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玉将读后感发送给了程佳珺,然后就是急切地等待着他的回复。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程佳珺占据了冷玉几乎全部的心灵,她每天每时每刻都会想到程佳珺,程佳珺似乎成了陪伴冷玉的最亲密的人,从未离开过她的身心。
她感受着他的存在,他的存在也护佑着她的安宁。心中有了他,她不再彷徨恐惧。
她不再冷若冰霜,她变得温柔似水;她不再雷霆震怒,她变得平和安宁。
她的心里不再装着抑郁焦虑,满满的都是程佳珺,是那种暖暖的软软的爱的感觉。她不再顾影自怜,她满脑子都是迷人的心理学。
她爱上了这个在心理学中沉迷的自己,在这里她不会孤独,因为有程佳珺在。
过了两天,程佳珺回信了:
“来信收到,读后感已阅。但是你果然是在为我而读书,如果是这样,那就不要读了。我希望你做的是结合书中的内容来理解你自己的问题。
希望你能再次阅读这三本书,并就每一章的内容各写一篇读后感,结合自己的经历感受来写。每写完一篇就发给我看,我会给你批复。”
冷玉反复阅读着程佳珺的回信,好像自己得了失读症,读不懂程佳珺的话一样。
她心里的感受很矛盾,她既喜又忧,喜的是她得到了程佳珺的回信,他的文字具有神奇的疗愈力量;忧的是程佳珺好像对自己所写的读后感并不满意,他没有在回信中夸奖自己一句,更没有给她他的个人联系方式。
也许是自己文笔太差,他看不上吧。为此,她深感羞愧。好在呈加剧又给自己布置了接下来的任务,就每一章的内容写一篇读后感。好吧,这三本厚厚的书,可够自己写一阵子了。
但是冷玉并没有感到压力,相反,她感到很踏实,因为她有了前进的道路和方向,而在这条路上,有程佳珺的陪伴,夫复何求呢?她不再多想,重新翻开《精神分析诊断》,仔细阅读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每一段、每一章。
她读得很认真,她在每一处打动她的地方做上标记,或是划线,或是写上旁批。
每一章的内容也反复的阅读揣摩,直至自己心有所悟,然后她再将自己感悟到的东西列出提纲,最后等头脑中酝酿出清晰的脉络的时候,她便开始写作,写作之前内心压力很大,全情投入、茶饭不思。
但是待到思考成熟后,写作起来却很轻松,往往是一气呵成。
她很享受写完一篇文章,将自己内心想要表达的东西全部都掏出来后的那种感觉,美妙极了,轻松愉悦,就像马斯洛所说的巅峰体验,她为此深深着迷,完全忘记了自己生活中的苦痛了。
用了大概一个星期的时间,她完成了《精神分析诊断》第一章的读后感,完稿之后,简单校对一遍,就迫不及待地发送给程佳珺了,这一刻才是她最期待的,期待着程佳珺的回复。以下是节选的冷玉读后感的部分内容:
《关于诊断》
在南希论述的基础上,我想简单说一下我对诊断的看法。诊断对于治疗师,以及治疗的意义,南希说得已经很详细很全面了。
对此,我就不再狗尾续貂了。我主要从患者的角度,谈谈准确的精神分析诊断对患者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第一、在前文概述“精神动力学诊断vs精神疾病诊断”里提到的,有利于患者全面准确的认识自己,对自己的问题有一个比较准确的认知,能准确地评估治疗,这本身就具有非凡的治疗意义。
无知让人产生恐惧,就像孙膑对隐藏在暗处的刺客的恐惧一样,这种恐惧能让你放大敌人的威力,感觉他随时都能置你于死地而你却毫无还手之力之法,实际上他的威力未必如你想象的那般大。
等刺客被发现,放到了明处,钟离春不是三两招地就拿下了刺客吗?全面了解疾病,能够减少对疾病本身的不必要的过分的恐惧。
无知也会让人偏离实际。无自知之明便不能恰当处理好自身和客观环境之间的关系。只有当一个人全面地认知自己,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局限,才能对施展自身优势抱以信心,对承认自己的局限更加坦然。
第二、准确的诊断能让患者卸下过度自责的包袱。
不得不说,很多患者之所以病了,并不是因为他不愿意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任,而恰恰是他对生活负了过多的责任,以至于对自己的不堪重负自责不已。
而这份深深的自责日积月累,便成了他痛苦的深渊。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比一个自责者对自己的讨伐伤害更残忍无道的?
