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话说这余青青下了拜帖要去拜访宋阁主,也收到宋阁主回帖,信上写得很客气,都是四字一行的小楷,整整齐齐竖着排成一列列的,纸的末尾还有宋阁主的印章、落款及签名,特别是封面还有一幅漂亮的梅花印章。
整个回贴就象一个艺术品一样,让余青青觉得压力山大,余青青心想,怎么这古人都这么有闲情逸致,回封信也要弄得这么大费周章,跟艺术品似得才行。
按照宋阁主的意思,余青青选择好良辰吉日,带着翠萍、翠柳及几个房里的小丫头,浩浩荡荡,前去造访宋阁主。
因为是女眷前来,宋阁主特意让自己的小厮们全部回避,只留下自己平常用的一些粗使丫头和婆子在跟前侍候着。
此时翠萍也不客气,等余青青来了之后就招呼翠柳服侍小姐,自己则忙着打点着茶水、点心、果盘等食物。
余青青按照翠萍的意思给宋阁主行了拜师礼,这才双方落座。一人一个案几摆放好,宋阁主坐上首位,余青青则两腿跪坐在左侧案几处,双方落座后,宋阁主笑着说道,“青青,吾好久都没看到汝,近来无恙否。”
青青一边回应着,一边看着宋阁主。只见他长长的胡子,一身白衣坐在那里,中间系着一条非常漂亮精美的腰带。来这里这么长时间,青青才知道这个时代的男子非常注重自己的腰带和发簪,就象现代人注重西服、领带是一个道理。这发簪呢?她是远远的看不真切,不过是腰带一看就是一条做工精美的带子,比他爹的腰带还漂亮几分。
“托师傅的福,青青近来身体安好。”
听完青青的这几句话,宋阁主微微一愣神,马上恢复镇定说道,“世上所传非虚,汝的事,吾也略知一二,然今日见吾,方得其中三味。”
余青青一边喝茶,一边思索着,意味深长地说道,“师傅见识广博,青青既然来这里就不藏着掖着,对于现在的青青,师傅怎么看,到底这是福还是祸。“
”福又怎样?祸又如何?无外乎生死二字,抛开二字,放下执念,一切都烟消云散。”
余青青想着,这宋阁主这话说得不痛不痒,等于没说,别跟本姑娘来这虚头巴脑的东西,本姑娘不吃这一套,她想了想于是说道,“那师傅,弟子有一事不明,还向师傅请教。”
“旦说无妨。”
“弟子听奴婢说,弟子从小饱读诗书,不肯倦怠,弟子这么努力读书又是为何?”
“哦,为何?男子读书一为国之社稷,一为修身养性,女子读书一为知书达礼,一为温良淑德。”
“吾身为女子,若养在平常百姓家,缺衣少食,安能读书否?”
“自然无法安心读书。”
“父母病重,需大量钱银供养父母之康健,遂卖身为奴、为婢或婢贱之地,安能至父母生死于不故否。”
“这,当然不能。“
“遇到恶主、遭人摆布,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即不能不顾父母生死,须苟活于人世,旦这人世的悲苦,启不是每天都要面对的,如此困境,师傅可解。”
宋阁主听到这里,倒吸一口冷气说道,“青青,吾,一若当年,老庄之法在青青眼里,若那海市蜃楼,不可行、不可行。“
“可这样的困境,上至官府千金、下至贫苦百姓的女孩家,有多少需要面对。就拿青青来说,青青的未来夫婿乃当今圣上亲外甥,是冷大人亲自做媒,青青是该嫁还是不该嫁。”
“自然该嫁。“
”自古候门深似海,青青是小门小户出身,那皇家的威严和礼仪,让这力单势薄的青青如何受得住。“
”青青,汝无需妄自菲薄。“
”青青如何不忧,青青身体遭此番变故,不若从前。“
”可汝还是汝。“
”师傅当真这么认为,师傅这么想自然有师傅的道理,可其他人并不和师傅想得一样。“
宋阁主捋了捋自己的美须说道,”青青的难处,为师已经知晓,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师,师徒一场,为师自当尽力帮之。“
