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余青青正在府里饶有兴致地跟翠萍学着描花样子。余青青想着府里的画师反复强调要重墨勾叶,中墨勾茎,淡墨勾花,她依着画师教给她一些浅显的技法和绝窍,结合自创的硬笔反复练习,那画出的花样子倒也不是很难看。
一幅花开牡丹的花样子,让余青青画了一稿又一稿,乐此不疲,总算余青青找到点古人绘画方面的乐趣。在自己的那个时空中,整天被手机、电视和快节奏的生活所填满,无法想象古代人这种简单的生活。随着花样子越描越好,余青青也开始学一些简单的刺绣,一针一线,绣起来好象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比起高中的数学题,她觉得绣个东西更容易上手。
在她自己的房中弄了好久,余青青有些乏了,正准备喊翠柳去厨房里看看,给自己弄点好吃的东西来,此时丫头来报,说夫人请她过去。
翠柳忙帮着余青青换好衣服,重新梳了一个燕尾髻,别了两支蝴蝶发簪,上了点胭脂水粉,一切装扮妥贴,才来到余夫人处请她请安。
余青青刚被丫环请了进去,余夫人满脸倦容地让余青青坐好,正准备让青青吃点茶点,找她说说事情,此时有大丫环慌慌张张地来报说,府里接到长乐观观主的贴子,说是送给夫人和小姐。
余夫人自顾自的纳闷道,“吾家与观主素无往来,平白怎么会给我们下贴子。”
当余夫人看完大丫环呈上来的帖子,问道,“今天,老爷可在家否?”
丫环忙传唤外面侍着的小厮过来答话道,“大人此刻还在翰林院。”
余夫人又继续问小厮道,“你家大少爷和二少爷人呢?”
小厮答道,“夫人忘了吗?今日一大早,大少爷就随大少奶奶回娘家省亲。二少爷昨日随卢掌柜去京郊城外迎接贵客去了,如果事情顺利,今晚兴许能回来。”
“这可如何是好?”余夫人暗暗自语道,“这老爷、少爷都不在家,家里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
余青青听到这话,忙问道,“何事让母亲发愁?”
余夫人看了看青青,答道,“是长乐观观主下得帖子,邀你去长乐观论道。”
余青青听了头都大了,这种论道之事,她哪懂,忙说道,“娘快帮我回绝了吧。”
余夫人摇了摇头,望向青青说道,“吾儿有所不知,那长乐观观主非凡夫俗子可比,她入道观前,乃当朝公主、圣上的皇姐,因喜好道家,所以入观中修行,这长乐观也是圣上为她所建。”
翠萍听闻到这里,上来和青青耳语了几句,青青这才明白原来这个长乐观观主是个喜欢当女道士的公主,如今这位公主要邀请自己去她观中一叙,她还不能拒绝。
余青青皱了皱眉头,问余夫人道,“这位公主为何邀请我去观中,我们家与她素有往来吗?”
“公主是皇族,又常年在观中修行,自是与吾家往来甚少,所以不知公主此次邀你前去是何用意。”一时间,余夫人也没了主意。
一柱香的功夫,又有小厮来报,说,“长乐观的马车已经在门外候着,观主已焚香、浄衣,在观中等待小姐前去论道。”
这时候余夫人已经来不及考虑,乱了阵脚,忙喊着翠萍、翠柳两个大丫环去给小姐换上素服,重新梳发髻,又让翠萍找青青房里侍候的丫头,把要到观里的东西都备齐全,又带上几件随身用的素色衣物,忙碌了好一阵子,才命人传话,自有丫环、婆子跟着,青青随着来接她的女道士,一起上了去长乐观的马车。
这是余青青来到这个世界第一次坐马车出府,她即紧张又兴奋。这个马车里非常宽敞,青青自是看了一眼这马车的车窗,就感觉做得非常精妙,其精雕细刻的窗子外圆内方,中间还雕刻着一幅花开牡丹的图案,窗户被一种漂亮的淡蓝色的纱罩着,外面的竹帘垂着,看着上头,顶居然没封死,四周镂空一些,也是铺着一种细细不知名的纱,还有织绵,上面还绣了一幅漂亮的美女升仙图。
余青青这会长见识了,感叹说道在古代,也一样,有钱就是王道,这马车的舒服程度虽不及汽车,但是也没想象中的差。正想着,坐在她下首的女道士问她道,“小姐可是觉得闷热。”
余青青注意力集中在这马车的陈设里,倒是没觉得有多热,经她这一提醒,她也附会地点点头。
女道士微微一笑,抬手扭动一个什么机关,只见密密的竹帘透出许多细细的缝隙,那个漂亮的淡蓝色的罩子居然也是能活动的,被女道士用手卷了上去,用固定的带子系好,这让青青叹为观止,心想这些东西,拿到现代来,兴许也卖个好价钱。
