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五章 君与臣(1 / 1)昌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戬向赵佶报告,“陛下,嘉王殿下已经出宫了。”

“他不是去看顺德和柔福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出宫了?也不知道多陪陪弟弟妹妹。”赵佶正在写词,是一首李煜的《虞美人》,一手漂亮的瘦金体跃然纸上。

“嘉王殿下和顺德、柔福二位帝姬放过风筝,不过后来柔福帝姬的风筝落进了政事堂。”

“这些孩子,就知道胡闹,也只有他们几个敢在宫里头放风筝了。”

赵佶蘸了蘸墨水,虽然嘴上说着胡闹,但是眼光之中没有丝毫责备之意,嘴角反而露出淡淡的微笑。

“官家说的是,这皇宫对于旁人来说是威严之所,但毕竟是殿下们的家。”杨戬在一旁陪笑道。

“政事堂那边没说什么吧?”赵佶道。

平常人家的孩子在自己家中玩耍自然是没什么问题,但天家毕竟不是一般人家,凡事都要讲究个礼法,他虽然不介意自家孩子玩闹,但若是被那些官员看到,免不得又要跑到自己面前说个不停了。

“政事堂的相公们倒是没人知道。”杨戬道,“不过殿下在政事堂倒是遇到了一个将门之子。”

“哦?遇到了谁家的小子?”赵佶道。

“秦州知州刘仲武之子,刘錡。”杨戬道。

“刘仲武?“赵佶想了一会儿,终于想起来,好像此人之前招降了一个什么羌族王子。

“怎么了?”赵佶问。

”嘉王殿下与老奴讲,想要让此人当侍卫。”

“此人如何?”赵佶问。

“刘錡是前几日由太师亲自选入阁门司的阁门袛候,武艺未知,但看起来倒有一股儒雅气。”

“太师的人么?”赵佶停笔。

“既然是将门之后,又是阁门袛候,想来也是有些武艺的,这样吧,把他安排进皇城司当一个御前统制吧,日常负责嘉王的安全。”赵佶说道。

“老奴这就吩咐下去。”杨戬道。

“等等!”赵佶道,“林灵素的死查清楚是怎么回事了吗?”

作为大宋朝廷的实际控制者,林灵素的死自然瞒不过赵佶,林灵素死亡的当天,赵佶就接到了皇城司的奏报。

“倒是查到了一丝蛛丝马迹,杀死林灵素的应该是一个叫李执的江湖游侠,此人号‘冷面狼’,惯使一柄手刀,杀人一刀致命。”杨戬道。

“朕不管他是狼是虎,一定要将此人抓住。”赵佶道。

“老奴遵旨。”

赵佶从始至终都只是利用林灵素来稳固自己的统治。当初哲宗驾崩,他还只是端王之时,向太后便力排众议支持他即位,但在众臣眼中,他这个端王根本没有什么威严可言。

所以他需要积极改革政策来树立自己的威望,同时还需要天授的神权来标榜自己得位乃是天意。

这也是他为什么表面上迷信道教的原因,但这仅仅是他表现给众人看的而已,林灵素是他用来宣扬自己的工具,若是以为赵佶被他耍的团团转那就大错特错了。

但林灵素这人确实是有一些真本事和眼色的。

所以林灵素将赵楷医好之后便匆忙告辞就引起了赵佶的注意。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家伙宁愿放弃功名利禄也要走呢?

赵佶表面上将其放还,暗地里便派皇城司的人注意盯梢。

结果林灵素走了还不到两个时辰,就收到了关于这个家伙的死讯。

这起凶杀案到底是贼人见财起意还是因为有人想要杀林灵素灭口都还未可知,这件事非常诡异,所以赵佶命令皇城司的人一定要侦破此案。

不管是什么人,敢威胁到他的统治,统统格杀勿论,为此,赵佶不惜通过将身边的太监安插进朝堂和地方去制衡文官集团。

显而易见,在他的平衡之术下,无人不敢以他为权威,西北的西夏被他的宠臣童贯打的快要灭国,朝堂内部的官员们也都被自己吃的死死的,不停地讨好自己。

至于他们贪污腐败,赵佶倒不介意,你越贪,越给我上贡,我越放心用你,如今天下闲平,百姓富足,贪点钱财算什么?

臣子的能力与忠心,在大多数皇帝面前,都会选择后者,天下有能力的人太多了,对自己绝对忠心的人太少,所以才要让对自己忠心的人去驱使那些有能力的人。

这一点,蔡京作为活着历经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和当今官家五朝的人,自然也知道。

虽然大宋的官家们常说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但其实压根不是这么一回事。

皇权从来不站在士大夫官僚这边,官家们只不过通过一层层的金字塔状的官僚体系来管理他的国家。

而站在金字塔顶端的几位大臣,就是和皇帝成对立的关系。

而另一方面皇帝又超然于这个官僚体系之外,人人可以通过科举当官,升迁,甚至宰相,但绝对不可能当皇帝;而一方面,皇帝又必须依靠这些官员来帮他施政。

所以大宋的历代皇帝对待各位宰相都是既重用又防止他们权柄过重压制皇权,而不仅仅只是针对于武将。

蔡京也是从王安石的熙宁变法中过来的人,当时他也是一个积极支持变法的青年,但经过四十余年的宦海沉浮,看惯了诸位相公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曾经热血的心也就凉了。

在他看来,正是大宋官家们的这种对众臣既用又防的心理,才使得变法失败,变法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数十年的持之以恒才能看到成果。

他偶尔也会想起,若是神宗没有英年早逝,或许现在的大宋又会是另一种面貌。

只是,如今的他也变成了需要讨好皇帝才能继续当宰相的人了。

自己最后也活成了年轻时讨厌的模样,只是希望还能将舒王(政和三年,赵佶追封王安石为舒王)的理想流传给下一辈吧。

蔡京上完朝回家,一路想着。

“父亲!”蔡绦站在门口等候着蔡京。

蔡京下了马车,看着门口只有蔡绦而没有蔡攸,内心不禁微微叹了一口气,不怪他不喜这个长子,实在是蔡攸太过于钻营势利,而没有一点君子之量。

“父亲,最近我一直派人盯着嘉王府中的下人,但他们除了经常采购一些石灰,猪油之类的东西,并无人有异动。”

“做事不要如此急躁,这才几日?再多盯些时日吧,若是有情况,总会有露出马脚的时候。”蔡京说道。

“父亲教训的是。”蔡绦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