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宁话糙理不糙,拳头大的是哥哥!太平日子是一刀一枪打出来的!
自黄家大宅改成了永宁王府,府内大小事务,玉衡全都交给了张嫣打理。
张嫣做了六年的正宫皇后,管家简直不要太出色!
小小王府中大小事务,全都安排的井井有条,订了家规、招了家仆又请了丫鬟,手把手的调教,黄宅渐渐有了王府的气象。
普永年自告奋勇接管了赌场;梅采洁接手了清凉油生意,阳炎做研发,白姨管生产,呼贵堂管采购和销售。
清凉油的厂房,设在最西北的小院,呼贵堂从白马镇铜匠那里,以两文钱一个的价格,定了近万枚铜盒,可销量一直上不去。
阳炎牌清凉油,批发4文一盒,零售9文每盒。一个月只零售卖出去四百来盒,其中五十盒,还是每日上门撩骚的王朴为讨阳炎欢心,自掏腰包买着玩的。
阳炎十分无语,对玉衡说道:“王爷,要不这生意就算了吧!我一个月薪水5两,贵堂数和白姨月银三两,还有其它开销算来也不少,赔下去不是办法”!
玉衡笑道:“一来时节不对!二来我怀疑有人背后捣鬼,贵堂叔每日都是在街口推销,可所有经过的商帮,竟然没有一家愿意替咱带货,你说怪是不怪”?
阳炎一脸委屈,摇着玉衡的胳膊:“那你还不赶紧想办法,我都急死了”?
玉衡揉了揉鼻子,皱眉想了一下说道:“旺季赚钱淡季磨刀!你跟贵堂叔和白姨,每个人至少招两个徒弟!这段时间只需做好两件事,第一是继续打磨产品,第二是储备人才!相信我,用不了几年你肯定是咱云南第一富婆”!
阳炎高兴的直跳脚:“真的吗?我可以作富婆吗”?
玉衡望着阳炎漂亮的大眼睛,忍不住心尖儿一麻,抬手想捏一下阳炎的鼻子,可手到半途停在了空中,心底好一阵忏悔:朋友妻不可欺!咱是干大事的人,怎么能做这种败坏自己名声的事呢?
安顿好赌坊和清凉油生意,玉衡一门心思扑在了分地上。由于众人缺乏经验,玉衡只能先在都龙镇,拿黄定海的产业做试点。
都龙镇有6个自然村,59个小寨,1531户人家,男女人口10717人;全部耕地只1.15万亩黄家479亩,也就是说,这万余山民九成以上都是黄定海的佃户;而一万七千亩上好的山林和3.5万亩荒山,也全部属于黄定海的私产。
玉衡先在59个小寨召集山民开会,从每个寨子选举了两名分地委员。
然后带着他们一道,白天同龙天正,金初麟,黑云鹄,呼九思,乌奴,泰宁,呼延九和李如靖一起翻山越岭,挨家挨户的调查,记录,反复的丈量核实山林和土地面积,并一一记录在案。晚上聚在一起开会讨论分地方案。
前后忙活了半个月,走遍了都龙的山山水水,没有漏掉一家一户,总算完成了前期调研,群策群力讨论修正,拿出了一套试行版《耕地与林地分配原则。
最让玉衡欣慰的是,这回不用打土豪,自己就是最大的土豪。
《耕地与林地分配原则的最高目标是“实现耕者有其田”;分配原则是“公正、公开、公平”;分配方法是,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数量上抽多补少,质量上抽肥补瘦;分配土地的最终决定权归村民所有,由村民一人一票推举三到七名分地委员执行本村分地工作。
“分地委员”接受村民和永宁王监督;分地工作完成以后,村民若有异议,可提请召开村民大会投票;若七成通过之后,村民仍有异议,可赴永宁王府上诉;若无异议,限期在永宁王府登记,待流官到任之后过户。
之所以放手将土地的分配权交给村民。龙天正的解释是:“这山上的一草一木,乃至河畔的一块石头,主人是谁,村里的狗都比我们清楚!咱们何必自作聪明,咱们有什么资格,又凭什么替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当家作主”!
金初麟的解释更有说服力:“咱不相信老百姓,凭什么让百姓相信咱们”?
玉衡不爱多管闲事,把分地之事交给村民自己只想图个清闲,于是乐观其成。
玉衡选择的分地执行试点是大寨村,这里土地贫瘠,人口密集,而且是壮苗彝傣的混居之地,矛盾最多,情况最复杂,也最容易暴露问题。
情况主要复杂在各族头人手里的“公田”上,四大族头人每人名下,都有十几亩“公田”,公田由部族百姓替头人劳作,而田里的收成,虽说名义上是“共有财产”,其实归头人们自己所有。
玉衡一行九人,带着11名分地委员观摩团住在村里,对“四大头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了好几天的思想工作,没有起到任何效果。
虽然剥削族人的事实摆在眼前,可他们总能找到各式各样冠冕堂皇的理由,拒绝将名下的土地捐献出来同族人均分,说白了他们就是一点儿亏都不能吃。
迫于无奈,只能再次组织全体村民开会投票,决定“共有财产”的归属。
玉衡牺牲和努力,以及对于头人们的尊重,老百姓全看在眼里。见本族的头人如此贪得无厌,乡民们终于愤怒了,在村民大会上群情激愤,争先恐后的揭发四大头人的种种恶行,并强烈要求永年王颁令废除头人制度,由永宁王做四族共主,并全票通过了废除“共同财产”的陋规。
玉衡头一回对“人心向背”四个字有了深切的理解,忍不住一番感慨,对龙天正等人叹道:“别看这些山民都是吃瓜群众,是沉默的大多数!可他们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心里有数,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你是真心替百姓谋福,还是装装样子混弄人,老百姓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人心齐泰山移,大寨村选出了37个“分地委员”,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完成了分地工作;无论男女老少,每人分到了两亩六分耕地,十二亩山林和七亩荒山。
民以食为天,土地就是百姓的命根子。
分到土地以后,大寨村的百姓无不欢欣雀跃,他们自发的献出了腊肉和美酒,非要永宁王收下他们的心意。玉衡借花献佛,邀全村百姓,在营地里办起了篝火晚会,山民们又唱又跳,热闹的跟过年一样。
龙天正带着三名分地委员找到玉衡,最年长的彝族老汉禄青根,抓着玉衡的手老泪纵横:“王爷是我们彝人的恩人呐!是我们的再生父母呀!老汉活了六十多年来,头一回遇到像您这样真心替百姓着想的贵人!老朽给您磕头了”!
