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章 太平天下(1 / 1)娇憨的青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哎呀,公子,我们赶时间,这是一点心意,你收着,让我们先吧。”

小婢女哀求的说道,想将半两银子塞到吕渊的手中。

吕渊摆手道,“小姑娘,你瞧我这样像是没钱的主?赶紧将银子收回去,再侮辱我,小心在下不客气!”

开玩笑,吕渊的家当可是有足足两百五十两银子,放在后世就是将近三十万的钞票,虽不多,但也够吕渊挥霍一阵。

“好好好,我收回就是了,那公子给我家娘子先买吗?”小婢女只好将银子收回。

吕渊看了眼小婢女边上的女子,带了个面纱,看不清模样,穿的衣物也比较宽大,身材同样看不清,他摇了摇头道,“不行,先来后到。”

这小娘子要是不带面纱也就罢,反正都等了这么久,吕渊不介意再多等一会,可带着个面纱,又想要银子收买它,吕渊感觉自己很不受尊重!

“你这人怎么这样!你可知东京城那些士子儒生、达官贵人想要见我家娘子一面有多难,今儿让你给我家娘子行个方便是你的荣幸!”小婢女急着说道。

吕渊感到好笑,“真是奇了,这关在下何事?那行吧,让你家娘子面纱摘去,给我看上一眼,长的对我胃口了,也不是不能给你行个方便!”

“你、你、你放肆!”小婢女闻言,眼睛瞪大,气鼓鼓的说道。

吕渊双手附在身后,笑眯眯的看着小婢女,一副能奈我何的模样。

“算了晴儿,我们排队。”

这时,边上那蒙着面纱的女子开口了,声音恍若空谷幽兰。

吕渊微微讶异,这可以算是他听过最惊艳的声音了,如此纯净、美妙的音色,他还是第一次见,不夸张的说,不看容貌,光听其音,吕渊心跳有点加快!

“可是娘子,再晚点回去,吴大娘就会发现你我二人跑出来了呀,届时,你装病的事,也会暴露了!”小婢女着急的说道。

“晴儿!”蒙着面纱的女子口吻变重。

小婢女马上意识到自己似乎多嘴了,警觉的左右看了看,发现没人注意后才放下心。

“怎么样,考虑的如何?”

吕渊兴致勃勃的道,听了声音,他还真好奇起了这女子的容貌长的如何。

“做你的白日梦去吧!”

小婢女却是不客气的吼到吕渊,紧接着挽着那女子站在了后面。

听到这里,吕渊也不再理会,他只是好奇,也没到非看不可的地步,毕竟声音好听,脸长的难看,他也不是没见过。

很快拿了刚做好的桂花蜂糕,吕渊就要离开,而他身后的小婢女,却是怒气不减的说道,“哼,我可记住你了!”

“呀,小丫头,你跟你家娘子莫非是要报复在下?”吕渊停了下来,转身看去。

“你可知我家娘子因为你,今后要多了多少麻烦?”小婢女气道。

“我方才不说了嘛,你家娘子摘去面纱,给在下瞧上一眼,自是会给你们行个方便,你不答应怪谁?”吕渊耸了耸肩,小丫头片子,还怪可爱的,捉弄捉弄也蛮有趣。

“反正都是因为你!”小婢女双手叉腰。

“在下家住外城惠民河畔,二位,想要复仇,随时奉陪。”吕渊看了一眼缄口不言、仿佛多说一句话就会怎么了的蒙面小娘子。

说完这话,吕渊也没继续耽搁,转身离去。

“气死了、气死了!娘子,你说这人讨不讨厌!”

“讨厌!”

“一点气度都没有,男人都是这样,要是他知道娘子你是谁……”

州桥夜市中,桂花蜂糕铺子前,依稀响着两道声音。

……

距那殿试还剩最后一天的时间。

结束了礼仪性质的大朝会,大宋天子赵顼没有感到一丝疲惫的向崇政殿走去,明日就是殿试了,作为国家最为重要的抡才大典,赵顼的心中同样是激动的,毕竟改革才刚刚开始,正是需要人才之时,今科的殿试,赵顼是想要选拔出更多能为其实现富国强兵的新生血液!

年仅二十二岁的赵顼,一腔的热血此刻都放在了富国强兵这四个大字上!他需要赶快去崇政殿跟两府宰执们商量事情,不光是明日的殿试,还有许多新法令要研究,同样,横山河湟那边的战事,他也要过目!

崇政殿!

两府宰执官分站着两侧,参知政事王安石面无表情的位于左侧排在的第二的位置上,他看了看站在他面前独剩的一人,心中叹息,亚相陈升之又称病不朝了,只有年迈的首相曾公亮还在,怕是不日也要辞官而去,变法才刚刚开始,他却只差一步,便能够位极人臣。

但王安石却没有丝毫的喜悦,当年一位位的挚友,如今因为变法,一步步的跟他分道扬镳,甚至反目成仇,没人理解自己,所有人都不理解自己!

仁宗朝开始,每年都要给那契丹贼子送上大量的岁币,从而换取跟辽朝的称兄道弟,又要给西夏党项送去每年数十万的银绢买一个口头上的臣服,这些钱,都是民脂民膏啊!

天下一直太平,天下何时太平过了!!?

法度不变,何以强国,国家不强,大宋的臣子如何能够心安!?

只有富国强兵的信念一直支持着王安石!支持着他走下去!

就算与全天下人为敌那又何妨!就算被人骂奸人误国那又如何?后人自会有公允的评判,他王安石不求权、不求利,一心为国罢了,后人会看的明明白白!

想到这里,王安石的腰杆挺直了。

赵顼来到崇政殿,直接问道王安石,“王卿,明日的殿试,可准备妥当?”

如今中书政事堂中能说的上话的只有三位宰相执政,首相曾公亮、亚相陈升之,以及参知政事,被称作副宰相的王安石。

其中曾公亮年迈,陈升之基本无力与王安石抗衡,差不多中书权柄尽在王安石的手中!

“禀陛下,一切妥当,今科殿试只考策问不考诗赋的消息也早在前日就公布了出去。”王安石将心中所想暂时搁在一边,出班回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