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气候宜人,是一年中物产最丰富的季节,与大地血脉相连的庄稼人更是顺应着季节的恩赐尽情享用属于他们的丰收。
中秋节这一天,整个三山镇都热闹了起来。满街追逐跑闹的孩子;彼此帮忙做中秋吃食的大人们;稍大些的孩子被家长差遣着到邻居家互赠点心水果,人来人往一派喜悦。
老唐将赶早集买回的苹果、石榴分成几份,让苏晓帮忙送去给邻居,苏晓看着地上分成一份一份的水果有些为难,对于直面陌生邻居她心里还是有点发怵的,可是再看看外公忙到转不开身的样子,她只能硬着头皮出发了。
苏晓刚出门,唐玉荣的电话就来了。当听说这个平时在电梯里遇到人都不会打招呼的女儿去给还不熟识的邻居送水果时,夫妻俩互相看了一眼,有吃惊,也有欣慰。
“放心吧,她在我这好着呢,昨天和王珍去采葡萄,今天晚上还有活动,说要和朋友、老师一起联欢,你们就安心加班,没什么事就挂了啊,我这准备炸小果子呢!”老唐没心思跟那边两个大人多说,他着急给宝贝外孙女准备一顿属于三山镇的中秋家宴。
炸小果,是三山镇中秋节的特色吃食之一,也不知是哪一代的祖辈发明的,到现在已然成了这里的传统了,谁家要是这一天不炸小果那就相当于没有过中秋节。
炸小果食材普通,每家都可以做,只是比较费时。面粉、鸡蛋、少许芝麻和面发酵,这一步的难点在面的软硬度把握,发酵好之后擀面成片,切成半指粗小指长的细条,一根根摊开凉到表皮风干,这是孩子们最热衷参与的一步,把黏在一起的几根面拉开铺平,整齐的摆在竹匾上。这时候每家每户院子里都在晾小果子生胚,串门的邻居还会讨论一番谁家的最好,谁家的今年做砸了。晾好之后热油开炸,油温的把控也很重要,油温太低会导致面胚吸入过多的油,吃起来就会很腻,油温太高又会糊掉。炸好之后,再裹一层糖浆,酥脆香甜的炸小果就好了。
拿一张干净的纸,对卷成喇叭状,装满小果子交给转悠着垂涎已久的孩子们,属于孩子们的盛宴就开始了。
几个孩子凑到一起,互相品尝,谁家的不够甜,谁家的不脆,谁家的糊了,马上就上升到谁家的妈妈手巧,谁家的妈妈厨艺不精,这个结果会由孩子们带回到自家晚餐的桌子上,变成第二天妈妈们之间的话题。
老唐这些年的厨艺已经练的很好,他炸的小果子颜色金黄,裹着晶亮的糖霜,苏晓装了满满一大保鲜盒准备晚上带去联欢分享。
一天的忙碌成果都集中在晚餐上,虽然只有祖孙两个人,老唐还是准备了一桌子的菜,荤素颜色都搭配的很好。
开饭之前要祭中秋月,每道菜挑一块扔到高处房顶上。
老唐祭完月,祖孙两个正准备享用满满一桌子美味的时候,高翠跳进了院子里。
“诚诚爷爷!你怎么还做了饭?不都说好了过节要到我家去吃?”
