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一不做二不休(上)(1 / 1)大虚无痕6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去!”崔奋进板着脸道,“你这张大嘴巴,早晚会害死我。二十万吨,被你吹成了二百万吨,这么大的业务,不捞点好处,我都不信!”

张洪彪苦着脸,道:“崔书记骂得对,怪我,都怪我。”说罢,张洪彪又使劲煽抽了自己二个嘴巴,真的是“叭叭”作响。

崔奋进哭笑不得,气也消了,道:“算了,以后汲取教训,少吹牛。哎,我问你,新钢的那二十万吨,没出问题吧?”

张洪彪道:“目前来说,没问题,有合同的。合同只签了二年,就怕二年以后……”

崔奋进道:“你还真打算永远靠新钢二十万吨活命啊?”

张洪彪道:“要不是有这二十万吨,双成乡的运输公司也不会跟我们合并。”

“这倒也是。”崔奋进道,“张洪彪,反正,你牛皮也吹出去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运输公司再做大、做强!”

张洪彪听了,两眼放光:“崔书记,我听你的。”

……

上次,乡里号召乡干部写《建议书》,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其中,乡农技站的曾明才就在《建议书》中写道:“米贱”伤农,“果贱”伤农,“茶贱”也伤农,冠城乡由于地势偏远,交通不便,有人长期在冠城乡压价收购山货,建议乡政府大力发展运输公司,帮助农民解决山货运不出去、卖不出好价格这二大难题。

“有人压价收购山货”,这个问题让崔奋进很不舒服!农民辛苦劳作而来的东西,就让一些人以超低价格收购了,表面上是“你买我卖”,愿打愿挨,但是,农民真的“愿挨”吗?肯定是不愿意的。

出现这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有没有乡里的领导暗中给某些人撑腰?

这天,都快下午四点了,副乡长魏立民才出现在办公室,来了以后,仍然觉得晕晕乎乎的,不一会又趴在桌上睡着了。

有人敲门。

魏立民醒过来,见门口站着崔奋进,忙起身:“崔书记。”

崔奋进道:“老魏,中午没休息啊?”

魏立民道:“唉,中午喝多了,搞倒几个。”

崔奋进就问:“县里来人了吗?”

“不是,是收山货的李老板。”

崔奋进道:“哦,我正要跟你商量这事,听说,收山货的老板把收购价压得很低?”

魏立民解释道:“怎么说呢,低是低了些,但冠城乡交通不便,农民进一趟县城不容易,李老板也是帮农民搞活流通。”

崔奋进点点头:“那,乡里为什么不组织农民搞活流通呢?”

魏立民摇头:“山里的农民穷啊,买不起车啊。”

“没钱可以找信用社啊贷款?”

“难!”

崔奋进又问:“今天中午喝洒的人里面有没有信用社的?”

魏立民就有些惊异:“有,王主任在。”

“收山货的老板在信用社贷了款?”

魏立民点点头:“听说是贷了款。”

崔奋进就道:“老魏啊,收山货的老板压价,杀猪!而信用社呢,只愿意帮收山货的老板,农民想买车却贷不到款,可以这样说吧?”

魏立民无言以对。

崔奋进道:“请你来我办公室一下。”

魏立民跟着来到崔奋进办公室。

崔奋进把曾明才的《建议书》拿给魏立民:“你先看看这个。”

魏立民看了,有些触动。

在魏立民看《建议书》时,崔奋进给魏立民泡了杯茶。

魏立民道:“哎呀,崔书记,不好意思,还要你亲自给我泡茶。”

崔奋进笑笑:“老魏,看了这份建议书,有什么感想?”

魏立民道:“写得不错,说出了问题。”

崔奋进点点头:“所以我想,应该帮助更多的农民买车。当然,也不光是货车,还要增加班车线路,方便农民进城,搞活流通。”

魏立民叹口气:“难呐!”

崔奋进道:“今天晚上,乡里开个会,专门研究如何加快发展运输产业,除了班子成员,再把信用社、企业办、财政所的负责人都找来。”

晚上七点,乡里的党政班子成员以及相关人员在会议室开会。

副乡长徐建南进了会议室,道:“又是晚上开会啊?”