玉衡连忙将老汉扶起,笑着说道:“老禄叔过誉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禄青根擦了擦眼泪问道:“我们这些分地委员商议过了,准备趁农闲组织劳力,把各家各户的荒山开垦出来!开垦的荒地,能算是私家的田产吗”?
原来这就叫劳动积极性?玉衡大喜过望,拉着老汉的手笑道:“怎么不算?只要在我这儿登记,谁都抢不走,世代都是你们自家的私产!谁敢抢,谁敢加税,就是跟我张玉衡过不去,我替你们出头”!
老汉激动万分,连连道谢,并且当场向村民宣布了这个好消息,全场顿时欢声雷动。永宁王替百姓做主,爱民如子的口碑和声望,就这样立了下来。只十几天的功夫,就传遍了临安、广西、广南、元江等滇南各府各县!
黑云鹄把玉衡拉到暗处,指着一个神情怯懦的后生说道:“王爷,他是我在大寨安插的眼线,有重要情况向您汇报”!
后生刚随叔父从临安府贩药回来,只道听途说,据说阿迷土司万彩莲,已和西寨土司首领黄定江联手,对玉衡下了“禁商令”,从都龙至临安府一线的所有商家,禁止同永宁王有任何生意上的来往,违令者斩。
万彩莲这个名字,玉衡听见可不止一回了。怪不得没有商家愿意代销清凉油,自家赌场的生意也越来越差,原来确实有人从中作梗。
玉衡赏了后生二两银子,皱眉想了一下,对黑云鹄说道:“当务之急是赶在春播之前,把土地分到百姓手里!至于万彩莲和禁商二事,还是从长计议吧”。
有了大寨村的经验,复制到其它各寨就顺利多了。
龙天正、金初麟和呼延九分成三组,将155名分地委员分成了15个小组,交由他们分别率领,分赴黄,禄,陈,张四大家山寨组织分地,只七天时间,便将王朴没收的5.5万亩良田,全部分到了百姓手里。
分地是解放生产力的第一步,核心还是税收。由于山民们之前耕种的,多是土司和头人的土地,而且年收的7成要交地租,百姓们既不愿卖力干活,又不愿兴修水利,已经形成了土地越来越差,人越来越穷的恶性循环。
永宁王将土地分到个人名下,只按大明三十税一的比例征粮。
如此一来,山民们的生产热情空前高涨,家家户户忙着打制农具、凑钱购买耕牛和猪仔,四处打探新品和良种筹备春耕;更有如禄青根这样的能人,带领百姓趁农闲开荒垦田,开挖灌溉水渠,小小都龙镇一片欣欣向荣。
各村寨土地分完以后,玉衡抽调了46名表现优异的分地委员,将他们召集到都龙寨开会,重新讨论修订《耕地与林地分配原则,编制试行版《永宁王土地法大纲。经全体百姓讨论,将土地资源分成了三大类,耕地和林地属于百姓私有财产,可以自由处置;而大小矿山和江河湖海,属于全民共有财产,可以在王府的准许和监管下开发利用,但矿山周围百姓必须持股分红;至于官道左右丈及城镇土地有待后续开发,暂列为国有资产,由沿途百姓和衙门代为监管。
这边的《永宁王土地法大纲还没有最终落地,分地的后续问题接踵而来,玉衡的人手从各村寨撤走以后。过去的头人们仗着往日余威,不约而同开始反攻倒算,强行夺回“共有财产”的情况屡见不鲜,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少数几个稍微安分的头人,也三天两头找茬使坏,各村寨的纠纷越来越多。
玉衡只能暂时停下手中事务,每日逐寨巡查,乡亲们远远看见永宁王,便哭天抹泪上前,告御状般跪在地上叩头不止,请王爷给他们评理,替他们作主。
争田夺地倒还好说,可每每有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百姓们也愿意麻烦永宁王出面裁决。玉衡虽然不胜其烦,可总不能抹了乡亲们的面儿,更不能寒了百姓们的心,于是只能硬着头皮和稀泥。
可玉衡每次都能成功把事情搞砸,把小事闹大,把大事闹成解不开的仇怨!
好在只要龙天正出马,嘻嘻哈哈三言两语,便能让原本争执不休的山民心服口服,把事情说的鞭辟入里,处置的也恰如其分。
玉衡惊喜的发现了龙天正的断案天赋,于是吩咐道:“不如由你牵头办个审理所,今后专门处理百姓之间的纠纷”!
可龙天正一出手便让玉衡大跌眼镜。
这货竟是个深度懒癌症患者,比自己还要懒上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