老唐悄悄的给了苏晓一个眼色轻声说:“你舅妈……不用理她。”
高翠扫了一眼满桌的丰盛,不满的继续大着嗓门站在院子里喊:“老话怎么说的‘穷在闹市无人问’我们好歹也是舅舅、舅妈,外甥女都到了家门口也不愿意进来打个招呼!“说完她扫了一眼苏晓。
“说我就说我,别扯小孩子。好了,你家去吧。”老唐声音不大,但刚刚好能让高翠听见。
“小孩子?哼!是!我们穷,那点饭菜入不了你们的口,我可是喊过你了,你自己不来,别回头外头人又说我们没良心把你自己扔在这不管。”高翠说完顺手拿了两个放在水池边的石榴,一转身走了,连堂屋的门都没有进。
苏晓像是看了一场快进的戏,还没缓过来就结束了。
“咱们开吃,不管她!来……喝点果汁……”老唐的情绪丝毫没有被这场叫做高翠的暴风雨影响。
苏晓也模糊的知道个大概,她知道自己有舅舅、舅妈,但从未有过感情上的联系,连唐玉荣自己和这个弟弟一家都不怎么来往。
高翠就像一陈风,刮过来时有点迷眼,过去了一点痕迹都不留下。
饭后照例要准备赏月点心,搬一张小桌放到院子里,再摆上四个碟子,分别装着切好的苹果、剥好的石榴、月饼、小果子,食用之前依然要先祭月亮。
苏晓陪着外公坐在院子里,月华如水,整个院子白茫茫的,花菜安静的卧在苏晓腿上,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时光变的琐碎而又温馨。
央视中秋晚会开始,老唐雷打不动的坐到电视前,看完晚会这个中秋节就圆满了。王珍就是这时候依约来接苏晓的。
月光照的河岸的路白花花的,泗水河轻轻流动的波纹闪耀着细碎的光茫,清凉的晚风吹过,让人分外的清醒真实,而这披着一层轻纱般的月色让人心旷神怡。
起初,依然是王珍说的多,苏晓安静的听着偶尔回应。
后来可能是月色太美,王珍突然来了兴致,扯着五音不全的嗓门开始唱歌:“月半弯,好浪漫……”音不对,调也不对,她兀自唱的开心,惹的苏晓禁不住的笑。
“苏晓,你也来一首。”王珍鼓励道:“你看,又没有别人,我这刚才吼的把月亮都吓坏了。”
苏晓想了想,轻声哼了起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真好听,这是什么歌?”王珍问。
“这是宋词,你背过的都还给我了?”肖宇的声音突然出现。
苏晓吓了一跳,有些窘。
王珍大大咧咧的耍机灵:“肖老师,我还给你了,你才能再去教给别的学生呀!”
“你呀!脑瓜这么灵,不读书真是可惜。我来迎你们,大家在等了。”肖宇站在学校的后门口,他指了指旁边亮着灯的后窗户,打趣的说:“看,那个窗户,是不是连透出的灯光都在等你们?”
苏晓看向那扇窗户,桔色的灯光暖暖的。
肖宇的单身宿舍是简洁干净的一室一厅,客厅兼具了饭厅和书房的功能,
此时客厅的沙发上已经坐了五、六个他的高二学生,沙发前的茶几上摆满了零食水果和饮料。
看到肖宇领着人进来,几个学生马上热情的鼓掌欢迎,并一股脑的把零食都推过来。
本来坐在靠边的一位瘦高个男生抬眼看清王珍后,吓的立马躲到沙发里边的座位上去了,他这一躲反而暴露了自己。
王珍瞟了他一眼,不屑的哼了一声:“唐海文,你看你怂的!”
“你俩打住!可别当着老师的面又掐起来了。”肖宇一副了然的语气,接着又说:“我们今天就好好过节,你们这对初中时期就结下深厚友谊的好朋友今天必须休战!”
“我听老师的。”唐海文弱弱的开了声。
“我也听老师的。”说完王珍对唐海文挑了下眉头,然后拉着苏晓坐下。
肖宇从房间里抱了把吉他出来:“刚才听到她们唱歌,燃起我的兴致了,现在我是点唱机肖,说吧,想听什么歌?”说完随手一拨,一串好听的音符从指尖流出。
肖宇一向能和学生玩在一起,唱歌、画画、篮球样样都拿的出手,几个学生显然是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肖老师。
苏晓却被结结实实的惊到了,她没有见过这样随和没有架子的老师,也从来没有在教室以外的地方和老师以轻松自在的方式相处过。老师在她的印象里都是严正的、官方的。这个满脸亲切笑的像个大男孩的肖老师,自告奋勇要给学生唱歌,真的让苏晓恍惚。
“我先来一首应景的经典吧,你们想好了告诉我,只能点一首,然后我们轮流来!”
一串灵动的拨弦,缓慢悠扬的调子溢满整个房间,肖宇深情开唱:“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呦,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低沉磁性的男中音变得遥远起来。
灯光变得更加温柔,肖宇抱着吉他睫毛低垂,连他自己都沉醉到歌曲里去了。
一曲刚罢,他的学生们已经按捺不住的喝彩,这是他们多才多艺与众不同的肖老师!是高二班的男神,整个高中部的骄傲,是他们仰望的存在。
而苏晓,仿佛有那么一瞬间,她在肖宇的眼睛里看到了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