崔奋进微笑道:“开个短会。”

徐建南家在县里,到冠城乡来当副乡长,是来镀金的,已经混过了一年半,他的想法就是最多在乡里干二年。

崔奋进看人到的差不多了,就道:“现在开会,今天晚上的会,二个内容,一是向大家通报一下乡里干部写《建议书》的情况,二是研究搞运输公司的事。”

经过崔奋进归纳,《建议书》主要涉及了这么一些内容:一是路太差。不光是乡里通县里的路不好,乡里通村里的路更差;二是货物流通渠道不畅。这跟前面说的路不好也有直接关系,山里的一些资源运不出来,农副产品被一些人以超低价格收购,农民没有发展农业的积极性,就只能出去打工,山也荒了,地也荒了;三是乡里的工业基础太差。招商引资没有实质性进展,说到底还是我们自身的发展环境太差,吸引不了人家;四是整个乡、村干部队伍文化程度偏低,年龄结构老化,作风软弱涣散,不能很好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崔奋进所说的情况大家其实都知道,经他一归纳,什么叫落后?为什么落后?清清楚楚地摆在了大家的面前。

蓝小凤道:“崔书记,冠城乡问题是不少,我们也很着急,你就说,应该怎么办?”

崔奋进道:“这么多问题,不可能一下就解决,所以,今晚我们只讨论一个问题,就是发展运输产业的事。”

徐建南道:“冠城乡老表穷,买不起车,难呐。”

崔奋进的工作笔记本里就夹着几份《建议书》,从中找出一份,道:“这是曾明才同志写的建议书,我先给大家读一下。”

然后就将《建议书》读了,读得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仿佛那是著名作家的散文诗。

众人都陷入沉思之中。

读完《建议书》,崔奋进道:“米贱伤农,果贱伤农,茶贱伤农,我们可以骂收购山货的老板心太黑,但是骂有什么用?现在是市场经济,我们得用经济手段,想办法从根本上解决山货运不出去、卖不出好价格这二大难题!”

乡财政所长刘向阳叹息一声:“穷啊!”

“穷则思变嘛”,崔奋进道,“下午我跟老魏交换了意见,老魏有一句话我非常赞同,那就是‘谁不想改变冠城乡的落后面貌啊?王八蛋才不想呢!’”

大家就笑。

崔奋进趁势道:“大家都同意这话吧?这说明,大家都想改变冠城乡的落后面貌,都对农民老表有感情,都不想做王八蛋。”

这其实就是定调子:谁阻碍乡里发展,谁就是“王八蛋”。

接下来,崔奋进把下午同魏立民商量的事情又说了一遍,特别强调:“老魏不错,一直在思考发展运输产业的事,想了不少好办法。”

魏立民听了,还不好否定。其实他也明白,崔奋进给他戴高帽子,是拉笼他,也是逼他,到了这个份上,想不上船都难。

最后,崔奋进态度坚决地表示:“同不同意大力发展运输产业,大家先表态,先不要强调这个困难那个困难,没有困难,要我们这些人干什么?”

魏立民倒是干脆:“我同意!”

刘国辉道:“我也支持。”

乡妇女主任蓝小凤道:“我坚决支持,要我干什么都行!”

乡武装部长万钢接着道:“我也坚决支持,让我和妇女主任干什么都行!”

大家就哈哈大笑!

蓝小凤笑骂道:“钢子你是想死啊?”

“哎,”崔奋进一本正经地道,“他不是想死,而是不想活了。”

大家又笑。

随后,众人都表了态,都同意大力发展运输产业。

崔奋进道:“好。下面,就研究一下具体怎么抓这件事?我的意思,成立一个领导小组,我和国辉乡长当组长,老魏当副组长,在座的其它乡领导和信用社王主任为领导小组成员。”

乡信用社主任王克勤挤身“领导小组”,觉得很有面子,又有些不踏实,道:“崔书记,我可是把话说在前头,购车贷款要县里批,我作不了主。”

崔奋进道:“县里的工作我们一起来做,你放心,农民老表最淳朴,几千年来,农民老表都是怕借钱,不愿意背个借债的名声,谁说农民老表故意借钱不还,这是打狗屁!当然也有人说你们信用社是嫌贫爱富傍大款,我觉得这也是打狗屁!”

谁都听得出,崔奋进有敲打王克勤的意思。信用社虽然不归乡里管,但离了乡里的支持也是不行的。

王克勤叹气道:“嫌贫爱富,真是冤枉,我倒也想在冠城乡榜一个大款,打灯笼都找不到啊。”

崔奋进道:“哎,王主任说得对,没有大款,我们就要想办法造就几个大款,再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几个大款,到时就怕你‘傍’不过来呢。”

王克勤道:“哎呀,多有几个大款,我的日子也好过,存款任务也好完成。”

崔奋进道:“王主任啊,你想要完成存款任务,不但要靠大款,也要靠美女呢。”

“啊?什么意思?”

崔奋进就一指蓝小凤:“拉存款,你要找妇女主任帮忙。”

蓝小凤“啊”一声:“我妇女主任还管得了这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