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56 枇杷蜜膏(1 / 1)振鹭云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把父亲叫到书房后,太公又把舅舅也叫了过去。他把一本《营造全书》放在了书上,用手指点了点,一句话也不说,就这么看着舅舅和父亲。

舅舅刚想说话,被父亲抢了先,“爷爷,是这样的。原先是三郎要造园子,我那时忙,小逸刚开完秀才到我那玩,然后我就让他帮着三郎...........”

舅舅见父亲说完,又补充道:“我的老师带我游历时,发现我挺适合做这行的。回来后,就介绍了老师给我,他是致仕的工部员外郎。”

“工部员外郎?”太公的身子坐直了,“就是邓风爽,邓员外郎?”

“是。然后,我就跟着邓先生学习了。爷爷,我真的喜欢,我不会拉下其他功课的。”

太公闭着眼睛想了一下,“立岩,你是让三郎给小逸挡刀子了吧。”

“爷爷,这也是赶巧,三郎还等着舅舅给他造个大园子,不然他种的水果就没小逸的分了。我也跟小逸说了,举人是必须考的,其他的多学点挺好的,技多不压身嘛。”父亲又说道,“爷爷,其实我挺羡慕小逸的,我就是想学都没有机会了。”

太公的心一下软了,挥了挥手,“好了,只要小逸自己觉得喜欢,能把功课都做好,我就不管他了。”

舅舅开始抓着太公的手撒娇,好话不要钱的往外冒,惹得太公哭笑不得,毕竟是最小的孙子,又不是做坏事,出去欺男霸女,喝酒赌钱。这也是正道,以后慢慢看吧。

直到有一天,舅舅的老师找上门来,跟太公说,邓先生要收舅舅正式入门墙,从此以后就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徒名义要跟随两人一辈子。这意味着,从此就是一家人。

太公意外了,小孙子的这一辈子就这样光明起来,只要三年后考出举人,就可以一路工部走上去,有邓先生在后罩着,没人会给他使袢子,终有一天他至少能走到邓先生的高度。

邓先生的高度,拿官职来说,正五品啊,这家里,连个九品芝麻官都没有一个。更别提,邓先生在营造这行的赫赫威名了,其他部门瞧不上,我们家瞧的上。太公嘴巴都合不拢了,正式拜师那天,带着外公和父亲,看着他磕头敬茶。然后邓先生金口一开,不用去书院浪费时间了。从经史子集到营造相关,他全盘接手。这时大家才想起来,邓先生是他们那年进士科的探花郎啊。

“虽然科举有二十多科,可以单考营造科。但是,我的弟子,必须先考进士科,然后再去考营造,没有进士科的经史子集做底子,以后营造也就是一辈子的工匠。我的弟子可不能这么丢人。”邓先生那是掷地有声,舅舅则开启了他痛并快乐的读书生涯。

不提这头,舅舅的事尘埃落定。钱公子到帝都也有三个月了,一个多月前,钱大爷带着大奶奶也到了帝都。

一家人很快安顿下来,钱公子也从外婆家搬了回来,毕竟母亲不在了,外公外婆更加倍疼他,其他人自然就有酸溜溜的。不是每个人都会因为他失去母亲就认为他该被多宠爱。更何况,一个神童的名头压住了家里同辈,总有人不喜欢。

和父亲住一起,整个人都放松了,钱公子本来就不是善于拉关系的性子。继母对他也很好,真的把他当作自己孩子一样疼宠,他觉得自己眼光就是不错,有人嘘寒问暖,添衣加食,照顾他比起父亲细心多了。

唯一一点让钱大爷和钱公子不适应的是,这帝都的天气实在是干燥,连下雨都少见。如果在平安郡,雨打荷花蜻蜓舞,那是寻常景色,到了帝都,倒是稀罕起来。因为不适应,几人的嗓子总觉得干干的,不那么舒服。

“大爷,家里送东西来了。”柳管家跟着钱大爷到了帝都,不然老太太不放心。虽然,他们才来了几个月,老太太已经惦记的不行,早早打发人送些特产过来,就怕他们吃不惯用不惯。

“大爷,除了老太太给你们准备的,还有一大箱子是王家三郎送给公子的。”

“王家三郎给的?不是他爹给的吧。”

负责运送货物的管事回道:“还真不是王掌柜给的。我那日去王掌柜那给老太太订些果酒和其他小吃食,正好说起要来帝都给大爷送东西。他家小公子在边上听到了,让他的丫头,搬了这个搬那个,最后还写了很多说明,让我一起带过来给公子。”

钱大爷想起三郎和自己儿子的通信,那满纸的涂涂画画,就就笑了起来。

“行,放着,等公子下学回来,我一起看看,这王家三郎送了些什么好吃的好玩的。”

好玩的没有,只有几种好吃的,还都跟枇杷有关。

枇杷蜜五瓶,枇杷膏二十瓶,这指名是给钱公子的。信上说,枇杷蜜难得,这是王峰找了附近的枇杷园特意在枇杷花开时节把自己的三箱蜜蜂放在那采蜜酿制的。这一共才三箱蜜蜂,能制成蜜的也真是不多,家里还有长辈要孝敬。

枇杷膏是我和父亲选的最好的白玉枇杷,个头圆圆小小的,到品质特别好。只是新鲜枇杷运不过去,只能做成枇杷膏耐放。每日一勺子用温水化开调成一杯枇杷水,喝了最是滋阴润肺润嗓子。

还有枇杷酒好几十筒,路途遥远坛子不好运,容易碎。这些大竹筒又好用又不会坏,就全都孝敬钱大爷。这是今年新酿的果酒,自己喝送人都好。而且信中说,除了枇杷蜜没了,枇杷膏,枇杷酒随便喝,快没了赶紧写信跟我说,我再给你们送到帝都去。

这信不仅钱公子看得暖暖的,就是钱大爷离了家乡,这有人惦记的感觉真的很好。

钱公子收了东西,很大方的分了继母三瓶枇杷蜜,父亲十瓶枇杷膏。都说了润喉润肺,自然要孝敬父母。

结果,这枇杷蜜,枇杷膏的润喉润燥效果非常好。喝了第二天嗓子就舒爽了许多,连续喝了几天就再没有毛躁躁的感觉了。

钱大爷马上让准备回家的管事带话回去,再给爷买个二三十罐回来,好歹要喝到明年枇杷上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