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和大哥吃了早饭,就去了袁先生那。
袁先生没有住在昱竹院的正屋,他住在二楼的东屋,书音师姐就一起住在东屋第二间里。来我们家,他们没多带人,师姐就带了一个贴身的丫头,唤作茜草。袁先生的贴身事情都是自己来,不需要丫头,也只是传个话,端茶送水什么的琐事有人照应,因此一个麻利的丫头就足够了。
我和大哥到时,书音师姐已经带着丫头去了母亲那里。袁先生也对我不客气,一个上午的考较,让我焦头烂额,如果不是有原本那些脑海里的书打底,真的会被他给考糊了。袁先生的少年举人,真不是靠的祖荫,即使没有钱子希那么的天才,也是数一数二的。
“好了,这次来就考较你到这,总算是还不错,没有把学得基础都还了我。”袁先生此言一出,我是如闻纶音,一口气才松了下来,就听到,“但是,”一颗心又被吊起来了。
“去学堂学的这些还是不够扎实,虽然近两年你不下场,但不可松懈。”袁先生说道:“过两年还是要下场的,我的弟子,连举人都考不出,你让我脸往哪里搁?就是你二哥,回来后也来我这,他也别想逃。”
“我为你二哥默默点根蜡。”酒哥调侃。
不过二哥明显就不想考,脾气又犟得很,到时候能让他乖乖复习考试么?我有些怀疑的想,偷偷看了眼先生,也许大概先生会有法子的吧。
至于我,自然信誓旦旦过几年一定考,直到考出举人为止。先生挥挥手,“去吧,去吧。把我和你大哥的午饭送过来就成,你下午就帮你师姐去。”
看着我退了出去,先生摇摇头对大哥道:“晗之,天分足矣,就是无意仕途,心思都放在花花果果上了。”
“三郎幼有宿疾,那时只要他能好起来,其他都不足论。记得他病刚好时,就特别喜欢与父亲一起去挑果子,想来也是别有慧根。”大哥见先生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忙为我解释,“而且,父母对他的期望也就平安二字,其他都不做他求,自然都由着他性子来。”
“说的你和明之不由着他一样,自幼他最不用功,也没见你们说过他一句。”袁先生还是感慨,可功课楞是不差,让他想批都没得批。“罢了,罢了,各人自有各人的出路,不说他了。你把策论拿出来,我看看。”
不提大哥这边,我跑到母亲这吃了午饭,就开始给师姐和母亲打下手。母亲没有女儿,我们小时还能撒撒娇,现在都是大人了,自然不会赖在母亲身边。外婆是长辈,其他是丫头,怎么说都不顺畅。师姐过来,可算是找着知音了,师姐女红很好,跟母亲聊了一上午绣稿啊,搭配啊,针法什么的。
下午我就成了她们的小工,也不知道她们两嘀嘀咕咕准备做点啥,就听母亲和师姐一会一声,三郎啊,去帮娘挑些好橘子来;三郎,可有今年的新鲜桂花?三郎啊,再去挑些雪梨来,准备的不够。
我被她们支使的团团转,忙活了一个时辰才消停下来。
“娘,师姐,你们今天做的啥呀?可把我累坏了。”
“不就跑几步路,这么大男孩子几步路累什么类?你师姐站那么久又是揉面又是调味又是包馅的都没叫累。”我不就这么一说么,发现师姐来了,母亲总是怼我。
“这是亲妈。”酒哥又刷存在感,幸灾乐祸。
“婶子,这不有您帮忙,风荷、白梨她们也都一起,其实没多累。”师姐说道。
“师姐,今儿你们做了些啥点心?”我好奇道,“这院子一阵阵的都是水果的香味。”
“就你鼻子尖。”母亲笑着拍了我一下。
“今天师姐可做了好几种呢。煮了橘子羹,蒸了海棠糕,还做了咸口的千层酥。还又一种是将琼脂与果汁相和,加入果肉,不过这是冷作,正放在后山窖着,明日才能吃。”师姐倒是跟我细细的说了起来。
“海棠糕漂亮又好吃,还有师母以前常做的梅花糕也好吃。”师姐很擅长将糕点做的色彩形状精致漂亮,母亲在这方面就差些,好吃就成。
“梅花糕需要做成冰糕的样子,这半日可做不出来。若是想吃,以后家中做时给你捎过来。”师姐解释着说。
“别惯着他。”母亲说了一句,又塞了个提篮给我,“先给先生送点心去,下层是橘子羹,还有桂花露,按着口味添加;上层是海棠糕,有红豆馅、苹果馅的,你先端过去。一会千层酥会出锅,我和你师姐一起送过去。”
“娘,不如一会您和师姐将做好的点心都送到大哥的院子里,我去叫上太公和父亲,大家一起尝尝。师姐的手艺可好了,人多也热闹。”我靠近母亲的耳边轻轻说道,“顺便也让大哥休息下,袁先生讲起学来,可是很严格的。”
母亲轻轻撞了我一下,看脸色却并未反对。我连忙得寸进尺,“师姐,你和先生带好茶来了没有?等下我来帮你们泡茶,你看看我泡茶的水平长进了没?”
师姐擅长治茶,在这平安城里是出了名的,她用手虚空点点我道:“你就别绕圈子了,想喝茶就说。我带了今年新制的秋露白,最是消腻,等下我泡给大家喝。”
“那怎么行,让三郎泡,书音就好好的做客人,他自己起的头让他自己担着。”母亲怕失了礼数,这客人做了点心还干活。
“娘,你就喝喝师姐泡的茶吧。平安城里想喝上师姐泡的茶,可是不容易的,那水平甩我几十条街呢。”
“婶子,别听三郎瞎说,哪有那么夸张。”师姐很谦虚,“等下我泡几道,大家都品过,再让茜草泡余下的,她跟着我也学了一些的。”
“是啊,王太太放心,我不会让我家小姐累着的。”茜草也机灵的接过话,“小姐泡的茶可是连郡守都称赞,平日里也就泡些给我家老爷喝,难得来显露一下,您也品鉴一番”
“那,今日就劳累书音了。”母亲闻言没有坚持,“婶子哪里会品鉴,只怕牛嚼牡丹,浪费了你一番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