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九章 酒后果然误事啊!(1 / 1)亦斯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怪苏宓不懂这挥金如土的滋味儿,竟无言以对。

好在那东方朔也是守信之人,乖乖地把酒奉上。

从到这学宫来的第一天,苏宓就发觉这里布局相当精妙。

自己来此已经一月,总是迷路,那曲曲折折的廊道,各间书房、雅室、讲习之所的划分常常让人晕头转向。

更不用说这学宫内众多竹林、杏林所隔出的僻静地了。

她能发现,就代表旁人也有可能发现。

那东方朔何等机灵,早就寻了一处好地方,既可赏月饮酒,又无闲杂人等。

因那日宇文错把他赶出房间之后,东方朔也不敢得罪那位爷了。

这不,苏宓和他此时正坐在草丛旁边,一人一壶酒,聊得酣畅。

俩人喝得正兴。

就发觉有人靠近,突听见高声:“好哇,这南华学宫禁酒,你二人这是明知故犯。”

俩人茫然地抬头,眼眸朦胧,那人从树影后面闪现,直直向他们走来。

东方朔早已有些醉意,尚不辨是何人,偏偏头,摇摇晃晃地站起来,把怀里的酒坛往那人面前一递,轻声笑道:“一起喝便是。”

梁丘临当然不会是因为贪图这酒,只是偶然路过此处。

不过,这月黑风高的,说是路过此处倒真有些可疑。

见东方朔这么大方,也不推脱,自顾自地到倒了酒,饮了一口,很是惊喜地点点头,乐呵呵地出声赞叹:“果然是好酒。”

苏宓狐疑地打量着他。梁丘临,只知道他是朝歌人,家世隐秘,只有一侍卫元恪伴其左右。

虽然这学宫中藏匿身份的人众多,苏宓也不例外。

但只要凭其姓名,大多还能究其家源。

只是这梁丘临,背后的家底渊源即便四处探查,也没有下落。

他要不然就真的只是一位寒门士子,要不然就是身份极其特殊。

显然,苏宓更相信的,是后者。

这东方朔真是和谁都能混得熟络,平日里嘴就碎,整天嗡嗡嗡地在苏宓身边叨叨,没想到喝了酒之后更甚,跟梁丘临二人是无话不谈,家乡风物更是一一道来。

说着,东方朔扭头望向苏宓,问道:“玊兄,你自阆州而来,江南风物何如啊!”

苏宓望着暗夜出神,作思考状,眉眼之间笼罩着一种特别的愁绪,悠悠道:“阆州可比这京都美多了,烟雨画桥,风雅之极。”

想起阆州,苏宓也想起了那里的人。

春日落花时节,若按往年,弟弟苏子衿早就求着宗政易踏春去了,引一只乌篷船撑篙览景,三五好友结伴出行,真是人生幸事啊……

杨柳阊门,富庶人家,青墙黛瓦,悠悠水云,苏宓不禁有些想念了。

尤其是自己那位生性顽皮的弟弟,这府上除了宗政易和苏宓,没人能管得住他。

不知道自己不在的这段日子,子衿有没有乖乖听话。

都说长姐如母,每每想到自己弟弟,苏宓就不免头疼,之所以这样,当然是对他的疼爱。

“江南以才子佳人著称,难怪玊兄如此才情,想来也是烟雨浸润的吧。”东方朔说话向来动听。

没想到梁丘临突然眼睛放了光,翘首望向苏宓,问了一句:“阆州是风生殿的地界,你既是阆州人,可曾见过传说中的风生殿主?”

风生殿主,梁丘临怎会突然想到这个,真是奇怪……

苏宓含笑瞟了他一眼,遗憾地摇摇头:“我哪里见过。”

听到这句话,梁丘临显然很失望,神色微动,这更让苏宓好奇了。

他,似乎对这风生殿主的感情不一般。

至于是各种关系,这哪能平白猜到呢?

一位在阆州,一位在西北,所隔如山海,理应也不该有什么联系。

三人在杏花林中饮酒,梁丘临心情愉悦,靠着杏树,笑着说道:“等过段时间,南华学试,到时候应该会有皇族众人观试吧!”

这话除了淡淡地询问,还带着浓厚的期待。

“那是当然,每年都是太子、怀王坐阵,还能见到皇上皇后呢,到时候,这京都城中高官显爵都能见到。我听说,曾有一位士子就是因为被皇上看中,后来平步青云。”

东方朔对这些传闻八卦总是最了解。

这南华学宫里的人,面子上不说,心里不都是期望有朝一日飞黄腾达,扶摇直上。

苏宓望着梁丘临的神情,眉头一动——这人似乎有些不同,好像并不是为了成为天子门生,而仅仅只为了见见场面。

想至此,苏宓的眼眸越发柔情,笑意吟吟,这梁丘临,绝对有故事啊……

突然又有脚步声靠近,梁丘临还以为是自己的护卫元恪出来寻自己。

没想到苏宓一转头,正对上一张脸,披霜挂冰,带着责问,道:“你们在干什么!”

这学宫里说话这么严厉的只有顾况,但此人并不是他。

若说那才子气质、惊才风逸,比顾况有过之而无不及,眉眼只见更见沉着庄重。

苏宓一开始还坐在草丛上,见此人便立马站起来,脚踹了踹地上的梁丘临。都是她不好,明明也不是贪杯的人,但那无愁可解每喝一口,都会让人着迷。

醉意朦胧的梁丘临还抱着树根傻笑,一点也不动弹,丝毫没有察觉到眼前之人的怒气。被苏宓一踹,迷惑不解,摸摸头,不悦地嚷道:“你干嘛呢?”

一扭头看到面前的男子,酒意瞬间消了大半,呆呆愣愣地扶着树站起来。

东方朔见场面不对,虽然不知道来者何人,还是乖乖地把还没喝完的酒放下,站了起来。

苏宓心道不好,完了,又惹事了!

南华学宫有两位院正,一位顾况,另一位游走地方多年,改革学制,兴建地方学宫。

眼前这人,这副模样,这般态度,估计就是另一位重名于时的院正——萧致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