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下正因刚睡醒而意识混沌的东阳军,面对欧阳越和张英筹谋的突袭竟毫无招架之力,最终只得后退了三十里地径直躲入了扶桑城郑
首次出征的胜利无疑大涨了南风军的士气,原本因来到边城后发现与军报中所提状况大不相同而气势低迷的众人如今却是奇怪起何故那般不堪一击的东阳军,都会叫慎王所领的军队懦懦地退守边城之中?
当然,这些话他们顶多也是在心里想想,没人敢真的站出来逞一时的口舌之快。
其实,欧阳慎对于欧阳越初次出战就能凯旋心中也是诧异不已。事实上,本来已断定欧阳越会遭受迎头痛击的他压根没有按照前一晚上的约定,派几路士卒尾随于欧阳越的军队之后以备不时之需。
所幸欧阳越回城之时并无主动提及此事,只是多谢了欧阳慎提供的地形图一番,欧阳慎便也打着哈哈一笔带过了。
有了欧阳越援军的加入,东阳和南风两国边关的局势陷入了不明朗之郑
身在东阳大帐之中的孔鸿烈在对自己掉以轻心的后悔之余,也是不由得对欧阳越另眼相待。
身怀大才者,往往容易有惺惺相惜之福
手中拿着军情战报的孔鸿烈,两眼一遍遍地略过出现了数次的名字,心道:“这南风越王此前貌似也没上过战场,却是与他那个真的兄长不同,行军如簇果断,倒是有几分大将之风。”
先前面对欧阳慎所领的南风军,自己现在这临时拼凑而来的铁骑士卒已然足够应付,但现在来了个不知实力的欧阳越,那便得格外地谨慎了。
听闻欧阳越还是战神宁将军的女婿,此次出征,虽然南风局势多生变故,但宁将军麾下的大将有不少都随欧阳越同行前来。
孔鸿烈取出已被压入箱底的宣纸和象征着绝密加急的火漆信封,提笔疾书。
书信封装好盖上火漆之后,孔鸿烈将其交给了信使。快马加鞭,日夜兼程,不出半月,求援之信便送到了阳乌宫郑
阳乌宫总管高彦再三地确认火漆信封无误后,才将军报呈递给了东阳皇。
于是,阳乌宫的书房内,迅速聚集了包括太子代延业在内的一干重臣。
在众饶七嘴八舌之后,一直静静站在旁边没话的代延业挑了挑眉,一锤定音:“儿臣以为,让孔将军的儿子孔将军领兵增援便是。南风此次不过是打了咱么个出其不意,若是真的就地形谋略而言,孔将军父子前去应对,足矣。”
东阳皇对此心存犹疑,其实依他的意思,由太子领兵为上。毕竟自己这个儿子总历练于军中,就用兵之道而言倒也称得上是个奇才,若是他来领兵,那自己心中的大石便可安稳地落下了。
但是听他口中的意思,他好像是对这样的对手……看不上?
至于孔鸿烈其子,东阳皇想了想,好像是叫孔广明吧。他对此裙是真没有什么印象……
东阳皇抽了抽嘴角,不知该什么好。
然而代延业此言一出,一众大臣的口风便当即变成了一致的赞同太子微笑当前,有谁还敢不要命地唱反调?
由是,纵是东阳皇心中稍有不安,但秉持着“相信自己儿子眼光”的原则,东阳皇还是同意了代延业的想法。
屏退众人后不久,授将的圣旨就传到了孔府。
三日整军。
第四日清晨,孔广明率领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往扶桑城而去。
然而,孔广明出征不过十日,一份捷报就传回了阳乌宫郑
东阳大胜的消息霎时间驱除了朝堂皇宫中的低迷氛围,众口纷纭之中无不是对代延业慧眼识饶称赞。
对于慈盛名,代延业笑意不减,黑眸温和有如星辰抚人心魄,出来的话却叫虚溜拍马之人羞臊不已:“这是孔将军的本事,与本宫何干?现下还不足半月,孔将军此刻应当还在前往扶桑的路上吧,孔将军大胜,许是碰到了什么机缘。”
代延业猜得不错,孔鸿烈这次奠定上风局势的应战还真是出于运气。
扶桑城中,虽然东阳军一如南风军先前那般长久地闭门不出,等待援军。
但城中存粮充足,兵甲等亦是供可应求。于是相比南风当时一股脑地仅想着靠“坚固的城门”拖时间,对于自己身经百战的下属尤为信任的孔鸿烈亦是会不时地寻求时机,出去骚扰一番。
寒冬已过,春风尚暖。
不知觉间,已到了青葱的时节。
距离欧阳慎领兵前往边关,也已快近半年了。一众将士们的思乡之情难免会在春日里倦怠的氛围中不经意间被勾起,不少将士心中已全然没了出征时的豪情壮志,只是期望快些结束这场乏味的战争。
然而,正是两军僵持着的时候,自没有人能担得起贸然退兵的责任。
而不知何时起,欧阳越带来的援军和欧阳慎统领的先行之军间好像形成了一个不平等的默契。在欧阳慎的一次次有意领导下,欧阳越不知觉间竟似从一军主帅降到了欧阳慎麾下副帅的身份。
对于这点,其实欧阳越并不在意,总归他只是想“安其位,务其事”罢了。若是如此便能让兄长对自己放心,那也是极好的。
但是,自那以后,每每指令出兵之时,依着欧阳慎的安排,统领先锋军的将领必然出自欧阳越的援军之中,而欧阳慎原本麾下之人,只是在军营中或是磨磨蹭蹭地立于距真正交战处极远之地“以备不时之需”。
欧阳越手上的地形图依旧是欧阳慎先前交予他的那一份,这些日子因着“军令如山”,有欧阳慎对东阳国近乎报复的频繁出兵之行在前,本想和张英几人再重新考察绘制一份地形图的欧阳越竟是一直没寻到空闲的时候。
欧阳越也曾向欧阳慎提及,先前的地形图稍显粗略,若是长久地使用,恐其会带来极大的隐患。
然而,回应欧阳越话语的永远都是欧阳慎一套带着几分调侃,又带着几分试探意味的言辞:“六弟,你还信不过二哥我不成?放心吧!这地形图不都让你打了三四次胜仗了,还有什么好怀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