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五章 看账本(1 / 1)昭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她从前没有学过,况且也有人帮着她,她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居然自己要学。

王弗和王娉都早就入门了,独独剩下一个谢含景,痛苦的头都大了。

“你怎么又开始闲下来了?”看账的间隙,王弗一抬头就看见谢含景一脸生无可恋的坐在案几后头,仿佛面前摆了什么洪水猛兽一样。

“你这是怎么了,还看不懂啊?”

“是啊。”谢含景萎靡不振:“这都是什么啊,我看着它们都差不多,你们怎么就能看出来那么多的问题了?”

她是真的觉得自己看不懂。

“哪里就有那么难了?”王弗失笑:“你不过是先入为主,觉得它难了,之后才怎么都学不会。”

谢含景觉得她说的有道理,但是再有道理,人的惯性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改变的。何况她也不是没有试过,而是事实证明,她确实是没有那一根筋。

既然没有,谢含景也懒得再在这种事情上头费心思。她忙着呢!

谢含景从前也是真的忙。她要做的事情很多,不可能费心费神的去做一件短时间内没有成效的事情。

要是她身边没有可用之人、而事情确实非做不可的话,也许她倒是会费一费心,可她明明有能用之人,便不再愿意做这种事。

费力不讨好。

如今也是。

谢含景忍了两日没忍住,在去给国公夫人请安的时候可怜兮兮的同国公夫人道:“那个什么看账本的,我是非要学不可吗?”

国公夫人诧异,问她:“怎么,你不喜欢?”

谢含景很大方的承认了:“的确是很不喜欢,而且还有些学不会。”

王娉拆她的台:“祖母,您可不要听姑母瞎说。她那里是不喜欢啊,分明就是自己不愿意学。”

“有差别吗。”谢含景故作凶恶:“我不喜欢和我就是不愿意,不都是学不会吗。”

国公夫人想了下,又听见谢含景说道:“阿娉和阿弗都要学,是因为以后她们和这个脱不了关系。但是阿娘你是知道我的,我可不是非要学这些东西不可。”

王娉王弗要学着看账本,是因为往后她们两个都是一家一族的宗妇,要管着阖家阖族。但谢含景不会。

不论是她的性子还是她的先天条件,谢含景都不适合做宗妇。也就是说,往后谢含景只要管好了自己的小家就足够了。

只是如此,那她没必要非得自己学会不可。她大可以交到信任的管事嬷嬷们手里。

不必自己管着,似乎她也确实没有什么非要自己学会看账簿的必要。

国公夫人开始犹豫了。

她不喜欢看帐,又不是真的要学会不可,那为什么还要她学呢?

一个念头是这样说的,另一个却说,技多不压身,即使是现在乃至于往后她真的用不上,也比她有一天真要用了却发现自己不会好上千百倍。

两个截然相反的念头在脑子里打架,最终谢含景还是委委屈屈的决定她还是尝试着继续慢慢学。

反正她现在已经闲下来了。

无事可做,又有大把的时间,看看账本至少还能消磨时间。

谢含景想清楚了,就不在为此事去和国公夫人说情。而是继续在抱厦里纠缠已经小有所成的王弗姊妹。

先前希望谢含景学会的王弗姊妹两个很快就想回到过去将那个劝着谢含景接着学的她们自己杀了。不为旁的,就因为谢含景实在是没有天赋、看不大懂不说还不肯放弃。

她看不懂了,就来问她们。先时是问的世子夫人,后来世子夫人以自己还有不少今年的账要盘点给推到了王弗姊妹这里来,然后两姊妹就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不过七八日的功夫,王弗姊妹两个就已经是见了谢含景就跑了。

再有两日也实在是受不了了,换成了王弗去和国公夫人求情了:“您劝一劝姑母吧,这也是年关底下了。”她不好说让谢含景直接放弃算了,于是拿着过年说事儿:“明天就是小年了,账本这个事儿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吃透的,不如您同姑母说一声,等到了年后在继续?”

这理由不怎么样,但要是能成,至少从现在到年后上元节,她都能暂时摆脱了这种糟糕处境。

至于说年后怎么样……二月她就要出嫁了,从正月到二月也没有多长时间,找找理由,她总能躲过去的。

至于妹妹怎么办,死道友不死贫道,她相信妹妹那样聪明,一定有办法的!

王娉没有想到王弗暗戳戳的小心思,但也很同意王弗的提议。毕竟深受苦楚的又不只是她一个。要是能让谢含景消停些时日,对她们姊妹两个都是好事。

国公夫人哈哈笑,然后真的叫了谢含景过来说话:“你也是的,都快过年了也不消停,逼得你两个侄女来我这里诉苦。”

谢含景略有些不以为然:“当初我来同您说的时候,可不是她们说的,总是要学的。而今我学了,她们倒是又改了态度。”

国公夫人失笑:“你又不是为了她们。学不学的不都是你的事,过犹不及。再说了,也不急于一时,是不是?”

谢含景故作勉强的点头:“我知道了,那我回头就不去抱厦了。”她一直在世子夫人那边的抱厦里待着,其实也很打扰别人。

“好好好。”国公夫人满口答应下来。

谢含景闲了下来,看着已经二十三了,也不再在自己的院子里继续憋着。

好在之后的事情其实也不少,朝廷上封了印,大家几乎都闲了下来。

她从前没有见过的姊妹们也都开始走动。

镇国公府不小,但除了现在的镇国公这一支之外,就连老镇国公的那些兄弟们也大多不在镇国公府里住着。

故此,整个镇国公府上下一直以来其实空荡荡的很。

她自己的兄长们大多都在任上,在京中的其实也只有世子和二哥和尚且在翰林院的七哥。

国公夫人不理规矩,几个儿媳也多是跟着各自的丈夫在任上。但五嫂因为五哥人在边关,处境不大好,就没有跟着去。

这也是国公夫人自己的意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