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评理”(下)(1 / 1)大虚无痕6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范光华心里很清楚:崔奋进是有危机感的。

连崔奋进自己都在乡里的动员大会上说,冠城乡再不加快发展,很有可能被撤销。

崔奋进还放话:与其等着被别的乡镇合并,不如大家努把力,把冠城乡发展起来,去合并别的乡镇。

这个说法很有意思,确实是有志气,但这也是在逼他自己,你自己都认同“合并”的说法,那县里一旦真下决心撤销冠城乡,至少你崔奋进不好跳出来反对。

正因为有危机感,这小子不光是急了,还有些“乱”了。

在范光华看来,崔奋进调整刘国辉,拉“金龙木业”,都属于“乱”了。

刘国辉人很本分,是支持、服从崔奋进的,崔奋进却还要拿下他,肯定会有人寒心。

拉“金龙木业”去冠城乡,就算能增加点工业值,但是能改变排名垫底的格局吗?不能!那么,副作用呢?你崔奋进是从城关镇出去的,下得了手?以后你如何面对城关镇的干部们?

范光华觉得,以崔奋进的脑子,本不该这么干的,现在为什么干了?压力。

如果崔奋进还是在城关镇当书记,应该是不会这么干的。

城关镇的日子多好过,地处中心城区,这些年,哪个区、县,中心城区的日子不好过?光是城区扩张,卖土地、卖户口,日子就过得很滋润。

可惜,周新格局太小,一个“金龙木业”,就让他沉不住气了。

下一步,县里真将你城关镇的整个工业园区都“一锅端”了,那你不是要急得跳楼?

想到这里,范光华看了周新一眼,也没握手的意思。

周新在办公桌张对面那张椅子上坐下,道:“范书记,我来向您汇报一下金龙木业的事……”

范光华面无表情地听完汇报,道:“这事我知道了,你先回去。”

回去?周新一下没反应过来。

范光华道:“庞县长不是已经知道了吗?看看他是什么意见吧。”

“哦。”周新明白过来了,范书记不会管也不想管这事。

出了范书记办公室,周新有些气馁,也有些茫然。

……

暮色中,一辆2000型“桑塔纳”正由南向北行驶在105国道上。

车上,坐着通南县县长庞永成和副县长林建业,二人刚刚参加完市里的“扶贫攻坚会”,连夜返回县里。

庞永成道:“建业,这次,省、市对扶贫都有新提法,加大了力度,你分管扶贫这一块,可要多操些心。”

“关键还在干部啊,”林建业道,“王市长讲话中有一条,基层组织强不强,基层干部能力行不行,决定了扶贫政策、措施能不能落地见效,这个说到了关键。现在,崔奋进到冠城乡当书记去了,前不久,陈天扬也去冠城乡当了乡长,对冠城乡,我倒是有了些信心。”

“崔奋进……”庞永成沉吟着,没有做声。

林建业道:“县里把崔奋进这样的干部放到落后的乡镇去,还真的与这次扶贫攻坚会议精神不谋而合,呵呵。”

庞永成微笑了一下,没说什么。

这时,坐在副驾驶位置的陈一民开口道:“庞县长,崔奋进要把金龙木业拉到冠城乡去,周新、刘继海恐怕急得发跳。”

庞永成微笑了一下,问道:“建业,这事你怎么看?”

林建业道:“关键还是游老板吧,他硬要走,县里也不好干预。再说,金龙木业去了冠城乡,对于冠城乡脱贫,多少有些帮助。”

庞永成微笑道:“果然是屁股决定脑袋。”

林建业嘿嘿一笑,也没分辩。

庞永成道:“如果……三年,或者五年,崔奋进真能让冠城乡甩掉贫困乡帽子,给我们树立一个脱贫致富的典型,倒真是件好事。”

“对!”林建业道,“这对崔奋进也是一个检验,说实话,当初,田锐让崔奋进去城关镇当书记,有些人是有看法的,当初就应该让崔奋进去冠城乡,或者双成乡。你不是看好崔奋进么?那就应该将他放到落后的地方,艰苦的地方。”

庞永成心情有些复杂。其实,他和林建业有相似的看法,但当初田锐坚持要把崔奋进放到城关镇,他也没有站出来反对。退一步说,即便他站出来反对,恐怕也无法改变田锐的决定。

就在这时,陈一民的手机响了,他应了几句,然后将电话递给了庞永成:“刘继海的。”

庞永成接过电话,开口道:“继海?是我。”

“庞县长?我继海啊,金龙木业的事,你已经知道了吧。”

“恩,听说了。”

“庞县长,金龙木业不能走啊,影响不好啊。”

庞永成“哼”了一声:“影响不好?人家金龙木业愿意到冠城乡那么个穷山恶水的地方去发展,应该算是件好事啊。”

林建业听了,微微一笑!