谈话就是这样,余青青只是觉得这样不接地气的老头,让他接点地气而矣,其实宋阁主一点也不老,放到今天剃掉胡子还能演偶像剧,但放到古代跟她那个所谓的未婚夫小鲜肉一比,就是老头一个。而且一些话的确是有感而发也没想怎么样,自己不过是想来藏书阁借几本书看而矣,但宋阁主好象承诺要帮她的意思。余青青心想,难道宋阁主是个什么有来头的人物?竟然说要帮她的话,难道宋阁主还能帮她解除婚约不成。不行,她得问清楚点。
余青青正想问清楚,只见翠萍在一旁侍候着两人,一边递着茶,一边把点心、蔬果摆上,让两人食用。
宋阁主吃了一口点心,用眼扫了一个翠萍,问余青青道,”这个就是那天私闯后花园,被世子钦点的丫头吗?“
青青点点头。
宋阁主哼了一声道,”果然有几分姿色。“
双方怎么又聊起那天世子来余府选滕妾的事,宋阁主虽然足不出户,但是这消息灵通劲,可敢上现在的网络时代。
宋阁主抿了一口茶问道,”吾听说,那天西南王世子来咱府挑选滕妾,有一个弹琵琶的丫头,色艺双绝,汝可知晓此事。“
青青那天当然听到了,但是她还是乖乖摇摇头说,”弟子不曾知晓。“
“哦,当真不知。“
”的确不知。师傅为何说起此事?“
这青青好奇心那是挡都挡不住,那天她也在场,虽然姑娘的面貌看得并不真切,但是那琵琶声,她可是印象深刻。她正愁没处打听此女的来历,这回她的这个宋阁主主动提起,这会儿她可要问个清楚。
“能弹七色的人,何曾是平常人家的女儿,为师只是好奇,此女原本闻所未闻,养在深闺,若不是此番琵琶声,吾竟不知这七色竟有传人。”
余青青听完宋阁主的话,似懂非懂,她继续问道,“敢问师傅,这七色是何物,让师傅如此挂念。”
“这七色乃是一首琵琶曲,此曲为当年江湖上鼎鼎有名的风三娘所弹”,说到这里,宋阁主看了看青青问道,“青青可知彩虹有七色。“
”当然知。“
”青青可知这彩虹七色合在一起为何色。“
此时,余青青微微一笑想到,本姑娘的物理学知识可算排上用场了”师傅,这彩虹七色合在一起便是光的颜色,它是无色的,也可以说它是白色。“
同时余青青觉得她这个现代人有必要给宋阁主科普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又把天空怎么是蓝色,大致讲了一遍。当然散射原理这种东西,宋阁主是理解不了的,但是余青青把散射原理变成一个形象的东西,说天空中的东西喜欢吸收彩虹中的蓝色,所以太阳光照进来经过天空时,就被这些东西吸收,所以我们看到的天空承现蓝色。
余青青又给宋阁主科普了一下彩虹的形成也是一样,都是太阳光经过介质折射形成,只不过这个介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当然余青青也说得很形象,说是无色的光遇到天空中的水,被水吸收反射就形成了彩虹。
听完余青青的一番讲解,让宋阁主惊讶地说不出话来,他不断点头说道,”青青,吾果然不是池中之物。“
余青青内心感叹道,在我们那,小学生都知道的事,到这里这种科学的东西变得如此神秘。
两人一来二往,又讨论了很久,让余青青完全沉浸在科普物理学知识里。
又过了很久,还是翠萍提醒,余青青才知道在宋阁主这里已经耽误太久,自己正事还没办呢,于是问宋阁主道,“师傅,弟子此番前来,主要想在藏书阁借阅书籍。”
宋阁主捋了捋自己的胡须说道,“这有何难,这是为师亲笔信,汝自当拿去给库房的小厮,见信如见人,就说吾说得,青青若想去,尽管自去就是。”
余青青听到这里高兴得行了礼,就起身告辞离去,留下宋阁主在那里伫立良久,看着蓝蓝的天空自叹道,“吾百思不得其解之法,被青青轻易道出,青青,汝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