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门外,当朱慈烺看着阎应元与卢象升的大军缓缓出现时,心中不由感慨万千。
不得不说,大明并不缺乏敢死战之人。
阎应元与卢象升都是取得过功名的读书人,一样也敢与鞑子血拼到底。
在朱慈烺看来,他允许个人有些私心,毕竟这世没有谁是圣人。
只要不一味的谋取私利,祸害百姓,与满清私通,背叛国家和民族的读书人,他并不抗拒。
他甚至愿意给这样的人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多做些对国家和百姓有意义的事情,使未来的大明更加的繁荣昌盛。
正所谓在其位谋其政,像卢象升和阎应元这样的忠烈之士,少有劣迹,自然要大力扶持和提拔。
他们只有拥有了一定的地位,才能够更大发挥出自己的能力!
而反观现在的大明,远不复开国时的光景。
风雨飘摇,民心动荡。
内有流寇肆虐,外有鞑子虎视眈眈,繁重的徭役,百姓们早就活不下去了。
而那些土豪劣绅哪家不是富得流油,根据朱慈烺掌握的情报,这些人的家产都在百万两白银之。每年光地租便高达几十万两,名下的土地,保守估计也在二十万亩以。
大明一年的财政收入才区区三百多万两白银,穷的叮当响,而这些大土豪们却搞得百姓身无瓦片,可以说是真正的富可敌国了。
私底下这些人还与朝廷官员相互勾结,甚至有的官员本身就是大地主。
还有如八大晋商那样的商人,干脆连祖宗都不认了,彻底成为二鞑子,拼命跪舔!
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这些人完全不顾大明和百姓的利益,一心只为填满自己的腰包,为所欲为。
简直丧心病狂,无所不用其极!
此时的大明危在旦夕,阎应元与卢象升这次表现相当不错,证明自己的眼光没有错。
像类似这样的人才,还得多挖掘一些出来,给他们加担子,必须大用。
让他们为大明,为天下的百姓服务……
“末将卢象升!”
“微臣阎应元!”
“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阎应元与卢象升见着朱慈烺,立体单膝跪地,大礼参拜。
“都起来吧!”
朱慈烺收回思绪,看着面前的两人,极为亲切的说道:“两位爱卿都辛苦了,你们为国不惜此身,与鞑子血战!扬我国威,拯救大明百姓于水火,朕心甚慰!”
“不敢当陛下如此盛赞!”
两人起身后,一脸激动的推辞道:“陛下御驾亲征,战场之,甚至不惜亲自阵,一举击溃多尔衮的大军,解救了无数黎民百姓。都怪臣等无能,连累陛下以身犯险,为国效力,不敢言辛苦……”
阎应元与卢象升说着说着,情不自禁的又拜倒在地。
“好了,好了。”
朱慈烺忽然笑了出来,前将两人扶起。“朕年幼无知,处于宫内时也常担忧国事,一直如履薄冰。幸得两位爱卿相助,使朕不再惶惶度日,你们都是为国为民的君子,有时间还要对朕多加提点。所以啊,咱们君臣间也不用互相吹捧了,哈哈哈!”
“臣等愿为大明,为陛下,赴荡蹈火,在所不辞!”
阎应元与卢象升瞬间热泪盈眶,表达决心。
“好,好,朕得两位相助,如汉高祖得韩信,张良也!”
朱慈烺点点头,当即就一通嘴炮。
猛一听到韩信,张良的名字,阎应元与卢象升齐齐一愣,整个人如遭雷击。
两人身体微微颤抖着,脸顿时泛起一阵潮红。
这一幕,看的周围的人不由在心中暗暗咂舌,忍不住心里一通羡慕。
卧槽——陛下不仅亲自出门迎接,评价居然还这么高!
韩信,张良,大汉的名臣啊!
陛下这番金口玉言,两人将来青史留名,指日可待!
什么时候也给咱们来这么一句,我等愿为陛下效死,粉身碎骨俺们都在所不辞。
随后一众人进入大营,落座后,很快谈起了这次的战事。
从言谈中,阎应元与卢象升得知。
朱慈烺之所以能够获得大胜,除了军纪严明,新军训练有素外。
犀利的火器,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
二人顿时眼前一亮,纷纷奏:希望朱慈烺能够将火器在军中大力推广,使之成为制敌的利器。
朱慈烺点点头,也说出了心中的打算:今后朝廷准备提升工艺,大力制造火器,在班师回朝之日,还会调拨给卢象升一部分的火器以及粮饷,以便他将火器在军中推广应用。
最后朱慈烺强调了一点,是明军的纪律性。
要求士兵要做到绝对的服从,令行禁止,要做到这一步唯有通过严苛的训练,自古以来的强军无不是如此。
但大明的体制就决定了,暂时很难做到这种程度,别说训练,有时候士兵甚至连饭都吃不饱。
这还怎么练,练着练着直接给把人给练死了。
所以再好的武器也不能决定一切,根子坏了,不过逞一时的威风罢了。
在未来的大明,从到下,他将会推出一系列的改革。
重症需下猛药,乱世要用重典!
毕竟,留给大明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阎应元与卢象升听的心潮澎湃,两人当即表示,愿效死力,为陛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朱慈烺满意的笑了,随后颁布了命令。
今晚养精蓄锐,明天一早全军开拔,继续向鞑子发起一波攻击。
万众一心,再接再厉,将鞑奴彻底赶出大明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