电话那头,刘继海却是有些发愣:“庞县长,你什么意思啊?”

“听不懂吗?”庞永成道,“你们舍不得金龙木业走,这个我能理解,但是,到哪里发展,企业有自主权,县里也不好干预,再说,人家又没离开我们通南县,而是去更落后的冠城乡发展,县里凭什么干预?应该支持才对。”

刘继海如同被兜头浇了一盆凉水。完了,县里不但不会制止这事,还要支持!

虽然刘继海相信庞县长不会真的支持,但也肯定不会出面阻挠了。

庞县长都是这个态度,城关镇还能怎么样?

挂了电话,刘继海赶紧又拨通了周新的电话,把庞县长的意见说了。

周新心里也凉了半截,沉默了一会,骂道:“特么的,便宜了崔奋进!”

刘继海提醒道:“要不,再找找范书记?”

“不用了。”周新直接就把电话挂了。

……

周新等人对游老板执意要去冠城乡,也是无可奈何,甚至都不敢跟游老板撕破脸,最多就是在心里纳闷:崔奋进到底给游老板灌了什么迷魂汤,县城都不愿意呆,非要跟着去冠城乡?

其实,游老板还真有自己的道理。

在游老板的家乡,庙宇文化特别盛行,人们也是逢庙必拜,而通南县的“老君观”就是一处有名的道观,“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如今已经是通南县的重点旅游景区,游老板也是多次去“老君观”烧香,加上崔奋进专门帮他引见,便结识了老君观的玄青。

接触得多了,游老板对玄青佩服得五体投地,在他看来,玄青这样的人是大师级别的。

玄青精通医术,也曾给游老板把过脉,然后指出他右手臂骨折过,另外,颈椎有点问题,有时会出现“眩晕”,这个要特别注意了,现在虽然不算严重,但过了六十岁,会很麻烦。

游老板听了,如见神人。确实,他小时右臂断过,颈椎也确实有问题,躺下睡觉及起床时,都会出现短暂“两眼发黑、大脑空白”的现象。

为了这毛病,游老板还到医院检查过,B超、X光、CT、核磁共振,各种检测,查不出确切原因,最后医生建议做颈部理疗。所有这些检测,都是在游老板家乡的顶级医院做的,借助了种种最先进的仪器设备,而玄青只是给他把了下脉,就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游老板怎能不服?

所以,游老板也是老老实实承认玄青说得都对,也有做理疗,继而又向玄青求教:“颈椎的问题有没办法根治?”

玄青道:“理疗会有些作用,但根治是不可能的。想要根治,需要‘内力’而不是外力。”

游老板一听就懂,所谓“内力”,就是气功,而且他相信,玄青一定是练功之人。

问题是,人家玄青为什么要将正宗的道家气功传授给你呢?

所以,游老板不敢开口向玄青提学气功的事。

有一天,游老板跟崔奋进闲聊,谈到了这事。

崔奋进笑道:“要不,我帮你开这个口?”

游老板大喜:“真的?”

崔奋进道:“我试试吧。”

“试”的结果,玄青还真就答应了向游老板传授气功,是一种动静相兼的功法,名为《若云掌》,简单易学,每晚睡前练个二十分钟左右即可。

认真地练过一段时间以后,游老板的颈椎也是明显好转,再无“眩晕”症状。当然练功的好处还远不止这些。

游老板的医疗保险是在家乡,为了治疗颈椎,还得转车、转机往返家乡,费时费力费钱,现在,练了《若云掌》,省去多少麻烦?

所以,游老板不光是感谢玄青,也感谢崔奋进。

这个秘密,连李大旋都不知道,周新他们就更是“摸不到风”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