在天气这么热,你却写的是寒冬,明明这里吵得让人心烦,你却写的是听到了‘夜雪初霁的鸟鸣’。你们文人是和正常人不一样吧?好奇怪,但,我挺喜欢的,我喜欢你这些意象,特别特别独特,像有些古诗,可你这是西洋诗,更直白,也更细致。”
“那你可过奖了,我怎么能和那些古诗比呢?”叶清有意要谦虚一下。
这时,有个粗壮的男人过来叫柳玥:“玥儿,该你上场了。”那个男人看柳玥用的是一种很冷静的眼神,顺带着斜瞟了一眼叶清,更冷,好像只是不经意的,没有用正眼去看,又好像已经把叶清的一切都看在眼里了。
柳玥只好站起来,对叶清说:“报歉,我要干活了,今晚上恐怕我都得忙了。”
叶清说:“您忙,谢谢你和我说话。”
那个男人转身走了,柳玥跟在后面,叶清这才细打量她走路时的姿态。她走起路来脚步很细碎,并不十分讲究步态的端庄,好像真的要去赶场子,这样难免肩部一耸一耸的,让身体不是非常平稳地向前移动,与她跳舞时的身形和姿态相比,稍为让人感到有些缺憾。
那一晚,叶清一直站着,他一直想更清楚地看柳玥表演,也因为激动而无法平静地坐下来。散场了,柳玥的身边围着不少男人和女人,他远远地看着,最后当柳玥他们去了后台,他也就只好走出了歌舞场。
自那天以后,阿三这个人是叶清和柳玥不需要的人了。如果有字要写,叶清就抄在雪白的正规的白纸上,让送信人送去。如果柳玥有了回复,她会让身边的小妹把信送来。
但每次叶清的信都是厚厚几页纸,写了不少溢美之辞,再附上几首小诗,可柳玥的信只有一页,顶多写两行字,通常都是一行字,比如:”不错,很好,挺有意境。“而且柳玥通常一周只会回复一次,叶清却是一周要写四五封信。这样就可以了,叶清觉得挺知足,她没有拒绝他的信,她的回话虽然不多,却都是在说好,正是因为字数少,所以那个”好“字似乎更是出于真心的了。
叶清的收入不多,不能经常光顾元奇歌舞场,每周只能去一次。他总是找一个角落,尽量不要饮料,从头看到尾,看着财大气粗的旁人,他怕露怯了不敢主动到后台去柳玥,所以也就一直没有机会与柳玥说上话。他觉得只能用诗来发泄情绪,同时也许诗能更打动柳玥。
他的诗风也变得更直接了,不再像隔了一层纱似的去描摹,而是更深地发掘自己的情感,用坚硬的笔触去开掘诗的境界。他想到柳玥的年龄,那样一朵明媚的花,面对时间是多么无奈啊,看样子她是单身,也许结过婚,一定有什么挫折,让她至今是在一个人过日子,因为在她周围的男子好像没有太过于亲热的。他感慨着,寄给她一首《时间》:
时间是什么
就是一点点的
快乐和温暖
撒到一池
平淡的生活之水里
看不到水花
只有一丝
隐约的
幻像或感动
他想了想,自己的收入还是能挤出一点钱的,省几顿请客的饭钱就有了,于是在信的末尾,他鼓起勇气写道:“柳小姐,我想作为仰慕你的人,可以今天晚上到你家附近请你吃顿饭吧?是朋友就应该多聊天嘛。”但是几天也没有收到柳玥的回音。他不想再提这个话题,与女人交往要有风度,不要以己之愿总想着要迅速达到目的,尤其像吃饭这种事,对于女人来说就是一种仪式,两个人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仪式,信赖一个男人的仪式,把自己暴露给别人的仪式,在这个动荡的时代,女人已经很维了,为了生存已经没有多少自己真实的喜好,唯有在可以自己选择和什么样的男人吃饭这件逢场作戏之外的私人的事情上,女人是可以有自己的选择的,是可以耍点小性子的,是可以让一个男人一直等的,是可以被宠着的。
那么怎么才能打动她呢?叶清着磨着,往情诗的路子上走,其实难道自己没有身在其中吗?他在又一封信里对柳玥说:“音乐是神奇的,舞蹈将音乐和人的刚、柔、美、情结合起来,创造了立体的另一个神奇的世界,人徜徉其中,独立于现实之外。每次我看你的表演,总有想进入你的世界的冲动,但是又是那么难,就像下面的这首诗。”——
题目:雨
你来的时候
春天正在离开
驶向另一个码头/
我追赶过来
想沿着你的航向
和你来一次
不期而遇/
这时夏天来了
用一场雨
