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五章(1 / 1)知言寸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窦少君美滋滋的回到焦延寿院子里,将和牛牧合作卖鱼干的事情告诉了他。

“你们几人这样赚钱的生意就不怕遭人嫉妒?这几日村子里有不少人到老夫这里打听你的事,不少人对你每天能捕到这么多鱼的事情感到好奇。”

“焦老,这也是我想找你帮忙的原因,我这捕鱼的地笼这么简单,只要他们想学,很快就能学会,我也不算藏着掖着了,我想把这技术教给村民,让本村的人都可以学。

他们以后谁要去河边下笼子也都可以,但是,我希望他们捕到鱼想卖的话,就卖给我,当然这个价格会跟那些鱼贩的价格一样。”

焦延寿想了想,“可是你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你买来做鱼干也没什么利润啊。”

窦少君算过,这些鱼贩收够鲜鱼的价格,还没有牛牧卖鱼干的价格的三成,而鲜鱼做成鱼干的损耗只有五成左右,中间还有至少一次的利润,何况制鱼干也只是顺带的,他的目标可不是卖鱼干。

“放心吧,我自有打算。”

“行,你自有打算就行,老夫也不便过问,拿着这个,明日你和牛牧去县衙,这个交给县丞,他会给你编户入册的。”

窦少君拿着焦延寿递来的木板,上面记载了与他相关的信息,还有一份是焦延寿和亭长的作保证明。

别问他为什么知道,当然是焦延寿告诉他的,虽然他经常蹭赵子怡的课,已经认识了几十个字,但这上面的字他还没有学过。

焦延寿把这些东西交给他之后,又是叹了一口气,转过身背对窦少君,将双手背负在身后望着天。

“想必这些日子你与老夫相处,心中有不少疑惑了?”

“哎,老夫的一些情况,想必你从马四他们那里打探了一些,

或许你会觉得老夫这样的人收留你,是不是对你另有所图?”

焦延寿回头看着有些懵逼的窦少君,继续道:“老夫也是出身贫民之家,自幼发愤苦读,如今被推至为乡老,掌一乡之教化,如今你也是我丰李乡之人,老夫自当是为乡民解忧。

老夫已是花甲之年,膝下无子,那日也许是忽灵感所致,又或是闲来无事罢了。

你是否觉得有些可笑啊,然,老夫读书虽涉猎广泛,却独钟于《易学,对其小有所得,那日观你之相,贵不可言,之后又得知你只是萧家的私奴,便有些好奇,想要见证老夫是否算错,于是起了这般可笑的心思。”

焦延寿自嘲道:“那日你醒来,老夫便知应验了,老夫没在你身上见到卑躬屈膝,反而你能不卑不亢的与老夫相处,完全不似那些卖身为奴之人。

这让老夫放弃了之前的打算,决定放任你自由,想要看看你能做出什么事情。”

焦延寿回身拍了拍窦少君,“你果然没让老夫失望,这才几日,你就让牛三马四死心塌地的帮你做事,你还不仅真的能以捕鱼为生了,而且所用的法子也是如此简单,却闻所未闻。”

窦少君不知该说什么了,直愣愣的看着焦延寿。

焦延寿望了望窦少君,平静的问其:“想必你心中还有疑惑,老夫为何会告诉你这些吧?”

窦少君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

“这些早晚你都会问出的,老夫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你今日能这样照顾村民,老夫也真心希望你能在本乡过得好。

就算你今天不说这样的话,老夫也琢磨着什么时候告诉你这些,毕竟这些日子,你对老夫确实不错,老夫每日都能吃到美味的饭菜。

以后你就放下心来,老夫会约束乡亲们,不会坏了你的规矩。”

窦少君不想一直再这个话题上纠结,既然焦延寿都说得这么明白了,他还有什么话说呢,于是他叉开话题说道:

“焦老,你可知有人曾经说过,集货生财有五样,水产养殖排第一。”

“老夫怎么会没听过呢。”焦延寿愣了一下,看着窦少君说:“这是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说的,他曾提出“种竹养鱼千倍利”的主张。

据说齐王召见他,问道:公富足千方,家累仪金,用什么办法致富的呢?范蠡回答说:“治生之法有五,养鱼第一。”

民间一直流传有范蠡著成的《养鱼经,可惜老夫并未见过,你难道见过?不对不对,你这几日才学会了认字,识字还不多。”

窦少君不好意的摸了摸头,他蹭课的小伎俩被识破,只好憨笑一声,说道:“焦老,我虽然没有见过,但我听别人说过,不然我怎么会问您这事呢?

不过,我很好奇,既然有那么多人都听过养鱼能赚钱,为何不见有人去养鱼呢?”

“也不是没有人去尝试,就跟大家都知道河里有鱼,却没有多少人去捕鱼一样,普通百姓要做的先是活下去。

只有活下去才能做其他的,这捕鱼和养鱼不是一般人能做的,不是所有渔夫都跟你一样,每日都能有这么多渔获,并且还不需要太多精力。

大多数人只有不停的耕作,稍有闲暇便去采摘野菜或者砍柴,用来换取生活必需品,哪里还能做其他的。

你现在每日能有这么多渔获,何必去想那修建鱼池的事情呢?”

窦少君的小心思又被看穿了,但他还是要论上一论的。

“焦老你想,我将这捕鱼法子教给乡亲们,他们肯定会去河边捕鱼吧,咱们乡可是有几百号人呐,这河里能有多少鱼经得起这样的捕捞。

我这样也是为了保证我有鱼可卖呀,再说……”

窦少君跟焦延寿讲了一堆可持续发展的道理,终于把焦延寿说通了。

他这番口水没有白费,焦延寿不仅想通了,还答应会让乡里的人帮忙修建鱼塘,就当是他教地笼的报酬。

窦少君和牛三等人,一下午都在焦延寿院子里教人编地笼,好在这时候乡村实行什五制,他们只需要教会这些什长,然后由这些人回去教其他人,并且约定这种活人技术只能由本乡的人学,切不可外传。

终归是乡邻,大家都相互理解,窦少君的付出大家都看在眼里,现在窦少君走在乡里,乡亲们都会夸他几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