两边的竹帘有了缝隙,一丝丝的风再往里面送,青青倒也不觉得那么热了。
因为有女道士跟着,翠萍拿着一个软垫坐在一角,也不好和青青搭话,女道士一直在闭目不语,好象在修练一样。青青悄悄掀着帘子,望着窗外的景色。
马车也不知道走了多久,穿过喧嚣的闹市,走过僻静的街巷,还出了城门,这一出城门不要紧,余青青立马感觉到道路变得尘土风扬起来,颠簸的感觉强烈了许多,这古代的城门外面,余青青看了看外面,虽然也有过往的稀少的马车和步行的路人,但除去繁华外衣,在没有人的地方行驶着,竟然有一些苍凉感涌上心头。
思绪还在古代的街道和风景中飘荡,女道士则突然开口说道,“余小姐,前面就是我家玄玉真人所居的道观。”
女道士的声音非常好听,边提醒着余青青,边侧过身去看了看窗外的情景。
余青青应着,这时她感觉到马碲声,人声多了起来,那种苍凉感在慢慢减退。当余青青还没反映过来,就听到女道士说了一句,“余小姐,咱们到了。”
此时翠萍也反映过来,正准备给青青带上纱罩帽子,准备妥当,女道士看到这些微微笑道,“真人已非俗人,邀小姐来这里论道,这些俗礼,恐真人不喜。”
翠萍听罢,只好取下帽子,由这女道士先行下车,准备迎塌,让青青下来。
青青搭着翠萍的手,刚下了车,就发现此地并非道观的正门,好象是该建筑后面的某个小脚门,自己并未见到这个古建筑的正门长什么样,所以有点小失望,正想着,便有两个女道士迎上来,对青青双手合十行了个礼,把青青从这个偏僻的小角门里请了进去。
一进里面,才发现这里别有洞天,如果不是有女道士带领,自己绝对可以迷失方向。这里跟自己家一样,也有花园、楼台、厅院,人们可以在廊下穿行,走廊壁上,都刻得有精美的图案,还有提字,青青都还没来得及欣赏,就被两个女道士带着,翠萍、翠柳跟着,来到一座殿外。
那两个女道士在殿外停住脚步,自有里面的女道士出来,看了看余青青,也行了礼道,“小姐辛苦,玄玉真人正和各位贵客在里面论道,小姐且随小道进去。”
说完看了看翠萍、翠柳说道,“两位姐姐也辛苦了,先到停雨殿去吃点茶、歇歇脚,小姐这里,自有我们照看。”
那女道士一句话把翠萍、翠柳也打发走了,只留下还在那里发愣的余青青。
当余青青被带进去时,只见大家一人一个案几,跪坐在那里,上首坐得肯定就是长乐公主,余青青还思考着怎么行礼,只听见女道士对她悄悄耳语道,“真人正在论道,不必见礼,小姐且随小道坐好便是。”
果然,众人见她进来,只是用余光扫了一眼来客,便无目光再停留在她身上,这让余青青也稍微自在了一些,随着女道士带领,来到给她预先准备好的案几前坐好。
案几上放着茶点,果盘,各色精美食物,但余青青在这种气氛下哪敢独自品尝,只好咽咽口水,就当今天减肥了,安静地坐在那里,用余光扫视着其他人。
她用自己极好的2.0眼睛扫视了一下,就发现两个问题,第一她是除公主外,所谓的贵客中唯一的女性,第二南宫静予也在这里。
余青青看了看眼前的形势,心里对自己说着,“想那么多有什么用,即来之、则安之。”
心里竟然沉静下来,好奇地听他们都在讲什么。
只听一名男子说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另一男子听闻此话,拿着折扇,扇了扇笑道,“无为而治,纵然见解独到,那宇恒兄如何解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公货殖列传所说之事。”
那男子应声答道,“此乃大道和小道的不同,天下大道自有循环、天道轮回,小道则各有各的不同。”
此时男子收起折扇忍不住说道,“没有小道,何乃大道。万事皆不生产,大道则不可行。”
男子反驳说,“万事乃人道,非天道。水牛本吃草,天养之,且为天道,人为生产,圈养于家,归为人道,天道在前,人道在后,孰重孰轻,玉珏兄可知乎。”
余青青正听着这两个男子相互争的不亦乐乎,此时有个人已经悄无声息的坐在她的旁边,悄悄问她道,“青青,汝一路鞍马劳顿,可想休憩片刻,吾带你去别处。”
说完向青青使了个眼色,青青会意,两人起身悄悄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