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有疾,尚可医=
这是我正式行医救人的第五十个年头。
都说大夫手中有无数条人命,连阎王见了都要思虑三分,细细想来是这个理儿,是存是亡,我们大夫是最有数的。
能不能妙手回春是我们的本事,
愿不愿药到病除是我们的态度。
我幼时不顾家中长辈反对,削尖了脑袋非要行医,一哭二闹三上吊,才来到医署,开始了这漫长的征途。
可穷乡僻壤的学习氛围着实搞笑。
“我《脉诀》还没翻看呢!”
“我也是啊,这月考核非要垫底不可。”
“你都垫底?那我不是要被刷掉了?”
“真羡慕王端啊,月入三更还在练习针法!”
“可不是,我可做不到……”
“……”
我抱着《素问》缩在墙角,听着他们冷嘲热讽的指桑骂槐声,心中无限悲凉感慨。
既是来求学,为何对专注学业之人抱有如此恶意呢?
我不理他们,依旧我行我素地研究经卷,躁夏苦寒,日复一日。
后来娶妻生子,来到阮京。
何其荣幸,我侍奉了最得宠的三皇子段俞和高风雅洁的四皇子段锲,我想这半生颠沛流离,应当值得了。
直到那日三皇子召我入府。
俞王叫了不止我一人,厅堂跪着服饰各异的医者,堂阶下躺着一个病殃殃的人。
“此人还可医治否?”俞王翘着右腿,摇了摇手中青玉镶金盏,眼神似是傲慢似是同情。
“回王爷,尚可。”我在人后悄悄看了那地上之人,心中赞同这人的话。
“可若他是个意欲行刺本王之人,”俞王挑着眉尾自眼角看了过来,“你救是不救?”
“这……”答者哽住,不止如何作答。
我亦是。
俞王等了半晌,竟抬手抽出一旁鞘中的绣纹冷剑走下台来,他拿着刀尖挑起一人的下颚,笑得森然:“你觉得呢?”
“医……医者、以人命为大,救人乃医者本分……”这人话未说完便惨叫一声、没入那柄长剑,鲜血喷涌,横流四溅。
我吓得缩回了眼神,却仍是感觉什么击打在我身上。
“哎呀,手滑了……”俞王从瞬时闪来的侍从身后走了出来,拍了拍自己的锦衣袖袍,指着地上鲜血汩汩的大夫,眼神落到我身上道,“你说,这个人,救不救”
“先救再杀!”我猛地扣首,力道之大直叫我头晕眼花。
“哦?”俞王听罢笑得玩味,将刀在侍从的衣摆上擦了擦,“怎么说。”
“医治伤患,天经地义;不知悔改,替天行道。”我又趴回地上答。
俞王笑了,朗声大笑舒了长气,转身离开大堂。
应当说,自那以后,我整颗心都变了。
我不再那般耿直地行医救人,而是学着审时度势。
我后来才明白,原来身处权势之中,本就是半只脚踏入坟墓,一举一动都不再代表个人选择,而是象征了家族的兴衰。
所以我选择听从锲王的命令,偷换了几次王妃的安胎药,施了针灸,想要尽量不留痕迹地摘掉这个胎儿。过程之胆战心惊,难以言表。
不过令我稍稍安心的,是这胎儿本身便有些异常,已近五月,却似异形。
那日我照常出门去锲王府请脉,叹了口气的功夫,便被一辆来势汹汹的马车撞翻在地。右臂被斩断的触觉扩散至全身,令我分不清是哪里在痛。
我撕心裂肺,目光紧紧盯着远处的医箱,动不了、喊不出:那车轮施了毒,我动无可动!
仰面躺在渐渐湿润的石板地上,我慢慢冷静下来了。自己这般精打细算,不过就是怕深陷乱七八糟的逆流中。可终究是躲不开、逃不脱……
这不过是报应吧?
·
我想啊,这身有疾,尚可医。
心若冷血无义,弃置既是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