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苏家(1 / 1)木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苏汐月哪里肯浪费这时间,当即精神抖擞的笑道:“祖母放心,不信您摸,我早不发热。”

柳老夫人边亲手确认着,边不由得想到自己今早苏醒后,从没有过的轻盈感,和心口的轻松畅快。

孙女如此能耐,如今又没有伤寒和发热的迹象,向来应是没有大碍的。

想定这里,柳老夫人虽同意了苏汐月明日的行程,但却要孙女立刻回屋休息,起码今日她是打定了主意,要让孙女好好歇歇的。

哎,若是怕打草惊蛇,探不明大房内的虚实,这件事本该她出面,护在孙女身前的。

柳老夫人心中五味杂陈,欢喜欣慰有之,酸涩无力亦不少。

在苏汐月告辞退出内室时,一时间,她脸上竟控制不住的露出丝苦笑来。

好在只初露端倪,就被柳老夫人的习惯性抿唇给遮掩了过去。

苏汐月十分听话的,在床上假寐了一日。

期间点翠为她带来了忠叔买回的糖糕,以及忠叔从云来茶楼听来的说书人的新段子。

“云来茶楼里,今日只有这些热闹?”

苏汐月虽知希望渺茫,且不确定故人在此的具体停留时间,但她仍忍不住想多问问。

点翠却只当苏汐月是因在家里,不知昨日事情会被传成何种模样,而担心。

但此刻别说她不知道什么,就是知道外面都有些什么传言,也不会此时说出来让苏汐月糟心的。

所以略顿一顿后,点翠只摇头将话题往忠叔身上引,“小姐您也不是不知道,忠叔去茶楼,除了品茶外,就为了听书,哪里会去注意那么多?不过,忠叔是真挺担心小姐的,一个劲儿追问我,您身体好的怎么样了。真是恨不得,亲自来看上一看了。”

之后,点翠适时的又说起祖母来,“对了,小姐昨日的调的熏香,简直是灵丹妙药!午前老夫人见了不少来上门慰问的左邻右舍,之后竟还有体力去了小厨房忙活呢!想来,小姐一会儿就该有口福啦……”

苏汐月静静听点翠絮叨,初时还有些走神,想着故人之事,但听到祖母的事后,心神便立刻收了回来。

是了,儿时她和弟弟只要有人病了,祖母就会给她们做好吃的面汤呢……

因苏汐月对祖母身体的这一变化心知肚明——她昨晚调配的香药,除了能疗心疾外,还能巩固身体根本。只要嗅闻过的人,第二日稍加活动就很容易能令气血通畅。

所以,听到这话后,她并不着急,也没想着让点翠去拦祖母,反倒有心情回忆往昔。

但柳老夫人的操劳和热情,却远超了苏汐月的预料。

等吃食做好后,柳老夫人再来看苏汐月时,托盘上慢慢摆了四五个小盘,并一大一小两个白瓷碗。

苏汐月盯着,令人食指大动的各色食物——面汤,米粥,以及各种小菜,一时愣愣有些回不过神。

呃,这也太多了?!

且不说他们家的现状,和祖母才刚有起色的身体不易劳累过度,就是她此刻病后脾胃虚弱的身体,大概也吃不消这么多吃食啊!

但看到面色比早上初起时还要红润两分,且精神头正绝佳的祖母,苏汐月本想让祖母注意分寸的话,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哎,好心情也是治病的关键,她这时候就乖乖听安排吧。

这一日,苏汐月堪称十分享受的虚度了过去,只是心中除了记挂着故人,以及明日的行程外,另一件事也悄然爬上了心头。

嗯,她该将赚钱一事,落实一下了……

慵懒的过完一日后,除了没有故人的消息外,似乎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祖母的身体越发好了,弟弟也并没在学堂里被排挤。

是夜,苏汐月十分满足的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不用苏汐月多想,柳老夫人早已安排好了一切出门事宜,并去大房做客的准备。

在出门做客的惯常时间,巳时初前,苏汐月已一觉睡到自然醒,并在点翠的辅助下收拾妥当。

除了在门口处,苏汐月暗中意外注意到的,忠叔看向她欲言又止的表情外,一切都十分顺利。

因关键一役就在眼前,此刻苏汐月也就没分心多想,只在心底暗暗记下,准备回头再问。

半个时辰后,几乎驶过大半个城阳郡的,载着苏汐月的马车,才停在苏家的大门前。

其实,苏氏一族并不喜欢分家,尤其是嫡支正宗。

在苏汐月的祖父一辈,除了他们三房,其他几房人都始终住在一个大宅子里。

而这象征着江南苏家的祖宅,也因经过几代的积累也算得上,是城阳郡中几大望族之首。

其占地之广,用料的考究,及府内府外各处的精雕细琢,都堪称城阳郡的一处名胜。

所以,虽然整个宅邸在明媚的阳光下,都掩不住其暮气沉沉的压抑与桎梏,那也是苏汐月小时候的憧憬和向往。

在那时还幼小的她看来,巍峨的宅邸与高耸的院墙,便是强有力的保护与支撑,能任住在其中的人为所欲为,任性又快活。

不过,这样的感受,也仅限于上一世,她还是个懵懂幼童之时。

但不得不说,即使她不聪明,那时见识也十分有限,但却也算得上直觉敏锐,无师自通的铺捉到了一点世情的本质。

庞大的确是一种强大,也可以支撑起一定的狂妄与任性。

但若想自己真的变得强大,就决不能只依附外在,依靠形式,自欺欺人。

且不说借势,就是看起来庞大与强势的存在,其本身可能也不过是障眼法而已,一如此刻的苏家。

苏氏一族虽说算的上是城阳郡的望族,但祖上却并非诗书传家,更没什么值得称道的建树。尤其是近三代,更是无论文臣武将,还是名人能人几乎都没有太出彩的。

唯一一个在京城混出了名堂,得了皇帝圣旨褒奖赏赐的,还是分家出去的三房,且也没坚持过五年,就返回了祖籍。

所以,苏氏一族在城阳郡,便越发处于了一种尴尬的位置——不上不下的状态,难进难退的处境。

若不是其传承百年,又一处累世被继承的大宅和千顷良田,苏氏一族早在城阳郡没落下来了。

这也是为什么,族中在最近几十年里,对子弟的学业规矩抓的尤为严苛的原因。

再不精进,他们苏氏除了嫡支外,就真要成了一盘散沙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