感动了你
将你揽入怀中/
而我承受不起
这无情的雨
宁愿飘在河上
让自己分辨不出
哪是河水雨水泪水
等了两天,等来了回信。一打开信纸,叶清惊讶地发现,这次字数多了,写了足足有三行:“我喜欢这首‘雨’,实话实说,我哭了。正像你在诗里,融入了你的心事,我在音乐的情节里,也感受着情与伤、喜与乐的意境。在舞中,我仿佛是在与歌中的人物交流,交流我所渴望的一切。这时的我的身心已不在现实世界,而是在那看不见的也许是最高的精神世界。”叶清把这段文字反复看了十几遍,他对柳玥倒要刮目相看了。这是一个有很深内涵的女子,可以肯定的是在感情上有过磨难,但却是无比热爱舞蹈艺术的,好像舞蹈有一种救赎的力量,让她能解脱游离到另一个世界中。能这样把舞蹈提升到这么高境界的人,真是奇人。他突然反省自己,感到惭愧了,诗歌对于他来说,有没有上升到那么高的境界呢?他怀疑,甚至是要打一个问号的?这可能也是男人与女人的区别。他反省自己,觉得像自己这样的男人就更油滑,更想满足全部的欲望,而不是甘心把自己放在一种情感里,相守相知就知足了。自己就是这样的男人,更虚伪,更想道貌岸然地显出自己的地位、能力、财富、情感,却又想花费最小的代价,付出最少的时间,得到最丰厚的回报。他这样的男人,更不容易投入感情,表面浮躁地堆砌得十分华美,实际上缺少艺术的美感,缺少灵魂的溢散,缺少人性之光。
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马上写去了一封长信,充满情意地表达了对柳玥演出的多支舞蹈的细细的品鉴,对她在其中的表情的更深入的描写和赞美。
第二天,叶清刚到报社坐下,那个小妹带来了柳玥的书信,字多多了:“叶先生,感谢您,这样,今晚六点半,我们在富长路73号饭店有一个聚会,你能来参加吗?”
“好啊,我参加。”杜生云急忙应承下来,感觉心都要跳出来了,而对于她的甜软的模样,又有了新的激发人的想像力的滋味。
这是一间普通的餐厅,包间挺大,摆了两张大桌子,每桌足有八九个人,男人少,只有五六个,女人只有两个上了岁数,其他都是二三十岁,还有两个外国人,高鼻梁的意大利男人叫迈克,据说是柳玥在意大利时的舞蹈老师,金发碧眼的德国女人叫玛莉,是元大都一家培训公司里教舞蹈的老师。大家都已经知道叶清是柳玥请来的。当柳玥用哄亮的声音介绍他时,他不好意思地直摆手。柳玥说:“这是叶清先生,是诗人,在一家报社供职。”大家鼓掌欢迎,有人说道:“诗人好,能写文章的人让你佩服。”
坐在叶清对面的一个男人嘟囔道:“写诗嘛,谁不会啊,我也会。”叶清这才注意到,这个粗壮的男人就是他第一次去歌舞场时看见的那个叫柳玥干活的人。
几个小姑娘起哄道:“何老板,你就来一首诗吧。”
“好,你们听好了。”何老板用舌头舔了舔嘴唇,摇头晃脑地念起来:“人生苦短,今日何求,不如此地,喝酒吹牛。”
柳玥笑出声道:“你这叫诗吗?你这分明是在卖酒。”
一会儿音乐响起,有人大声说:“咱们的聚会就是边吃边跳。来,第一个节目让小灵光上,说,来什么吧?”
“小灵光”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娇小姐模样的年轻女子,她着一身精致的长裙,大大方方地站起来说道:“好,我来一段扇子舞。”她在当中摆出一个姿势站定,随着古色古香的音乐响起,她移动脚步,身形流畅地舞动起来。当她把两支扇子分开的时候,立刻显出了古韵十足的闺阁女子的端庄。那腰身极为柔软而舒展,身形稳健而扎实,一招一式都显出很深的功力,绝非一般舞者可比。叶清这才认出“小灵光”正是元奇歌舞场的副领舞袁露,在这个场地上跳舞,味道真是有所不同啊。再一看,叶清发现还有几个人也是元奇歌舞场表演队的队员,她们在明晃晃的烛光下,又兼卸了妆,呈现出自然的状态,不显得那么妖娆了,不显得世俗了,年龄也看上去小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