而患者在因自责而痛苦难当的时候又会将责任转嫁到别人的身上而对别人产生怨恨心理。然而无论是深深自责,还是怨恨他人,痛苦的都是患者自己。
有人说,自责是他良心所在,能让他弃恶从善。而事实却是,过度的自责能让一个人拒绝成为一个更善良的人,而放纵自己堕入罪恶的深渊,以便让自己的行为和自认为的不堪的内心相吻合。
其实,患者自身确实需要为他的行为后果负责任,但是我们不得不说如果他是一个心理健康程度良好没有心理疾病的个体的话,他也许不会出现那些让他陷入痛苦深渊的不良行为。
因此他的心理疾病理应为他的某些不适当行为承担一定的责任。而他本人并不需要为他的心理疾病承担所有的责任,因为他的心理疾病的形成有先天个性因素,更有与原生家庭关系相当密切的成长环境因素。
如果实在要为患者所出现的问题追究责任的话,那么在让所有的责任各归其位之后,患者本人所应该承担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如此,当为患者的问题给出了恰当的诊断,并且让患者在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之后,患者会长舒一口气,原谅自己曾经的某些过错,明白很多事情并不是他有意为之,而是在某种心理疾患的控制下造成的。
从而患者能够允许自己卸下早已不堪重负的心理包袱,并允许自己以轻松的步伐迈向未来。劫后余生的患者往往会怀着感恩的心,愿意为未来的生活有意识地负起更多的责任。
另外,在患者了解了自己的问题后,在治疗师的帮助下解决掉深藏患者潜意识中的种种障碍,增加患者意识部分的内容,作为人的向上向善的本能得以激发,这也使得患者也有能力为未来的生活负责任。
比如南希在第十一页所举的关于社交恐惧症的例子。我认为如果患者知道了自己之所以不能很好地与人交往,并不是因为自己害羞、没有社交技巧的缘故,而更多是因为他患上了“社交恐怖症”这种心理疾病的缘故。
那么他也许会放弃对自己与人交往时害羞、技拙的谴责,这样他可能会更加放松,他也会放弃因将责任归咎到他人身上而对他人产生的怨恨之情,心态平和了,节省下来的许多心理能量,反倒有利于与人交往。
而从自责和怨恨他人中脱身而出的患者更愿意为了将来能在人际交往中应付自如而全力配合治疗师来解决自己的“社交恐怖症”,最终能够在社交中游刃有余。
第三、恰当的精神分析诊断是对潜意识力量的一种确认。
一个人的潜意识内容越大,那么他自我力量就越弱小,他也就越容易出现一些身不由己的问题。他就会像是一个提线木偶,言行举止各方面以及对一些问题的决策都受到潜意识的操控。
而大量的潜意识内容就像是被羁押在心灵深处的一匹匹野马,浑身充满了随时准备爆发的力量,各自为政地拉着它们的主人。如果它们的方向混乱,那么主人也必定会有一种四分五裂的混乱。
各种潜意识的力量在挣扎着,它们让主人犯错、痛苦并不是它们的本意,它们的本意也许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主人的注意,并且确认它们的存在。一旦它们获得了主人意识的确认,它们的目的达到了,也就变得温顺了,不再那么凌厉了。
这也就是弗洛伊德所强调的精神分析的治愈之道,将潜意识的内容引入意识,实现一种心理修通,疾病便会消除。而对患者进行精神分析诊断的过程恰恰就是将潜意识内容意识化的过程。
诊断将患者的潜意识致病力量意识化、言语话,本身就是对潜意识力量的确认。潜意识力量在获得确认后,其致病力量便消失了大部分。
而有时之所以患者在获得诊断之后仍然深感病痛折磨,那是因为他的潜意识致病力量没有得到全部确认,也就是他还没有获得一个能够准确涵盖他全部问题的诊断,还有一部分潜意识致病力量躲在暗处司机操控患者,就像是那个躲在暗处司机刺杀孙膑的刺客。
可是如果不幸误诊了的话,那么敏感的潜意识便会暴怒,因为它的努力不仅没有得到认可,反而遭到了误解,它岂能愿意?
第四,给患者一个准确的精神分析诊断名称,能增加患者康复的信心。
一个诊断性的名称,是临床治疗师在大量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一个确诊的名称本身就包含着大量的治愈的案例信息。
在患者看来,准确的诊断说明他的遭遇并不唯一,他的疾病也具有普同性,心理学早已将这个问题研究成熟了,这对患者来说会是一个强有力的安慰。
而能准确诊断出他的问题的治疗师在患者看来也一定是一位经验丰富,成功治愈过多利像他这样痛苦的患者的理想的治疗师,这让患者对于治疗师最终也能将他救出苦海充满了信心和期待,从而大大增加治疗效果。
这也是诊断性名称的意义所在,而现行的可以忽略诊断性名称的做法虽然避免了乱贴标签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可是却错失了准确的诊断名称本身带有的治疗作用,有时难免会有得不偿失之憾。
实际上能够鼓起勇气走进咨询室的患者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脆弱,脆弱到经不起一个诊断性名称。
其实真正能伤害到患者的是误诊,以及治疗师的一意孤行,为了捍卫自己的权威而不愿意纠正谬误。对患者来说还有一种诊断性伤害,就是精神疾病诊断,没有建立在让患者全面了解自己的基础上的诊断必然会招致患者的抵抗。
也就是在问题还处于潜意识阶段时,治疗师就操之过急地指出患者的疾病诊断,也必然不能被患者的意识所接受,从而对患者造成伤害。
实际上,不管从哪一个方面来看,准确的诊断都能增加患者的自我力量,让患者的观察性自我与治疗师进行有效连接并展开合作,共同针对患者的问题开展有效的治疗计划并最终取得满意的治疗成果。
注:孙膑与刺客的故事源自电视剧《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
冷玉写于2015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